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养生变害生
沈谦益
特别关注
电邮 :1065780000@qq.com 微信公众号 :海外国医 微信号 :13910272918
招商发行热线 :(北美)778-987-3260、(欧洲)+31(0)20-6235060、(中国)13910272918
【导读】
当今中国物质生活丰富,全民越来越关注健康,这些年掀起了一波波养生热潮。但如果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养生的对面其实就是害生。沈谦益老师传承古中医之学,感于全民养生热潮乱象,慈悲开讲广传古中医性情、饮食、起居、男女四大部养生法则,道出身心灵不能三位一体,只有“我”没有“吾”为万病之源,中医养生乃移星换宿,中医治疗为抽爻换卦等师门观念,更明示“房中术”本意、《伤寒论》在古中医的位置、“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理解,开人眼目,受益无穷。感恩!!
讲稿实录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养生的话题。最近的活动,好多国内和北美的专家发表了演讲,我都参与了,讲得非常好,可以说代表了当今中医界对养生的主流看法。以前我很少去参加这些活动,我也和张社长说,不管是在温哥华还是在中国,我都属于中医界的另类,好多学术上的看法和处理方法和现行所谓的主流都不太一样,甚至是分歧比较大的,所以导致了好多东西也不能说,说了以后好像和别人冲突比较大。所以今天临时救场,在这里提及一些有分歧的问题,大家听就可以了,如果觉得有些观点不好接受,就不要太当真,这也是代表我们流派自己的观点而已。◎ 养生与治疗同源,却非等同几年前,我也讲过一个养生课,主要谈的是饮食养生,题目是《移民的饮食结构调整》。
实际上,我过去想把养生的几大块大概的观点都和大家汇报一下,但只做了饮食养生,其它的几项都还没有做。传统养生可以分成四大块,第一是性情,第二是饮食,第三是起居,第四是男女。 就是百姓生活的这四个大方面才能够真正地去养生,如果你单独一个方面养生,其他方面都害生的时候,最后根本谈不到养生。所以我一直有个观点,养生和中医的临床治疗同源,但不是一个东西。现在很多人,包括中医界有大批的人,认为中医就是养生,养生就是中医。在出现大健康之后,就更多人觉得中医就是大健康,就是养生。实际上我自己有截然不同的概念,要先清楚什么是健康,然后才能谈到什么是大健康。现在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在这个主流的社会上,实际对“健康”这个词的界定都不是很准确和地道的。我有一个划分,就是在唐宋之前,宋元为一个分界线(以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代表),之前为古中医,宋元到民国之间(以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为代表)是传统中医,从民国到现在就叫现代中医。
我现在可能会谈一些概念,大部分都属于古中医的范围。在古中医的概念中,“健”和“康”是两个部分。“健”就是有充沛的人体能量,人没有能量那就不健了。那“康”呢? “康”正好是不一样的,“康”就是人体机能把这些能量循环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包括现在说到人体细胞的时候,那些通道的通达叫做“康”。所以“健”、“康”加在一起是什么?就是要有足够的原始能量,而且人体可以非常畅达的把这些能量输送到所有的组织器官,这就叫“健康”。所以说,不管是不健的还是不康的,都可以统称为不健康。◎ 大健康 :身心灵三位一体当然了,刚才说的健康的概念,大部分还停留在人体以肉身为基础之上,在古中医里面还谈到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身体,每一个人有三个身体。
第一个,就是刚才所谈到的所谓的外在有形有象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肉体的身体 ;第二个,是自己内心的一些思想活动和追求的意识,所谓的心灵的身体,更准确地说应该叫心理的身体 ;还有一个身体叫灵性的身体,就是儒道学术中提到的“头顶三尺有神明”,这个神明不是说外在有什么神仙,而是自己无形无象的神灵的身体。人体应该有三个身体的结合。
刚才我们谈的健康的概念是以有形有象的身体谈到的,那叫健康,那大健康呢?我个人认为真正的大健康是把这三个身体统一在一起考虑,一个灵性的身体,一个心理的身体,一个肉体的身体。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有一种体会,有一些疾病是由不良情绪,或者是所谓的没能化解的心灵创伤慢慢导致的。你看,心灵的身体影响着肉体的身体。还有一些病,现在叫什么呢?叫所谓的“世纪癌症”,焦虑症、抑郁症被称为“世纪癌症”。我们发现,这些问题是他的肉体身体没有特别明显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因为灵性的身体和心理的身体发生了偏差,而因为这两个偏差影响到肉体身体的综合效应的时候,就出现了所谓的抑郁症、焦虑症。所以现在在医学界是被称为所谓的“世纪癌症”,号称发病率比感冒还高,有医学统计说四秒钟就有一个人感冒,据说抑郁症的发病速度远远高于感冒的速度,而且现在基本上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现在的医学,就是西医和现代中医,它们的治疗宝典靶点在哪?都在我们刚才说的有形有象、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上,是解决肉体身体的各种症状不适和疾病的,一言以蔽之,就是解决肉身身体的健和康而已,对于心理的身体和灵性的身体没有涉及,所以现在西医和中医都是不完全的。
