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20周年祭: 斯人已逝, 而自由主义精神永存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17-05-09 16:54:11  点击:3345  属于:非常人物

 

斯人已逝,20年已经过去了,思想的火炬却从未熄灭。与其沉痛而怀其人,不如俯首而读其书。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这是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下的经典段落,直到如今依然被许多文艺青年倒背如流。

留在读者记忆里的王小波,永远都是年轻而生猛的模样,文字与为人都是如此。尽管,王小波已经去世20周年了。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北京,享年45岁。

他已经离开了20年。在这20年里,他的文章不断流传开来,无数青年将他奉为坚持理想的自由主义者。每年的祭日,都有人撰文悼念。

真正的追慕者固然有之,盲目的跟风者亦不在少数。王小波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到底在怀念他的什么特质?

我们怀念的不仅是王小波,更是他在特殊时代里成长起来的自由主义精神。

他出生在1952年,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举国上下都弥漫着理想主义的浪漫气息。一个旧的时代已经过去,工农阶级和知识分子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一起,红星真正地照耀到了整个中国。

王小波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他的父亲王方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逻辑学教授,他的母亲宋华是国家教育部的干部。

王小波的母亲宋华与父亲王方名

在那个时代,王小波也算称得上“投胎小能手”了,出生在北京的学者干部家庭,意味着能少受很多生活上的苦头,还能从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恰恰就在王小波出生这一年,他的父亲王方名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被调任到工农速成学校担任教师,整个家庭都笼罩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气氛下,生怕被政治进一步波及。

“王小波”的名字,就是来源于这个不幸的事件,“一场风波”的意思。

幸运的是,在1957年,王方名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政治上的际遇改善了很多。

王小波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长大的。一方面,是频繁的政治运动;另一方面,是五六十年代中国那种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的社会氛围。

王小波一家:前左二为王小波

物质上的贫穷和精神上的充实,更容易孕育出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种子。

既然是学者家庭,自然有不少藏书。王方名由于在政治运动中受了不少罪,不想让孩子们再学文科。但王小波自幼十分热爱文学,不仅在家中偷读父亲的藏书,还经常去西单商场的旧书摊读书,就连捡到农作物种植手册也依然读得津津有味。

除了酷爱读书之外,少年时代的王小波,充满着野性和调皮。

据他的姐姐王征回忆,王小波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小孩子跑去告诉她:“你弟弟在楼顶走边沿呢,比谁不怕死。”王征吓得不得了,因为那是五层的高楼啊,一旦摔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幼年时的王小波,这是王小波最喜欢的一张照片。1977年,王小波把它作为定情礼物送给李银河。

在学校里的王小波也总是搞得老师无可奈何。他对课业并不是十分上心,以至于因为成绩不好挨了不少揍。

但他毫无疑问又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偶尔用心便可使人大吃一惊。

因此还闹了个笑话,有一次,王小波竟然在学校数学竞赛拿了第一名,当老师告诉他的母亲宋华的时候,宋华死活不信:“你保准弄错了,那不是我的儿子。”

1968年,16岁的王小波去了云南兵团劳动。在云南的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的著名小说《黄金时代》,就是以云南的生活经历作为写作背景。

兵团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王小波身体瘦弱,每天都累得够呛,在疲惫与饥饿的时候,他开始对时代进行思考。

60年代插队时的王小波(右)

三年后,王小波去山东农村当了民办教师,1973年,终于返回北京,成为一名工人。

1977年,邓小平开始着手改革,恢复高考。王小波没有参加这一年冬天的考试,因为他的父亲还没有平反,他心存疑虑,没有参加考试。

同样是在这一年,他遇上了自己命中注定的“soulmate”——李银河。

今天很多人提起李银河,都会说是王小波的夫人,真正了解李银河的人比较少。

王小波认识李银河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工人,长得也比较丑。而李银河年轻貌美,当时已经是《光明日报》的编辑,在各大报纸上都有文章发表。

李银河1971年在内蒙兵团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过:“这世界上漂亮的脸蛋有很多,有趣的灵魂却很少。”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结识和相爱,完全是出自于两颗有趣的灵魂的互相吸引。

论写情书的功力,我只服王小波。

 

“我发觉我是一个坏小子,你爸爸说的一点也不错。可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

“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了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

“我把我整个的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这些情书之所以打动人心,并不只是因为文字,更是因为单纯炽热的感情。在爱情中,王小波依然是个赤子。

王小波与李银河

1978年,王小波参加高考,顺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他读的并不是文科专业,而是贸易经济系。因为他的父亲不允许孩子们学文科专业。

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并正式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地久天长》。

1980年刚结婚的王小波与李银河在宿舍楼下合影留念

此后,在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黄金时代》《红拂夜奔》《万寿寺》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但是,真正能够展现王小波思想的,是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

1958年的“大跃进”和后来的“文革”,王小波都是亲历者,给他后来的创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王小波在京郊八里庄家中电脑旁,他的作品几乎都出自这台电脑

作家的创作是无法完全脱离于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在专制的土壤里,依然可以有自由的种子萌芽。

王小波的杂文集,处处都展现着自由主义精神。在《沉默的大多数》里,他曾大胆而犀利地写道:

 

“乌托邦是前人犯下的的一个错误……无论构思乌托邦,还是实现乌托邦,都是一种错误,所以我就不明白它怎能激励人们向上。我们曾经经历过乌托邦鼓舞出的蓬勃朝气,只可惜那是一种特殊的愚蠢而已。”

他还在书中讲述了一个花剌子模信使的故事。据说在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种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则会被送去喂老虎。

王小波将学者比喻为倒霉的花剌子模信使,当权者自然就是拥有生杀大权的君王。

君王认为,将带来坏消息的信使杀掉,坏消息就不存在了。而有些当权者也认为,将学者报告的坏消息封杀掉,一切就都风平浪静了。

王小波和李银河从1989年开始对中国的同性恋人群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报道出来,结果却导致刊物遭到警告,他们二人也倒了霉。然而,封掉刊物,中国的同性恋人群就不存在了吗?王小波因此写下了花剌子模信使的故事。

王小波在英国莎士比亚故居前的留影

而最令人会心一笑的,则是王小波独特的幽默感。

他的外甥不想读书,想去搞摇滚音乐,他受姐姐的嘱托去说服外甥。

王小波一开始告诉外甥,如果不好好学习找不到正经工作,结果外甥说:痛苦是灵感的源泉。

王小波一下子来劲了:“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可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万,玛瑞·哈瑞也没在南方的种植园里收过棉花;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上帝或许也喜欢有趣的灵魂,于是没有让王小波在凡世停留太长时间。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他走得很突然,此前并没有告诉家人自己的病情,他怕他们担心。

李银河给王小波扫墓

这位一向浪漫的行吟诗人、自由骑士,面对家人的时候却只是个心软善良的孩子。

斯人已逝,20年已经过去了,思想的火炬却从未熄灭。与其沉痛而怀其人,不如俯首而读其书。

 


欢迎关注:世界华人周刊
微信公众号:wcweekly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