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吃吴亦凡的瓜,我却被这位老戏骨深深折服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21-07-20 21:39:58  点击:1531  属于:非常人物

 

吴亦凡将彻底凉凉,这位老戏骨才应该是真正的顶流。

 

这几天,吴亦凡的“塌房”事件引发了全民关注。

 

这次,一向被资本市场热捧的顶流不仅失去了众多商业代言,更重要的是,因为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甚至僭越了法律,还将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7月19日傍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官方微博发声:

 

“演艺人员是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传播的重要主体,社会公众对明星艺人的道德品质寄予更高要求。对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演艺从业人员道德品质、职业操守,以及相关舆情,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道德自律委员会始终保持高度关注。”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微博截图
 

在演艺界,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罔顾道德与法律底线;有人却严以律己,嘉德懿范,对比那些流量明星,很多老戏骨——譬如陈道明、李雪健、张颂文、李保田、王劲松等,演技精湛,守土有则,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演员。

 

1

 

1945年8月,重庆。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和蒋介石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

 

两个革命阵营里的最高统帅在握手的那一刻,被永远地定格在了珍贵的镜头里。

 

4年后,“天翻地覆慨而慷”;再后,“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一幕时代的镜像,出现在近日热播的建党100周年献礼剧《大决战》中。
 

● 《大决战》剧照
 

戏里,巅峰对决;戏外,各持悲欢。

 

剧中扮演毛泽东的唐国强,如今已年近古稀,27岁时因出演电影《小花》中的哥哥赵永生而成名,其后,艺途坦荡,拾级而上;扮演蒋介石的王劲松今年54岁。

 

直到2005年,即将奔四的他在演艺界还处于“查无此人”的状态。16年后,他却以“像素级复刻”的造型以及出神入化的演技再次让观众叹为观止。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拉力赛,有人拼体力、智力;有人拼耐力、定力;有人仰赖天赋和运气的加持;有人无所倚仗,只有匹马一麾的孤独战斗。

 

对于王劲松而言,他显然属于后者。
 

● 王劲松
 

时间回到两年前。

 

2019年6月13日下午,在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剧大师班”论坛上,在听到某流量明星居然拿着会背台词之事炫耀人前的时候,一向谦冲为怀的王劲松率先发难:

 

“我真的很遗憾,什么时候我们这个职业成了一个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了,背台词是什么?背台词是你上战场的那支枪,你能告诉我说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吗?你多不要脸哪?”
 

● “白玉兰电视剧大师班”论坛上,王劲松发言
 

作为功底深厚、台词一流的老戏骨,王劲松并非大放厥词,他有资格金刚怒目,拍案而起。

 

常识就是常识,它不应该成为骄矜于世的资本,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行为准则是业界操守,不是值得礼赞的理由。

 

在拍《军师联盟》时,制片人曾说,“我们给所有演员进组时看的戏都是劲松的戏,告诉他们,你们要是找不到感觉,就去看看劲松老师演的。”

 

他扮演的角色很少有山呼海啸、丘峦崩摧式的爆发,看似波澜不惊的外表,却在不动声色地协调着张弛有道的微表情。

 

他说过:“释放很容易,你可以涕泪交加、哭天抢地,但它不值钱。”
 

● 从左到右,《军师联盟》制片人张坚、演员王劲松、导演张永新
 

该克制时,有静水流深的蕴藉;该汹涌澎湃时,也有举重若轻的拿捏。镜头下的他,在进退自如的转换里,呈现出张力十足的把控。

 

亦如他对人生的驾驭。

 

1986年,19岁的王劲松刚刚毕业,就拿着父亲给的50元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从无锡到南京的列车。

 

几个小时的车程,并不算远,他却在疾驰的火车上感受着奔赴远大前程的忐忑与兴奋。

 

临走之前,父亲还在苦口婆心地劝他好好复读一年,学习理工科,哪怕考个大专和电大也比当演员强。

 

但自从接到江苏省戏剧学校的入学通知,他就已经心生双翼,虽然出生于普通家庭,但他从小就很喜欢唱歌,因为声音条件好,加之对于艺术的热爱,让他放弃了走上循规蹈矩的传统之路。