在座的人很多都比较年轻,我岁数也不大,但是我从小是和那些老人家一起长大,可能听到的一些老事情比较多一点。在过去中国的传统社会下,1952 年之前有它的社会结构,现代医学进入医院之前是没有西医院没有西医的,那时候有的就是中医。而且除了皇家的中医院,剩下的就是以现在说的中医馆或者是中医诊场所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但是另外还有一种,1952 年之前在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的一个机构,1952 年后再也没有了,很多人也不知道它曾经存在,不知道它在老百姓的养生治病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完完全全消失掉了,这个名词过去叫“公所” ,“公”是公民的,“所”是派出所的所。在以前的中国社会,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公所是必然存在的,但是 1952 年被取缔之后再也没有了,而且也没有出现过其他这种形式的机构。
老辈人有一句话,当时的公所比现在的银行储蓄所遍布的比例要高得多,也就是说在老百姓心目中,公所占的位置比银行重要多了。这个公所是干什么的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治疗心理和灵性疾病的。无独有偶,在西方社会也是这样的,西方社会一直有一个职业,现在还有,就是心理医生。但是从社会的认识来讲,我觉得它摆的位置不是很恰当,不是传统的位置。
心理医生所做的事情和过去公所所做的事情几乎是同类。当然,以前和现在的心理医生有很大的区别,很多操作的方式、理念区别比较大。但是不管怎么区别,它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灵性问题。西方是心理学家来做,中国公所的人呢?是谁来做?都是佛家、道家、甚至儒家修行有成的大德们,要积功累德做好事的时候,就到某一公所里面,呆上三五个月,也许三年五年,就是给当地的百姓解决这个灵性问题。公所没了,但是大家发现社会还存在什么呢?就是中国人的寺庙,不管是道家的还是佛家的,在西方是天主教的教堂,我们发现,这个社会是同样的,对一个人来讲,它们是被需要的。东方的寺庙、西方的教堂,它们主要的职能是让人的内心有所归依,避免像走失的孩子一样,不知归处,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任何底线,无所畏惧。无所畏惧会做出很多荒唐的事情,害人、害己。
所有不管是东方的中国社会,还是西方社会,都有设立这么几项相关的机构,让人心有所寄,心有所畏,在这种情况下才出现的道德,形成道德的底线。借用天主教的一个词,叫做“三位一体”,身心灵同治,只是在不同的机构里面各自负责的接入点不同而已。可是现在呢?西方医院是医院,教堂是教堂,心理医生是心理医生,互相之间基本上是割裂的,心理医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专科医生的帮忙,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那些神职人员的帮忙。其他也一样。没有交叉的结果就使每一个个体都分裂了,割裂了就没法真正做到三位一体。所以疾病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天下的所有病,人身的所有病,都是不能三位一体才生的病。分裂是什么?分裂之后就是对立,对立的最终就是互相都伤害,大的范围上说就会出现战争。
分裂是大的不康。刚才说健康的概念了,康是小康的概念,能量的传递叫康,大不康的概念是什么?就是你我之间没有交通,分裂了。
交通是怎么样的?就是一个康一个通道,断的通道就是不康的。所以我们刚才说的,身、心、灵分裂就是大不康,疾病的来源就是这样的。现在老百姓分裂之后,在医院里面所有实验室的数据都检查不出问题的时候,就发明了一个词叫“亚健康”。健康就是健康,不健康就是不健康,亚健康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名词,只能说你现在定的健康的标准不够精确,所以才有灰色地带,才有亚健康。
所以我们是反对“亚健康”这个词的。刚才说了,因为身、心、灵割裂,分离之后不能合一,才慢慢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疾病。◎ 移星换宿、抽爻换卦比喻养生、治疗在张社长发的上课通知里面,引用了我上次养生课上谈到了我的理念就是中医治疗和中医养生有区别,中医养生是移星换宿。什么叫移星换宿呢?
