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短期的收益。我更看重第一份工作给我带来的长线投资,而长线投资,才能真正地决定我们可以走多远。
作者:左岸
就在今天,我向boss提交了辞呈,正式结束了我这三个月以来的实习,而在那之前,boss已经给我发了offer,只要我一毕业就可以直接入职,月薪过万,工作地点是北京寸土寸金的金融地段——国贸,与金融圈子里一线的精英们共事。
毕业在即,我“炒了”boss, 选择加入了新浪总部,拿着不如金融业的薪水,做着相对自由却又有意思的事情。
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质疑我的选择, 其中最大的呼声就是,薪水决定了你的能力,新浪既然没有给你相当的薪水,那么你在新浪的价值就比不上你的老东家。
事实上,这种观点都犯了一个错误:只着眼于短期利益,却忽略了对自己未来的长线投资。
接下来,我就跟你们聊聊,作为一名本科的应届生,我为什么放弃了这份月薪过万的工作。
— 01 —
不想在不喜欢的专业上再浪费时间和金钱
我在大三参加了康奈尔大学的summer school,有幸旁观了美国小学的职业日,在这一天,每位孩子的父母都会走上讲台,不论是建筑工还是华尔街精英,他们都会与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心得。这种职业的分享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就对未来的职业具备一个浅显的认知,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把这种认知作为基础养分,一步一步探索自己,清楚自己的未来究竟想要什么。
而这是中国教育所缺失的。在中国唯分数论的情况下,孩子选择决定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专业时,依靠的不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职业意识,也不是专业人士的指导,而是紧紧依靠几门以后再也用不到的学科知识、和一个无比重要的高考分数。
我也是如此,高考给了我一个人人都艳羡的学位——帝都某前五985法学院,但也给了我一个我根本就不喜欢的职业生涯——我不喜欢法律。我选择法学院只是因为我的分数没法去到商学院。
在我大四找工作的时候,当我面试一个快消巨头公司的时候,我见到了非常多专业的人——有法律、有建筑、有计算机、还有医学……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问他们为什么来面快消,回复基本都是,我不喜欢我的本专业。
这就是当下中国大学生非常畸形的职业选择逻辑。高考的高分筛选出了一批优秀的学子,他们凭借着自己的第一直觉和印象选择出来的专业,读了四年之后才发现,根本不喜欢。
按照我的专业,一旦毕业后,依照惯性,我应该考研或者出国,因为法律是一门非常吃学历的学科。可我在这个时候决定放弃四年所有沉淀,毅然加入了我一直以来最向往的行业——互联网。
我完全有能力去读研或者出国,但是我根本不喜欢法律,即使再读一个学位对我来说也不过是浪费父母的钱苟且着多混一个学历,对我的职业生涯丝毫没有任何帮助。
— 02 —
避免思维惯性
我们都受到了思维惯性的影响,这种思维惯性很多时候就是让我们湮于众人的原因。
什么是思维惯性呢?我们在作出自己有关于未来的抉择的时候,除了往往参考别人怎么做以外,通常还会把一些固有的性质进行绑定和延伸。985顶尖院校的本科生就应该考研或者出国,本科出来直接工作是不对的,这是思维惯性;法学生就应该去律所做法务当教授,这是思维惯性;对于一份工组来说,钱给的越多越好,这也是思维惯性。思维惯性在我们生活中如影随形,它往往限制了我们打破常规,开拓道路的可能。
如果一辈子做的工作都是自己不热爱的、痛苦的,那么是时候跳出来了。靠惯性活着的生活,不是受自己主宰的生活。
— 03 —
对自己的长线投资
大家都知道,金融是一个非常累、非常累的行业。我所在的公司几乎是996的工作时间,也就是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上班,一周六天,有时候碰到突发的事情,比如美联航赶客那天,航空市场的股价剧烈波动,为了这事我加班加到了十二点,累得坐在出租车上,透过窗外看着灯火通明的国贸,委屈地哭了。
而新浪不一样,在当初了解的时候,就知悉新浪会给我提供正常的双休。
我为什么会如此看重工作和生活的劳逸结合呢?
第一,无论工作多忙,身体都绝对是本钱。在实习的那三个月,我感觉我的体力处在一个被极度透支的状态,手机必须保证24小时的开机和声音,有时候当我回到学校专心写论文时会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或者微信提示音震得心烦意乱,早上坐地铁去上班的时候,我感觉到我的精神已经没办法集中聚焦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高强度的健身剥夺了我的健身运动时间,我现在最多的运动就是不坐电梯,然后爬二十多层的楼梯。
但是新浪有相对规律的上下班时间,而且自带一个非常完善的健身房,可以让我在工作一天后通过运动回复自己的精力。
投资身体是一个非常长远的投资,它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即使作为一名90后,我们身体的各项技能依然处于巅峰时期,但这绝对不是我们透支自己健康的理由。身体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是我们的考虑重点,不应该在20多岁的时候就挣满了往后40年的药钱。
第二,工作之外的时间是你唯一可用于自我提升的时间。这里就涉及到第二种长线投资:自我提升。我非常赞成腾讯副总裁吴军博士说过的一段话:“成功的道路上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跑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回过头来看,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这句话的中心意思,其实就是终身学习。
我们要认识到一点: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绝对远远不够于我们在日后职场的稳定输出,因为时代在变化,你四年前所学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掉,同时职场不同于学院,它需要你具备更多的能力,相比起在学院里仅仅只需要具备学习能力,职场需要你精通office、话术圆滑、反应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等,这些都无法事先在学校学到,需要在职场的过程中不过摸索。
而终身学习衍生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职场天花板”。随着我们职场生涯的不断扩张,我们会走到越来越高的位置,而相应的,越高的位置,也会要求我们具备越高的能力,和学历。
事实上,当我决定了把互联网作为我的职业生涯后,我找了网易、腾讯、谷歌等一线互联网企业的招聘需求,基本上,高管的位置都要求具备硕士或者MBA学位。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职场生涯积累了相当经验后,努力考上哥大、宾大等一线商学院读MBA:这是打破自己职业天花板的最佳方式。
这就是我为什么那么珍惜新浪给我的双休日:我完全愿意放弃掉周末用来刷剧约会的时间,把自己的托福或者GMAT刷上高分,在成绩的有效期内拿着我的语言成绩做好申请MBA的打算。
这就是我为什么放弃了第一份月薪过万的工作:相比起短期的收益。我更看重第一份工作给我带来的长线投资,而长线投资,才能真正地决定我们可以走多远。
作者简介:左岸,一位成功入坑互联网的法学学士,专注不走寻常路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