 

而选择世间那些不同寻常的蹊径,无不是以寂寞和艰辛作为代价的。

 

那天,当他从南京火车站下车时,已是凌晨一点,灯火阑珊的六朝古都,以它淋漓的金粉和繁华的气息让他产生了恍惚之感。

 

为了省钱,他从南京西站横穿了整座城市走到了白下路,走了整整五个小时,直至天色已明,他才走到学校附近的旅店。
 

 

在戏剧学校学了几年表演的王劲松,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话剧团,本想大显身手,结果被委派的任务却是,装台卸车的体力活儿。

 

在人生漫长的隧道里,他兴冲冲地一路狂奔,但到了命运的出口,却发现——灯火寂灭。

 

2

 

那时,他随同剧团下乡演出,即便到了穷乡僻壤,也仍然得不到演出的机会。偶有懈怠,还会被扣掉10块钱的演出费。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演出的机会,却是扮演一堵墙。全程没有一句台词,只是机械地转动身体:好人来了翻白色,坏人来了翻黑色。

 

在剧团里,他很长时间都处于边缘人的位置,也是被忽略的隐形人,甚至在一无背景,二无话语权的窘况下,成为理所当然被轻慢和鄙夷的对象。

 

他那时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元,每个月刚刚过半就入不敷出,最难以为继时,他连一包一毛钱的咸菜都买不起,只好去菜市场买来白菜,洗净后泡在搪瓷缸里,当成佐餐佳肴。

 

他有时会想起父亲当年对他的极力劝阻,但由于他的一意孤行,将自己逼到绝境。

 

后来单位的赵团长可怜他,破例给他增加了每月30元的伙食津贴,并允许他睡在资料室里。

 

于是,没有上下水,没有卫生间,只能打地铺的资料室成了他精神的“避难所”。

 

人生最困顿的那三年,王劲松窝在资料室里如饥似渴地读书,沉潜涵泳,书香萦怀,让他暂得于己,仿佛忘记了生活的种种不堪。

 

何冰曾借用过相声界的一个说法,谈演员自我进阶的修养:“演戏讲究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 何冰
 

博览群书的结果,不仅让王劲松气质儒雅,书卷气十足,而且使其日后对角色的把握,总有一份深刻的理解和不俗的见地。

 

但在最应该大放异彩的青春期,他的生命天空却始终是灰蒙蒙的,“板凳一坐十年冷”,让他错过了绽放的最好时光。

 

影视圈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一个男演员如果28岁还没出头,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尽管那时,他跑过一些龙套,但过了而立之年,他依然没有一部代表作品,扑面而来的中年焦虑常常让他辗转反侧,夜不能眠。

 

彼时,很多人都对他的演艺生涯做了“盖棺定论”——几乎没有出头的可能了!

 

30岁那年,他出演了人生的首部电视剧《新乱世佳人》,扮演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 《新乱世佳人》中,王劲松饰冒之良
 

事隔5年,他35岁时,好不容易才接到了另一部戏——《大哥》。

 

对于王劲松来说,他能有后来的成绩,也是因为有一个好大哥。

 

2001年,傅彪主演的电视剧《等你归来》在南京取景,王劲松正好参演剧里的一个配角,两人因为在一起拍戏熟悉起来。

 

此前,傅彪因为出演冯小刚的几部电影作品早已名声鹊起。傅彪对这个踏实上进的小老弟很欣赏。
 

● 傅彪
 

那时,他还是寂寂无名的小演员,拍摄地的宾馆不让他在里面吃饭,怕食物掉到地上,他就跑到外面的路边吃盒饭。傅彪也过来默默站在他身边,陪他一起吃。

 

看他难过,傅彪和他提及自己在剧组也曾遇到的不公平,并对他说:“劲松,咱们以后要是成名了,绝不欺负别人,也不让别人欺负咱。”

 

从此,他再也没有忘掉,那年,他们顶着北风,一起吃过的那顿盒饭。

 

有一天,傅彪建议他能去影视资源更好的北京发展:

 

“劲松,你是个好人,好演员,但是你待在这个地方(南京),可能会埋没掉。”

 

自尊心极强的王劲松拒绝了:“我不想去,我在北京不认识人,去了还要到处求人,太没面子了。”

 

傅彪反问道:“你现在很有面子吗?”

