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代大魔王”到剑桥女博士,离开赛场的邓亚萍,去哪儿了?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21-03-06 20:05:35  点击:1633  属于:非常人物




最近,邓亚萍隔空喊话王一博,获得了100万+的转发,但比百万转发更酷的,是她的人生。

前几天,“邓亚萍喊王一博参加奥运会街舞比赛”登上了热搜。一个是奥运冠军,一个是娱乐顶流,直接沸腾了微博,转发量突破了100万。
 
原来,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把“滑板和街舞”也列为了参赛项目。以后玩滑板和跳街舞,真的可以为国争光。
 



邓亚萍在接受采访时,提起了河南老乡王一博。他的舞技高超,又是中国滑板运动推广大使。希望他好好练,争取能够参加到奥运会中。
 
网友和粉丝们都为这次隔空互动激动不已,平心而论,这条微博的大爆更多是因为王一博,他微博的粉丝数,是邓亚萍的近10倍。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可能多数都不熟悉邓亚萍。毕竟她早在1998年就正式退役,距今已有23年。
 


 
但这个女人,是实实在在的中国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运动员之一,被誉为“初代大魔王”。
 
她的身上,有一股顽强的韧劲,蔑视着所有困难,在逆境中强势崛起,成就了体育史上不朽的传奇。

那股子韧劲,贯穿了她的人生。
 

1
 
邓亚萍的微博名称为“小个邓亚萍”,小个不仅是她的特征,也是她体育事业最大的拦路虎。
 
她出生于1973年的河南省郑州市,父亲是河南省的乒乓球队选手,得过中南五省的单打冠军。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4岁就迷上了乒乓球,一年级又当上了班长,整个人非常自信。
 


▲ 邓亚萍的父母 图片来源:《子午书简》
 
由于天赋异禀,加上父亲非常规的艰苦训练,邓亚萍的球技远超同龄人,八九岁时就拿下了市冠军。
 
但10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意外。她正在省队集训的时候,父亲突然出现把她带回了家里。一问才知道,教练嫌她个子矮,认为她没有太大的培养价值。
 
邓亚萍很难过,心中更不服气。因为留在省队的小伙伴们,都是她的手下败将。她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最厉害,却没有被选中。
 


 
“我不服气,我能打败他们,为什么把我退出来,我要争口气。”
 
懵懂的她,决定加倍苦练证明自己,和其他六七名女孩进入了郑州市队训练。
 
市队的条件很艰苦,连固定的地点都没有,一度在废弃的澡堂训练。逼仄的空间放4张球台,就是训练室;两个更衣室里搭上木板,就是学员的寝室。
 


▲ 图片来源:《火星演讲会》

郑州的夏天很热,可以飙到40℃,人进去之后哪怕不动也汗出如浆。严寒的冬天里又没有暖气,打扫时把水泼到地面就是一层冰。
 
邓亚萍就在这里日复一日地训练。她在两腿上绑上了沙袋,身上穿上了沙衣,每天负着这30斤的重量,坚持十多个小时的训练。
 
每次练完球缷下“装备”后,她都感觉自己简直能飞起来。这也正是她的目的,通过速度弥补身高的劣势。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偏见,想要打破它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实力。

在不懈的努力下,邓亚萍上演了惊天大反转。仅仅6个月后,这群“替补”就击败了省队“根正苗红”的队员。邓亚萍则在后来成为了省队的代表,还进入了国家青年队。


2
 
1986年底,年仅13岁的邓亚萍代表省队,斩获了全国锦标赛团体和个人的冠军。这可是全国水平最高的乒乓比赛,由于她年龄太小,一些人以为她是靠运气。

但她很快又在国青队的比赛中力压群英,在一年时间内参加了5个大循环,除了一次屈居亚军,其余四次全是冠军。
 
然而尽管拥有逆天的战绩,她再次因为身高的问题被挡在国家队门外。

在前两次的讨论中,5名教练中的4位都以个子矮为由,不予通过。
 


 
第三次讨论时依旧是僵局,最后主教练张燮林说:“因为邓亚萍个子矮,所以每个球对她来说看起来全是高的,全是机会呀,所以她就敢打。”
 
为什么张燮林对她青眼相看呢?因为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邓亚萍每天都多练40分钟,而且周末也继续练球,统计下来每年比其他队员多练48天。
 
在张燮林的力荐下,邓亚萍终于在1988年12月进入了国家队。她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主教练的眼光。
 