北斗七星随时可见于北天空,在以地球为参照点的时候就能看到它不停地旋转,但是旋转的后面有 28 星宿固定不变,古人认为它是恒定不变的坐标。随着北斗斗勺,也就是天干位置的不同,古人就定下了时间——月份、季节。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的斗勺在动的时候,比如现在就进入小寒节了,进入小寒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移星换宿。如果我们还保持冬至的样子,冬至和小寒差十五天,如果我们的身心不能随着北斗星移星换宿,我们和天地之间是不康的,没能和它沟通上,这是一个大的不康。
所以养生也是这样的,进到小寒了,我们的身心就要调整成小寒的状态,这就是养生。中医的治病呢?就是说刚才谈到的,你会生病是因为你和天地不同步,是因为不康,本来小寒节的时候你应该把身心调整成小寒状态,如果还在冬至的时候,那就是不康。这时候怎么办?就需要医生来抽爻换卦,把你停留在冬至那种情况抽爻变卦,用针灸、按摩、中药等方法,变化成小寒的样子,就和天地同步了,这就叫中医的治病。最近美国兴起了一个新疗法,宣传得很热门,就是所谓的基因配对,对于一些恶性癌症等等特别难治的疾病,用基因配对的方法来治疗,据说有效率非常高。从这基因配对,我们回来看看老祖宗过去是怎么说的。古中医的玄部就是利用易经中64 卦,以乾坤坎离为坐标,运用抽爻变卦的方法来调整 30 对复合卦顺逆左右,以恢复健康了解基因学的人多少都知道一点,所谓的基因就是三十二对,这个数字很有意思,《易经》里面一直谈到八八六十四卦,六十四正好是三十二对,在古中医里面实际上就是用抽爻换卦的方法,用八八六十四卦三十二对调整人的状态,来恢复健康,这就是基因层。
所以说,现在最流行的东西老祖宗不是没有,而是现在的人们不认识它。当然了,现在古中医的传承应该很少,在我印象中,五六十年代以前偶尔还有学者写的文章透露出这方面的东西,七十年代之后公开的文章基本上就没有了。现在都是所谓的经方派,而且是狭义的经方派,只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才叫经方,除此之外都不是。这里要说一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属于古中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而且只是天部的外部,它属于天部的八目部。古中医有天地玄黄四部,天部分三部,一个是星宿部,一个叫包括八目部,再一个叫和三纲部,三纲部和八目部现在都有流传,星宿部基本上没有了。我印象中是1951 年在中国大陆就断世了,没有公开传承,这门学说有一个名词叫玄儒传承(注 :此处不清楚,待确认)。现在的医学界,包括国内民间的部分,基本上是一边倒,就认为《伤寒论》的经方体系是最高的,就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实际上不是,它只是过去的传承,是古中医的天部的一部分,而且不是唯一,它只是八目部,而核心的是三纲部。
现在三纲部很少人说,没有联系起来,其实这两个是同一个枝上不同的分杈而已。我们说远了,就是在古中医的全部内容中,它用的一些东西,和现在所谓的高科技的基因配对的理念是一样的,但是它的实际操作的理法比现在医学的基因配对更复杂更有效一点,方法也更全面。
◎ 性情养生 :淡化“我”找回“吾”刚才我们谈到的所谓的三个身体个灵性身体,一个肉体的身体,一个心理的身体,我们在古文里面还有一个名词,每一个人几乎是天天在用,一个是“我”,一个是“吾”。我们在读古文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古人说“吾”,现在很少人用这个字。实际上我们回归到其本意的时候,会发现很有意思。儒道文化中有璇玑的概念,藏秘密宗文化里面也谈到一个词——心轮,也叫万象轮,璇玑万象轮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怎么摆那个指针,它就会显出什么象来,看心里的我你怎么认识。
以肉身为自己的时候是一个身体,如果以灵性那个身体为自己的时候又是一个,所以古人叫“阴我阳吾”之术,这是两个身体。当今社会“吾”这个词没有了,这个意念也没有了,所以更多的是物化,完完全全的就是等同于这个物质的身体。而古人不是这样,古人说你从“我”必须要返回到“吾”,这是人生的途径,而把肉身的我等同于“我”的时候就是多灾多难的。为什么多灾多难?过去有一个说法,“我”我是什么?就是一个背着斧头拿着戈的,天天是挣扎的、对立的、分裂的,总想找一个对手争斗。
