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妹编辑
这是一个刚刚逃出ISIS占领区的伊拉克小女孩,记者问她:“你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你爸爸呢?”“他死了。”(图片来源:preemptivelove.org)
一个8岁的孩童在父亲追悼会上接过了美国国旗,父亲在伊拉克回国的前几个星期遇难。
2011年11月25日,山西太原火车站的候车室内,旅客发现一名老人倒睡在长椅上很久便拍打老人,发现老人身体冰凉,经过120急救人员确认老人已去世。正在等车的一名僧人为老人超度。
2011年,“9·11”十周年纪念仪式,一位老人单膝跪地,悼念故去的孩子。
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作品《饥饿的苏丹》,作者:凯文·卡特。
《阿富汗少女》:阿富汗街头,一个女孩被其他孩子欺负,绝望地拿起一支玩具枪对准自己。作者:史蒂夫·麦考瑞。
2000年,高原英模汽车兵张良善,来到因难产去世的妻子的墓地,用力一跪。这张照片获中国摄影最高奖。
一个乐观的流浪汉,感动又心酸。
美国路易斯安娜州首府的当地民众举行抗议警察枪杀非裔男子的示威游行活动,一名来自纽约的年轻女护士为了自己5岁儿子的未来孤身面对两名防暴警察的逮捕。这张照片获得2016年荷赛奖一等奖,作者:Burhan Ozbilici。
波兰医生Zbigniew Religa做完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87年度最佳照片。
零下38摄氏度,北疆卫士为祖国站岗。(图片来源:新华网)
白俄罗斯的二战老兵Konstantin Pronin,坐在高尔基公园的长凳上。二战结束后的每一年5月9日,他都和当年的战友们相约来此聚会,终于,到了2011年的5月9日,他在这里坐了一整天,独自一个人。
2008年5月16日晚,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发掘现场的一幕――一名死难学生手里紧紧攥着一支笔。 (图片来源:新华网)
1967年美国反战大游行,17岁女孩简·罗斯手持鲜花,面对士兵请求反战。
2011年6月16日,在山西某煤矿出井口,一个孩子把西瓜递给刚刚升井的父亲。(图片来源:中新网)
1972年6月8日,照片中一丝不挂的小姑娘名叫潘金淑,当年9岁。照片获得普利策奖。成名之后,她成了新闻摄影跟踪的人物。成年后,她移居美国,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己的经历讲述和平的意义。1996年,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但背部还留有当年烧伤的疤痕。作者:黄功吾。
同样的年纪,不同的命运。
在福建石狮,就有一对这样可爱的二老,爷爷83岁,奶奶78岁。在他们步入翠玉婚(结婚55周年)之际,孙女特意为他们订制了卡通版情侣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