 

这句话无疑戳到了王劲松的痛处,同时也撕下了他那层自欺欺人的虚荣面纱。

 

一年后,傅彪带着王劲松在北京到处见导演,逢人就夸:“这是我的好朋友,好演员,他价钱不高,你只要用他,我无偿给你串戏,我一分钱不要。”
 

 

不久,傅彪患上了癌症。

 

2005年,王劲松正在拍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听说傅彪病重,于是,他放下手里的所有工作,跑到北京看望傅彪。

 

傅彪临终前,再三叮嘱王劲松:“你把老生演好,把老生演好你有饭吃。”

 

后来,他真的有饭吃了,但那个在他最难的时候,拉自己一把的哥哥却不在了。

 

有一次上节目,谈及此事,他泫然泪下。

 

从那以后,成为傅彪一样的好人,也仿佛成了他对他最好的怀念。

 

这个“好”,有两个关键意义上的衡量标准:人好。戏好。

 

3

 

2006年,王劲松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著名导演张黎执导《大明王朝1566》时找到了王劲松,邀请他出演太监杨金水。
 

● 《大明王朝1566》中,王劲松饰演太监杨金水剧照
 

在剧中,杨金水是一个冷酷无情、颇有城府的总管太监,后因贪污大案被押解进京:“剧中我演的杨金水有春风得意之时,也有被落井下石之处。被一群大小太监折磨的冷水浇,针扎,火灸,受尽种种侮辱。”

 

也正是为了演出这种备受折磨的状态,王劲松先是被连浇了10桶从深井中打上来的冷水,后因剧情需要,为了勘验杨金水是否装疯卖傻,要用银针扎进他的皮肉。

 

于是,在春寒料峭中,被冷水刚刚浇过的王劲松,裸露着上半身,再次遭遇针扎的刑罚……为了取得绝佳的拍摄效果,他硬是被人扎了40多针。
 

 


 

没有借位,没有替身,是实实在在地 感受针砭之痛。

 

加之被围攻,被拳打脚踢,回到住处时,他身上出现了多处淤青。

 

这场让王劲松身心都经受了严峻考验的戏,最终导致他半夜大汗淋漓,发起了高烧。

 

为了不惊动别人,他选择一个人开车去医院。

 

每当有人盛赞他为角色做出的牺牲时,他都认为这是演员该做的事情。用生命去演戏,也成为了他职业规训的核心准则。

 

因为扮演杨金水,当年39岁的王劲松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出圈的角色,他饰演的杨金水被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评价为“电视剧近30年第一太监。”

 

《大明王朝1566》在豆瓣评分9.7分,和导演张黎的另一部力作一起并列国剧评分第一名,用张黎导演自己的话说:“《大明王朝1566》让任何文学艺术门类的人看了之后,再也不敢小瞧电视剧。”
 

 

随后10多年,王劲松的戏路越走越宽,在《北平无战事》《琅琊榜》《军师联盟》《大唐荣耀》《破冰行动》等热播剧中,他接连出演了各具千秋的角色,虽然配角居多,但是越来越多的观众被他的演技所折服。

 

在《琅琊榜》中,他饰演的国舅爷言阙“手持栉节,随从一百,绢衣素冠,穿营而过,刀斧胁身而不改其色。”是辩才可压众臣,胆可镇暴君的杰出使臣。
 

● 《琅琊榜》中,王劲松饰演国舅爷言阙剧照
 

出场时,他仅仅以一个背影就让人感受到了不怒自威的气场。当挚爱自尽,挚友蒙冤而死时,他的无尽悲怆呈现在他远遁红尘的萧索里……

 

拍《北平无战事》时,有人评价他:“一脸病态柔弱与精明能干自由切换,还有谁能演王蒲忱?”