如果找不到明确的对手,就直接自我伤害。所以说“我”是万病之源,只要有“我”的存在就是万病之源,要想养生就要淡化这个“我”,我找回自己的那个“吾”。
所以,古人有舍生取义一说。中国人还有一个词就是“天生地养”,现在我们一直强调母亲,好像孩子是母亲生的,没有父亲什么事,只是更多地关注母亲,强调地养的关系,天生没有了,丢的东西太多了。刚才我们说,总体的理法上,养生有四大部——性情、饮食、起居、男女。性情养生是什么?性情要弱化这个“我”,找回自己的“吾”,要找到身心灵三位一体,三个统一,离对立远了,离疾病也就远了。
◎ 饮食养生 :三位一体、因时因地饮食养生是什么?饮食并不是一味地养身体,比如说氨基酸、脂肪什么的,不只是这样的,这是必须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全部。我记得几年前有一个朋友问我一个问题,他养了一盆茉莉花,问我这盆花怎么养?我说茉莉花的花有香味、有花姿,你想要什么?如果是叫它的枝叶很漂亮,花色保持持久,你就按我西方园艺师说的,用各种的肥料去养它,它的花期就会延长,颜色很鲜嫩。但是它有缺点,这个花开出来不香,没有什么味道。如果你想要这个味道,那就用最传统的农家的东西去养它,味道很正,很浓烈。但是它的枝叶不漂亮,花期也很短。
大家从我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养生是什么吗?如果你偏走一面,只养它的形,是没有味道的。现在的人都是物质丰富,有房、有车,相当于花形很漂亮,枝叶很茂盛,但是没有味道,活得没有意义,对吧?有的人就是一味地追求味道,王朔讲的,“玩的就是心跳”,喜欢各种很危险的活动,包括世界各地所谓的吸毒人员,为什么吸毒?追求味道,不管是吸大麻、海洛因还是鸦片,他吸完了之后,自己心里和灵性的味道是很浓烈多彩的。
所以说,一味追求味道就会落到那样,一味追求物质丰富就会觉得没有味道,活得没有意义。这都是不能三位一体导致出来的。刚才李老师在车上谈到一件事情,说在中国只要是三十五岁以上的已婚妇女,大部分都有妇科病,只要是从事医疗的人都这种感受。为什么女人就这么多灾多难呢?就应该这样受罪生病吗?要找原因,过去的社会是这样吗?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一谈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好像几乎每一个女性都要面临,都要去挨那一段时间。我问一下,三十年前的中国人,在中国这个大地上有谁听说过更年期综合征?有谁看到过自己祖辈的女人在那个年龄段出现过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没有,或者是很少的。
但是现在几乎是每一个人都逃不过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背着斧头拿着戈去找人打架,打不着别人的时候,斧头就砍自己脑袋了,就是这样的。天天外面都是敌人,都是对手,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时候,那只有一个对手——就是自己,那就要把自己散发杀伐掉。在中国传统社会下,有什么时候全民对于有形有象看得这么重?只有现在。过去“我”是很虚化的,现在的“我”是非常非常顽固,根深蒂固的。
现在谈到饮食,饮食养身是什么?饮食是要养肉身的我,还要养气味,养灵性的我,同样,还要养心理的我。所以,中国的饮食文化有一个讲究是“色香味俱全”,要吃得开心,吃得高兴,在吃的过程中满足了心理的我,而所谓的营养成分又影响了肉身的我,里面还富含着一些现在的自然科学没有过分关注的营养,用来养灵性的我。我们中国是以种子为主要食物的,很多人都知道一粒种子即便生下来很饱满,储存得很好,你储存三年之后它的发芽率是很低的,不如当天的发芽率高。如果按现在分析,什么氨基酸等等,它损失的并没有多少,那为什么不发芽?所以我一直和朋友们说,尽量要吃应季新鲜的水果,因为它里面富含着所谓的生机和生气,那是养生。在中国不同的地域环境下,还出现了几大所谓的饮食流派,川菜、粤菜、鲁菜等等,为什么呢?不同文化导致的。川菜吃麻吃辣,为什么?因为四川是湿冷的地方,用麻来去湿,用辣来克寒,是和当地的环境配套的。你把这个麻辣的味道挪到广东的时候,让吃粤菜的人吃,他一口下去就说上火了。我们再看粤菜,平淡偏甜口,为什么?广东地区属于热带地区,经常是出汗的,阴液损失很多,所以要用甜口的东西来滋补它,都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简单的饮食养生。
