拥兵三万的世界第一毒枭: 有汉人血统, 绝不向中国贩卖毒品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17-05-05 10:51:05  点击:4171  属于:生活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在去年上映的《湄公河行动》中,彭于晏扮演了一位在金三角毒窝里卧底的优秀缉毒警察方新武,他用的化名是“奇夫”,这个名字引发了影迷们的猜测:难道这暗示着他要叛变?

《湄公河行动》中彭于晏饰演方新武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金三角确实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世界第一毒枭,他的名字叫张奇夫。

1934年2月17日,张奇夫出生于缅甸掸邦。他有三个名字,除了中文名字“张奇夫”之外,他还有泰国名字“坤沙”和缅甸名字“关约”。

张奇夫的血统有两种说法。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的父亲张兵遥是国民党军人,他的母亲则是缅甸人。因此,奇夫有一半汉族血统。甚至如果从父系来追本溯源,奇夫本应该是中国人。

另一种说法是他的父亲是缅甸人,母亲是汉人。

但是,张奇夫拥有一半汉人血统,是毫无疑问的。

张奇夫

张奇夫的童年是不幸的。

三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五岁那年,他又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已经成为孤儿的他被祖父张纯武抚养长大。

张纯武经营着一个规模不小的马帮,负责帮客户运送货物。奇夫从小跟着马帮,学会了多种语言,结识了各色人员。

东南亚各国国土面积都比较小,泰国、缅甸、老挝三个国家领土接壤,接壤处有一块区域被称为“金三角”,这是全世界著名的毒品基地。

“金三角”地区

少年时代的奇夫去过许多地方,其中包括金三角。他混迹于山林之中,逐渐成为一支游击队的队长,从事贩毒活动。

此时的奇夫,如同一只爪牙逐渐锋利的幼虎,在积蓄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当时最大的毒枭名叫罗星汉,制毒贩毒,输往全世界,堪称金三角地区的无冕之王。他不仅在金三角地区横行无忌,还与东南亚各国的许多毒枭合作结盟,成为跨国犯罪的首脑人物。

“鸦片将军”罗星汉

罗星汉的势力日渐庞大,引起了缅甸政府的警惕,世界各国反毒的呼声也给缅甸政府带来了极大压力。

终于,在政府的围剿下,罗星汉的武装组织逐渐被击垮,1973年,罗星汉被缅甸政府判处无期徒刑。

最大的毒枭罗星汉被捕了,按理说,东南亚金三角地区的贩毒集团应该会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然而,张奇夫这只幼虎已经长大了,并将目光投向了整个金三角地区。

张奇夫之所以能在金三角崛起,得益于他的汉人血统,得益于中国国民党军人的帮助。

张奇夫和他的军队

当年国民党军队败退东南亚,一直未能全部前往台湾,有一大部分残余部队滞留在了金三角地区。

一部分军人走投无路,在军官张苏泉的带领下决定充当雇佣兵。

但是金三角毕竟不是中国的地方,大毒枭罗星汉无法容忍一支异邦的军队在此生存。

正当这些国民党残军陷入困境的时候,有一个人向他们伸出了援手,那就是张奇夫。

张奇夫有汉人血统,对这些来自中国的军人自然也多了些亲切感,他善待这些军人,并任命国民党残军的指挥官张苏泉为自己的总参谋长。

国民党军官张苏泉

乱世之中,感情是不能当饭吃的。

奇夫之所以收留这些军人,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民族原因,更是因为他狠辣独到的眼光看到了这支军队不可低估的价值。

一直以来,金三角地区的各方势力不断相互残杀,毒枭们都想利用自己的武装力量扩张地盘。然而,毒枭们手下的那些人即使再凶残,也不过是像山林里的土匪一般,一旦政府军下决心清剿,毒枭们的武装力量不堪一击。

很简单,毒枭们的武装力量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对付平民百姓还可以,和政府军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是张苏泉为首的国民党残军的到来,使张奇夫的武装力量迅速得到了质的转变。

张苏泉虽然只是一名溃败的国民党军官,但是他是正儿八经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他领导的军队曾经在“二战”时期打败过缅甸政府的正规军。

