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亲友和我探讨他们的困境,我不会一味地会劝他们坚持,有时也建议他们放弃。目前为止,我在工作中也“激流勇退”地放弃过两三次,事后看来当时的决定都没错。
作者:辛上邪
全文2557字,读完大约4分钟
很多人都懂得要激流勇进,激流勇进是拼勇气和坚持,但明白激流勇退的却不多,激流勇退要的是智慧。
— 01 —
曾经有五年的开批发店的经历。在家人开的店里,我从伙计做起,开卖货小票、打包货物、搬货,后来全权负责店的运营、管理,从订货、进货结算、到人员分派、经营方向调整等等。
头三年,生意一路高歌猛进。运气好、勤奋、年轻肯学习,种种天时地利人和促动了生意的发展。我们的店名声旺的时候,被很多供货商列为所在批发市场同类店中的前三名,供货时都让我们优先选择是否市场独家。
花无百日红。当规模扩展到一定程度,发展常会遇到瓶颈。我们店也一样。几年的扩张后,店面的展品已经到了超饱和状态,营业额很难再同步提升,但人员却需要增加,库房面积也越来越大,相应的管理费用、花费精力都成倍上涨。
同时,市场却不景气了,行业从卖方市场滑向了买方市场,客户从先前现款进货逐渐转变为欠账、再后来就成了堂而皇之的赊账。有的大客户已经到了不赊账不拿货的程度。更要命的是,毛利率急剧下降。商家开始恶意竞争,有的商家为了争取市场份额,甚至不惜平进平出。
平均毛利率徘徊在5%左右。统计学上将小于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视为不可能经常发生。对我们而言,这样低的毛利率意味着真正的盈利是小概率事件——扣除跑冒滴漏的各种损耗之后,亏损是必然的。账款又不能及时收回,那就更没有道理赚钱。
在我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时,正好遇到内部的一个促因,就下决心关店了。同行问起关店理由,我都如实回答,但很多人认为我是危言耸听。现象他们也看到了,感同身受,却没有人相信这个行当会难以为继。即使当场算账,不理想的结果明晃晃摆在眼前,也没有人相信我的分析。有的人认为,一个市场这么多家商户,如果生意困难,为啥大家都不撤呢?有的主张再多赚点再走,熬到真的要亏钱时再撤不迟。正是随大流、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阻碍了很多人在来得及撤退时下决心,最后只能等着被事实教育。
事实是,一两年内,很多店都被迫关、转,走的商家都是“割了肉”的;三五年内,有的规模大的店干脆连夜消失、店主逃遁,欠供货商巨额货款。
— 02 —
关店之后,我全力做上游,向传统渠道铺货的同时,也开发电商市场。电商发展迅猛,几家大的电商业务量不输于全国传统市场的总量,关键是,电商结算要好得多,而传统市场的催款已经成了个难题。
200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股市猛涨。一年多的时间从1500点飙升到6000点。全民狂欢,我们的客户也不例外。一些客户开始拿着账款炒股,还款时间拖得更长了。他们的心理一般都是今天先拿一万账款去炒股,明天就赚两万,再还账款也不迟。可是贪婪之心很难克服,没有谁能那么理智,赚了钱后会更大胆去投资,而万一被套呢,又没钱还账。
注意到这个现象后,我们要求业务员收紧供货。凡是获知老板炒股的,一律停货、全力催款。当时公司的口号是“跑赢大盘”。都知道股市是虚高,肯定要跌,可没人知道何时跌。万一股市跌了,损失惨重的客户很可能是人间蒸发,打官司要账都找不到苦主。再说,官司也不容易打。
在我们执行这一战略时,也和一些同行谈起过,可还是被认为杞人忧天。因为我们发货的那些客户,很多是各地市场的前几名,有的从八十年代就开店,有的有不少连锁店。天怎么会一下子塌了呢?就算塌了,也有高个子顶着。有些同行劝我不要自寻烦恼,供货商比我们大的有的是,怎么偏偏我们的货款就会损失呢?可是他们忘了,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这一次教训来得更快。2007年10月,随着股指暴跌,喧嚣归于平淡。废墟之下掩埋了多少哀伤的股民和被拖欠的货款。
几年后,我们移民搬家和朋友们吃告别饭的时候,“为什么舍得关了生意走”是一个高频问题。当时我的回答还不精练,主要是啰里啰嗦地各种叙述和憧憬,没有说服力,被冠以“冲动”。去年听到罗振宇推荐一本书时的广告语茅塞顿开。他说,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困难。困难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努力能克服的,那么就要多努力、多坚持,去克服它;一种是个人努力所不能克服的,那么就要及早放手。套用这段话,促动移民的现实困难可归结为没有北京户口对孩子上学的影响、对国内分数教育的不满意、空气和环境质量的恶化、行业在资本冲击下的溃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克服的,所以选择放弃。而在新的国家中学习语言、适应不同的文化,这些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完成的,所以选择坚持。如此作答,常令提问者跟着动摇,萌发搬家之心。
同样的,客户动用货款炒股和股市风云都是我们不能左右的,我们只能选择退出合作以回避风险。
— 03 —
如果要退,最好能“激流勇退”。
所谓激流勇退,就是如果已经确定事态会一路下滑,要选择高峰、或刚开始下滑时退出,因为那时的局面还是我们能掌控的。往往,很多人不甘心,认为还可以再等等、再忍忍、再看看、再赚一点钱,但是他们忽略了自身对事态的控制能力。作为个体,我们很难让事情的发展完全按照预料中的来,所以看出危机时不要拖延。危机一旦爆发,就是洪水猛兽,势不可挡,个体不足以力挽狂澜。在事态尚能控制时退出,才会从容。仓皇出逃的,是很难顾全太多。
比如当年我们关店时,外欠还不多,市场整体生意还能维持,所以无论是欠我们钱的、还是订货超额结算的,花钱(退款)都比较容易。后来和股市大盘竞赛时,“激流勇退”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多年来,被我为奉为激流勇退的最好的案例是杨澜。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时,被中央电视台挑去做《正大综艺》的主持。很快,她脱颖而出,红极一时。主持了四年节目之后,在最巅峰时杨澜辞职,拿着正大集团的赞助去美国深造,两年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在美国期间和丈夫吴征相遇、结婚。杨澜的适时离开是她此后二十年事业的起点。
在可以做一件事时的不为,和已经做不动时的不能,是迥异的两种状态,无论当事人的心态还是外界的观感都不同,相应的,当事人再次启动的能力和外界给予的支持也会有差异。
罗振宇说,人生的智慧就在于随时判断所面临的困难是哪一种,由此选择是退还是进。有了这套困难二分法,做决定时更容易辨析清楚。如果选择了退出,就要克服从众意识、舍得即在眼前的利益、及时撤离。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只要方向正确,在一个战场失去的总能通过奋斗在另一个战场得到。
作者简介:辛上邪,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者、翻译、专栏作者。关注唐代历史还原和现代教育及某些其他问题。现定居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