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火了, 但有个“零腐败”的国家, 你听说过吗?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17-05-15 15:09:35  点击:5194  属于:非常人物

2005年,中国留学生向丹麦移民官员贿赂7.5万元人民币,被称为“丹麦30年最大宗的贿赂案”。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楚不易

 

最近,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石破惊天,引发收视狂潮,成为现象级口碑作品。该剧的热播,反映了国民对反腐问题的关切,也发人深思:如何杜绝腐败?

北欧小国丹麦,以安徒生童话著称于世,堪称一本零腐败的“童话”:连续5年被评为全球最清廉国家,廉政建设举世公认,腐败现象趋向于零,几近绝迹。

2017年初,国际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发布的《2016年清廉指数》中,丹麦与新西兰并列世界第一,连续5年被评为全球最清廉国家。

《2016年清廉指数》

丹麦还有一项“世界冠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发布的《2016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丹麦位列世界第一,第3次获评全球最幸福国家。

《2016全球幸福指数报告》

政府清廉、国民幸福,丹麦被戏称为最接近共产主义的国家,又是如何反腐的呢?

“劫富济贫”与“高薪养廉”:

压缩腐败的边际效益

 

丹麦人口不到600万,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仅3个北京大小,却是世界上富有的国家之一。

丹麦人均GNI近6万美元,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丹麦的生物制药、工艺与设计,闻名全球;猪肉、培根与火腿、草地与草种等农牧产品,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并拥有一大批世界级企业——

  • Maersk(马士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服务公司

  • LOGO(乐高):全球最大的积木公司

  • Oticon(奥迪康):全球最大的助听器生产、研究公司

  • FlSmidth(史密斯):全球最大的水泥设备与水泥生产商

  • Brüel & Kjær(思百吉):全球最大的声学、振动测量分析仪器的研究及制造公司

  • Novonordisk(诺和诺德):全球糖尿病治疗领域最大药企

丹麦以高税收著称,所得税率高达50~70%。通过高税收,重新分配财产和收入,以保证社会公平。这种“劫富济贫”的方式,让丹麦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几乎没有穷人,也罕见极端富有的大富翁。

丹麦的社会福利几乎是全世界最好的。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费。丹麦人一旦失业,最高可领取原薪资八成的失业救济金。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得益于发达的经济,丹麦的公务员、公共雇员的薪酬也非常高,可谓是高薪养廉。

完备的社会福利体系,保证了不论是国民,还是公务员,都能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谋生型腐败”的可能性,大大压缩了腐败的边际收益。

财产公开与开支公开:

腐败无处藏身

与“高薪养廉”配套的,还有完善的官员财产公开和申报制度。

在丹麦,住房、财产、土地都需要注册登记,税务部门负责统计个人和公司的财产,对政治人物和公务员的财产状况了如指掌。

丹麦首相、内阁大臣必须每年更新其个人及配偶或同居伙伴的财务收益表,并在首相府官网上公布。

丹麦首相府官网

丹麦所有的公共部门每年都要发布预算白皮书,公开预算和收支情况,接受公众核查。

公开透明的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丹麦官员几乎不可能隐瞒财产,贪污腐败也就无藏身之地。

监督体系:

有权不能任性

早在1955年,丹麦就建立了调查官制度(Folketing Ombudsman),保证居民免受政府机关的不公正待遇。

丹麦监督专员由国会选举产生,不受制于行政机关。形式与实质上的绝对独立,确保监督专员能够有力调查政府官员的舞弊事件,震慑腐败行为。

此外,还有议会监督、政党监督、专门机构监督,以及强大的媒体监督。丹麦人普遍认为,反腐败不仅仅是议会、政府和司法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社会团体和民众都有很强的监督意识。

正因为制度严密、监督严厉,有权也不能任性,丹麦官员“基本不敢趟入腐败浑水”。

2012年11月30日,丹麦有媒体爆料称,丹麦文化大臣乌费•埃尔贝克在其配偶工作的艺术学校举办文化活动,花费18万丹麦克朗(约18万元人民币),大部分用于吃喝。不到一周时间,埃尔贝克迫于舆论压力引咎辞职,丹麦监督力量之大,可见一斑。

埃尔贝克在媒体爆料后5天之内便宣布辞职

平等理念:

让特权无容身之地

腐败源于特权。在人人平等的丹麦,特权无容身之地,贪污腐败自然就难以滋生。

关于平等主义,丹麦有一句俗谚,“不要认为你有什么特殊——你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

平等在丹麦不是一句空话,就连高高在上的丹麦王室,也必须遵守法律并维持简朴生活。丹麦王室居住的阿美琳堡宫,没有围墙,王宫的楼前、楼后和广场,人与车都可以自由通行。一切都和中国百姓浅意识里的“皇家宫殿”的戒备森严大相径庭。

参观阿美琳堡宫的市民与游客

王室尚且如此,丹麦官员想要获取任何便利或得到区别对待,几乎不可能。

外国官员来访亦是如此。只有外长以上高官正式访问丹麦,才能使用哥本哈根机场内的贵宾室,其他人一律过边防安检。

正如“透明国际”丹麦分部主席波尔•莫恩森所说:“在丹麦,任何公民不需要为其合法享有的任何权利‘买单’。同样,你也不能花钱购买到你所不能合法享有的权利。”

廉洁意识:

对腐败零容忍

2010年,时任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丹麦之所以能获得“最清廉国家”的称号,是因为丹麦没有腐败的理念和文化。

丹麦人无法容忍政府官员贪腐或享有特权,认为没有腐败才是正常的社会和政治现象。

前几年,有人为提前拿到驾驶证,给承办警官送了500丹麦克朗(约合500元人民币),东窗事发后行贿受贿两方都被绳之以法。这在中国很可能被认为是“不值挂齿”的一桩,丹麦人却无法容忍,必须严惩。

反腐倡廉意识在丹麦作为一种社会公德深入人心,清廉已成为人们心中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廉洁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新入职的公务员更要接受系统的培训,了解明确“腐败”的界限。丹麦政府每年还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培训丹麦企业,并出台《零容忍政策》,禁止国内公司在海外实施商务行贿。

2005年,丹麦爆发了移民官员收受中国留学生贿赂丑闻,其中一件贿赂金额约7.5万元人民币,竟被称为“丹麦30年最大宗的贿赂案”。

舆论监督机制、官员问责制度、法律法规保障、诚信体系建设等措施,共同构筑了高效、完善的反腐体制,社会对于腐败的零容忍和官员自身的清廉意识,让丹麦腐败现象趋向于零,几近绝迹。

大有大的难处:

将反腐进行到底

腐败是世界性的难题。

时任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也承认,丹麦在反腐败上的成功,部分归因于它的小。丹麦人口不到600万,推行反腐和司法制度都相对容易。

从榜单上看,排名前列的新西兰、芬兰、瑞典、瑞士、挪威、新加坡,都是人口不到千万的小国。

还可以看出,名列前茅的都是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这说明腐败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大有大的难处!对于人口动辄上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大国来说,构建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体制、健全长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存在很大的难度。

但是,丹麦的经验告诉我们,反腐败乃至实现“零腐败”,不是虚无缥缈的童话,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反腐败乃至实现“零腐败”,不是“不可能”,只是“有难度”罢了。

将反腐进行到底!
 

微信扫描识别二维码  
关注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公众号(wcweekly)
可及时收到更多更新鲜的好文章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