虽然国军的军事力量与日军相差许多,但是对付东南亚小国的军队还是绰绰有余的。

张苏泉头脑十分精明,他先是帮奇夫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然后又促使奇夫主动向缅甸政府投诚。

张奇夫的武装力量得到了质的转变

主动投诚,在罗星汉的眼中是耻辱的,在奇夫眼里却是非常合算的。

对于缅甸政府而言,金三角地区已经无法控制,政府根本无力彻底铲除。

既然毒枭中肯定要有一个老大,那就不如选择一个更听话的人。在这种标准下,主动投诚的张奇夫肯定比屡次反叛闹事的罗星汉更讨缅甸政府喜欢。

于是,在罗星汉被政府军围剿得四处逃窜的时候,张奇夫已经获得了缅甸政府承认的合法身份。

张奇夫

奇夫的身上不愧流着中国人的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被他实践得无懈可击。

罗星汉集团彻底覆灭之后,奇夫统治了整个金三角地区。

此时此刻,缅甸政府惊异地发现,这个看起来温顺听话的张奇夫,换了一副面目。

因为,他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张奇夫

 

奇夫在张苏泉的辅佐下,发展起了三万人的军队。拥兵三万,已经足够牢牢控制金三角。

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并不是乌合之众。奇夫规定,绝对不允许自己的手下吸毒,凡是吸毒者,一律枪毙。简单来讲,就是只准卖不准吸,因为吸毒必然会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他的毒品,源源不断地输往了欧美日地区。

而在他领导的缅甸掸邦地区,决不允许吸食海洛因,如果有些老年人毒瘾实在难以戒除,那就只许吸鸦片。因为奇夫认为海洛因是无法戒除的。

奇夫并不像许多电影里的毒贩那样凶神恶煞,他面容英俊,更像中国传统的那种白面书生,对待知识分子十分谦恭。

同时,他利用贩毒的资金,兴办学校,培养青年人读书。这也是奇夫能够长期统治金三角的一个原因,他虽然是十恶不赦的毒贩,却在掸邦地区深得人心。

张奇夫在其出资所建华文学校前的塑像

奇夫曾经为自己的贩毒行为进行过狡辩:

 

“我们掸邦的人,自然知道鸦片不是好东西。吸食的人受了害,贩卖的人却发了财。但,请您也想想,俄国人和美国人生产了中子弹,人们为什么不问问中子弹扔下来会不会死人?吸食海洛因的人也是要死,但那是自寻的死。他们知道吸毒有危险,然而,那是他们的嗜好。他们不惜花重金去买毒品。”

值得一提的是,奇夫掌控金三角时期,从来不卖毒品给中国。他对自己的汉人血统有认同感,最崇拜的是毛泽东,他曾经说过:“当年西方人用鸦片欺辱中国人,今天我要还回去。”

张奇夫

 

他掌控了金三角地区毒品贸易80%的份额,其中40%被输往了美国。

鼎盛时期的张奇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毒枭,更是美国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

1993年,奇夫公开宣布掸邦独立,成立掸邦共和国,并自任总统。

张奇夫

俗话说,盛极必衰。此时的奇夫年事已高,渐渐无法事必躬亲,内部出现了分歧,许多士兵出走。

此时,已经和奇夫是敌人的缅甸政府忽然抛出了橄榄枝,承诺对奇夫进行特赦。

张奇夫不愧是能屈能伸的一代枭雄,在看到大势已去之后,做出了重要决定,接受缅甸政府的特赦。

1996年1月5日,张奇夫放弃了武装抵抗,不久之后住进了由政府军队保卫的豪宅。

张奇夫

2007年10月26日,张奇夫病逝于仰光。

在张奇夫接受特赦从金三角隐退之后,原本听命于奇夫各路毒枭都开始蠢蠢欲动,自立山头,新的势力开始崛起。

2011年,毒枭糯康制造了“湄公河惨案”,残忍杀害13名无辜的中国船员,中国警方花费大量精力,终于将糯康引渡到中国审判后执行死刑。

然而,正如《湄公河行动》里彭于晏对张涵予说的:“走了一个坤沙(张奇夫的泰国名字),来了一个糯卡,谁知道下一个会是谁呢?”

欢迎关注:世界华人周刊
微信公众号:wcweekly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