 

人性冲突与戏剧冲突一样,是使人物和故事更具层次感、撕裂感、以及形成矛盾统一的奇妙魅力。这对演员而言,显然是极大的挑战。

 

在《破冰行动》中,有一场重头戏是林耀东要派儿子出去避风头,临走时在天台上,他把儿子敞开的长袖衫一粒一粒扣好,目送他离开。
 

● 《破冰行动》中,王劲松饰演林耀东与儿子林灿
 

从一个穷苦少年到成为左右全村的大毒枭,林耀东用来构筑商业帝国的核心要素无非是利益。王劲松要展现出的,不仅是林耀东狡黠狠厉、铤而走险的罪恶,还有其人性中残存的亲情闪光。

 

打造“魔鬼”和塑造“天使”并无太大的难度,难的是,这两者参差于人性的缝隙之中,并被层次丰富、细腻入微地演绎出来。

 

王劲松无疑做到了!
 

 

其实,系纽扣的这个细节来自王劲松的童年。

 

王劲松小时身体柔弱,他所上的托儿所,阿姨少,孩子多。细心的父亲每天来托儿所好几次:中午天热,父亲去帮他解开扣子;变天了,下雨了,他会帮儿子穿上厚衣服,扣好扣子。

 

“父亲不善言语,只是默默地每天在做。于是在那场剧本并没有规定动作的戏里,我默默帮林景文扣好了扣子。因为这场戏我只想让角色像一个父亲。”

 

艺术上的匠心来源于生活中的用心。用眼睛去观察,以善意去感知,在那些最易被忽略的细节中,在那些琐碎的平凡里,人性的光辉总会在不经意间,叩开我们心灵的门扉。
 

 

因此,在一以贯之对生命的体察、感悟和思考中,他也不断地实现着演技的突破。

 

4

 

王劲松这次出演《大决战》,已经是继《光荣与梦想》后第二次扮演蒋介石了:

 

“演绎这个角色——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而且是连着两部,太突然了,至今还觉得是诚惶诚恐的。”
 

 

同一个人物,两部剧,如何诠释出避免雷同的风格,使其各具特色,是他在接下《大决战》后就反复深思的问题。

 

大决战,意味着蒋家王朝即将走向大厦将倾的覆灭。所以,面对大势已去,蒋介石的惶恐与心虚,无奈与落寞,以及负隅顽抗、垂死挣扎的愤懑与不甘构成了他特定时期的心理基调。

 

剧中颇意味深长的一幕是,当蒋介石空降延安,来到中共党中央办公的窑洞时,他没想到,跟自己势不两立的老对手,竟然是在这样简陋、破旧的地方办公和生活,而且很多运筹帷幄,左右中国革命走向的决策就是在如此低矮的窑洞里策划出来的。

 

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用度豪奢,有着武装精良的部队,结果却不堪一击,节节败退。

 

他内心的震惊,以及震惊之余的肃然起敬,也就自然而然。

 

他坐在毛泽东用过的纺车前,五味杂陈的内心在他努力控制,却又无法掩饰的眼神中暴露殆尽。
 

● 《大决战》中,王劲松饰演蒋介石剧照
 

在一次他召开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会议结束后,他起身离开椅子时差点摔倒,站稳后,他又回到会议席前说:“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活过了一个甲子,死了也没什么。可是你们还年轻啊……”

 

从不可一世,残暴恣睢,到变得颓势尽显,难掩凄惶,一代枭雄走到穷途末路时的复杂心路历程,都被王劲松曲尽其妙地展示出来了。

 

没有大开大合,却纤毫毕现;没有浓墨重彩,却余味悠长。

 

王劲松从不讳言自己的角色大多是配角,但他从不敷衍塞责。

 

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回忆起自己的演艺之路,王劲松感慨万千:

 

“已经32年,几乎没有人看过上个世纪我演的电视剧,但并不代表那段时光不存在! 即使是卑微的存在,也必须要承认那个人是我,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

 

所以请允许我这样回答:为了林耀东这个角色,我准备了32年!”
 