 
五个月之后,年仅16岁的她出现在世乒赛上,与队友乔红攻下了女双冠军,成为中国乒坛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而这些仅仅是开始,一个以她命名的时代拉开了序幕。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她就像是无坚不摧的倚天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身高仅1.55米的她,在乒乓球场上却是一个巨大的猛兽。每次比赛她都喜欢喊“飒”,而且眼神非常凌厉。
 


 
后来有人采访她,在比赛的时候你笑过吗?她说没有,一笑对方就更害怕了。想想还真是,老虎在森林中朝你笑了一下,得把人吓成什么样子。
 
在多年的征战中,她先后拿到了18个世界冠军,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从来没有败给过一名对手两次。在当时,所有的同行,都有生错时代的感慨。
 

3
 
1996年,邓亚萍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摘取了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由于她连续8年乒坛第一的战绩,媒体惊呼这段时期的乒坛为“邓亚萍时代”。
 


 
1996年年底,邓亚萍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提名为国际奥委会的委员。

奥委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而邓亚萍和这两种语言都不熟。有次去奥委会开会的时候,她发现只有自己带了翻译。这导致她总是慢半拍,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1997年5月,她又在国际奖赛上拿了3个冠军。虽然只有24岁,但体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到了退役的时候,她开始淡出赛场。
 


▲ 邓亚萍与萨马兰奇
 
朋友们都劝她当教练,她却想做点不一样的事。一方面她想学好英语,方便在奥委会沟通。另一方面,是当时人们对于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刻板印象。
 
不服输的邓亚萍,心底暗暗较上了劲,她想要打破这种偏见,于是毅然跑到了清华大学求学。结果单单是一门英语,就把她折磨得筋疲力尽。
 
由于小时候主练乒乓球,她的功课很差,连26个字母都写不全。
 


 
而年少时被省队、国家队拒绝的经历,又使她心态压抑,极不自信,最初在队伍里讲话都讲不清。
 
在这些压力下,她每天早上醒来枕头上就是一片头发,回去训练时队友们都感慨她的头发越来越少,可千万别把头学秃了。
 
许多人以为她到清华只是镀金,但她却再次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本科学位。而且,她的英语和演讲能力飞速提升,达到了专业级的水平。
 


▲ 图片来源:《鲁豫有约》

2001年,她担任北京申奥形象大使,在申奥时用英文作阐述报告,吐字清晰,抑扬顿挫,连杨澜都称赞不已。
 
后来,她又获得了英国的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并在2008年获得了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这是剑桥800年的历史中,第一位拿到博士学位的顶尖运动员。
 

4
 
邓亚萍一生辉煌,但也有落魄的时候。

敢拼敢闯的她,不仅求学心切,还积极从政经商,却迎来了一场大败仗。
 
2010年9月,邓亚萍担任搜索行业的国家队——即刻搜索的总经理。她原来以为,竞技体育与互联网工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崇尚实力、技术和英雄。
 
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完全是另一回事。虽然她尽职尽责、早到晚退,但根本无法抢占早已根深蒂固的搜索市场。结果在三年中烧掉了20亿,即刻搜索也没能掀起浪花。
 


 
其实想想也知道,挑战一个成熟的市场危险重重,吃败仗是大概率的事情。虽然20亿是媒体夸大之语,实际上没那么多,但也因此遭到了网民的口诛笔伐。
 
这次惨败,并没有改变邓亚萍打拼的性格。她又在2016年和俞敏洪联手打造国内第一家创新创业平台,还成立了河南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
 


 
回首邓亚萍的人生,她“毕业”了两次。
 
第一次毕业是退役,她证明了矮个子也能打好乒乓,从此之后矮个子再也不会被教练轻视。
 
第二次毕业是学位,她证明了运动员绝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打破了国人的偏见。
 
如今的她期待着第三次毕业,她希望改变人们对于性别的偏见。无论是管理、咨询还是投资,这些都只是工作而已。
 


 
为什么中年男人转行,会被视为勇于挑战;而中年女人转行,却受到了冷嘲热讽呢?她再次内心较劲,想要改变这种认知。
 
很多人问她怎么做才能成为冠军?她只回了6个字:“肯吃苦,要热爱!”
 


▲ 图片来源:《火星演讲会》

所有的功力都不会唐捐,想要领略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必须不畏风雪负重前行。越是在艰苦失落的时候,越要激励自己的心。

人啊,心中要有一口气。既然不服气,那就拼尽全力,做到极致,成为冠军!文/令狐空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