 

《刘子·崇学》中讲:“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因此,他为自己的每个角色都赋予了一种存在的意义。

 

虽然“意义”这个词语,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下,大多会被掩盖,被冲淡,被异化,除了那些喧嚣的世相令其看上去显得荒谬而可笑,极少有人去关注它们真正的存在,但实际上,它的每一片翎羽都闪耀着动人的光泽,彰显着那些朴素而真诚的,辽阔与深远的价值所在。

 

5

 

演员做久了,很容易类型化,受困于一种固化的角色,无法正邪皆擅,无法在更多的身份认同中去体验参差百态的丰富性。

 

因此,有的人演了一辈子好人,却无法出演反派;有的人演了一辈子反派,同样无法在好人的世界里分得一杯羹。

 

在《特种兵1》中,王劲松演一个有勇有谋的作战指挥官,到了《特种兵2》中,就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雇佣兵杀手,之间的转换非常流畅自然。

 

在《麻雀》中,李默群的攻于心计、老谋深算被他诠释得毫无斧凿的痕迹;到了《血色湘西》里,他扮演的教书先生瞿先生,清癯的外表下,是凛凛的傲骨,让人们意识到,如果读书人都有他这样的风骨,中华民族就大有希望了!
 

● 《血色湘西》中,王劲松饰演瞿先生剧照
 

当很多演员的“本色出演”一再获得认同时,他却能在不同的角色里随物赋形,臻于化境。

 

2018年,参加《声临其境》时,他还原了《血色湘西》里的瞿先生在被杀害前,怒斥日本军官的悲壮场景:“何谓德?道义二字。也许你们永远也不会懂,因为你们三分人样还没学会,七分的兽性却已经是根深蒂固!”

 

一介文人,面对强虏,怒发冲冠,宁死不屈,王劲松的一番慷慨陈词让人们看到了饱经忧患的中华民族,被铁蹄践踏,被利炮轰炸,却从未消亡的明证。

 

随之,他客串《大明王朝1566》中黄志忠扮演过的海瑞,身陷囹圄时,面对嘉靖的审问,他一字一句,坦诚心迹:

 

“我四岁便没了父亲,家母守节一人将我带大。出而为官,家母便谆谆诲之,‘尔虽无父,既食君禄,君即尔父'……

 

皇上几时想过,几千万百姓虽有君而无父,虽有官而如盗?两京一十三省,皆是饥寒待毙之婴儿,刀俎待割之鱼肉。君父,知否?”
 

● 《大明王朝1566》剧照
 

最后,随着他眼泛泪光、肝胆俱裂的一句质问结束,王劲松也重重地垂下了头。

 

稍顷,观众席便爆发出如雷的掌声。

 

他曾说:“我希望能把厚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记忆呈现出来,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五颜六色都有的低级品;我希望把难以言说的灵魂解读出来,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你看后即忘记的人物。

 

但愿这些角色一直不会让你忘记,但愿我可以以我的职业为骄傲,因为我的每一个角色都在尝试给予他生命的重量。”
 

 

当这种生命的重量足以支撑起他的精神大厦时,即便面对流量为王、资本独大、劣币驱逐良币的演艺界乱象,他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不要被收视率点击率迷惑,要时刻回顾自己的初心。你自己已经乱了阵脚,谁还来关注最基本的表演问题?”

 

在影视剧中,他演什么像什么;到了生活里,他的举手投足间则散发出恬然自适的沉稳气质,这不仅是多年读书濡养出来的,也是他长期除了拍戏之外,保持与这个世界距离的结果。
 

 

所谓“静生定,定生慧,慧生从容。”而那些纷乱的、浮躁的、狂热的,大多如飞絮,风一吹,就飘了,就四散而去……

 

佛家有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因此,无论何世何时,无论哪个行业,投机取巧者,自我膨胀者,利欲熏心者,不懂敬畏者,最后无不自食其果。

 

就像王劲松说的那样,“回想我自己的演员生涯,很庆幸我没有走错路,我没有放弃我自己,我随波而不逐流。”

 

“演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他对自己演艺人生的定位。

 

他有时会回忆起多年前,那个19岁的少年,在朗月疏星的夜晚,在南京城空旷无人的街头,背着行囊疾走的情形。

 

前方的路,仿佛茫无尽头。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抵达目的地,但走着走着,天就亮了……文/荠麦青青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