、◎ 起居养生 :时空统一,以太阳节律为指征再一个是起居养生。起居养生就是所谓的一年四季要按照太阳的年节律和日节律作为指征来考虑。你看《黄帝内经》谈到的,春三月如何、夏三月如何、秋三月如何、冬三月如何,然后告诉你不同的时候要每天如何,就是年节律和日节律要同一时候考虑。到这里插一句话,中国过去有一个词叫“六合”,庄子说“六合之内可论可议,六合之外不论不议”。六合是什么?我看到好多近代人都解释为上下四方为六合,上下前后左右为六合,对吗?不对。太偏了。
上下四方只是六合的一部分,只是它的空间布局,叫六合的空间部,它还有一个时间部。在庄子的时间概念中,有一个大六合概念和小六合概念,他的小六合概念是 720 年,就是在上下和四方这个空间内,运行的 720年的时间阶段,这叫小六合,时空是统一的,不能分离的。大六合的概念是什么?大六合的概念上下四方没有变,变化在时间轴是养生。在中国不同的地域环境下,还出现了几大所谓的饮食流派,川菜、粤菜、鲁菜等等,为什么呢?不同文化导致的。
川菜吃麻吃辣,为什么?因为四川是湿冷的地方,用麻来去湿,用辣来克寒,是和当地的环境配套的。你把这个麻辣的味道挪到广东的时候,让吃粤菜的人吃,他一口下去就说上火了。我们再看粤菜,平淡偏甜口,为什么?广东地区属于热带地区,经常是出汗的,阴液损失很多,所以要用甜口的东西来滋补它,都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简单的饮食养生。
◎ 起居养生 :时空统一,以太阳节律为指征再一个是起居养生。起居养生就是所谓的一年四季要按照太阳的年节律和日节律作为指征来考虑。你看《黄帝内经》谈到的,春三月如何、夏三月如何、秋三月如何、冬三月如何,然后告诉你不同的时候要每天如何,就是年节律和日节律要同一时候考虑。到这里插一句话,中国过去有一个词叫“六合”,庄子说“六合之内可论可议,六合之外不论不议”。
六合是什么?我看到好多近代人都解释为上下四方为六合,上下前后左右为六合,对吗?不对。太偏了。上下四方只是六合的一部分,只是它的空间布局,叫六合的空间部,它还有一个时间部。在庄子的时间概念中,有一个大六合概念和小六合概念,他的小六合概念是 720 年,就是在上下和四方这个空间内,运行的 720年的时间阶段,这叫小六合,时空是统一的,不能分离的。
大六合的概念是什么?大六合的概念上下四方没有变,变化在时间轴上,庄子的大六合时间轴是 4560 年。在庄子的概念中做学问,最大是在 4560 年这个时间跨度下去考虑问题,超过就不要想了,不是没有,而是不宜考虑。这个 4560 年很有意思,现在所谓的阳历,就是我们通行的公历历法,还有我们汉后有代的三统历令,共同的周期都是 4560 年,都是以 4560年作为一个周期来看,这是一个大周期。我为什么谈到这个呢?就是我们刚才谈的年节律和日节律,是上下四方的空间状态。
时空要统一,所谓的起居养生就是年和日这两个太阳空间节律下的时间配合,以四季为尺度,以年和日两个空间节律为基准配合时间。◎ 男女养生 :房中术以房星为消息指征第四个是男女养生,也就是房中养生。现在一谈房中就是所谓的房中术,房中术是什么?房中术这个词来源很早,我们大家知道,全世界的古人真正盖房子、住房子里面是很晚的,最早的是钻山洞,在树枝上搭一个屋,所以“屋”和“房”的概念是不一样的。那这就很有意思,如果只是谈男女之事,为什么不说洞中术,为什么不能说屋中术,而偏偏说房中术?房子是很晚才出现的,“房”比“屋”这个词靠后。
古人只有屋和洞,没有房。我今天也就给大家一个谜底,实际上这房中术的“房”,讲的是二十八星宿里面东方星宿之一的房星。是因天穹上的房昴虚张四大坐标而来的。
为什么以房中术来涵盖呢?它讲的是所谓的男女的性生活,是以房星作为消息指征来进行的,所以你做这个活动究竟是养生还是害生就看这个指标,它是一个基准点,也可以说是一个消息数。就像刚才说的,起居是以太阳的年和日节律作为空
间来配合的,而房中术是以房星来指导的。当然,古房中术有怡情、种子、治病、长生四个层面。从这就可以说回来,刚才李老师谈的三十五岁以上已婚妇女都多病多灾,这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心性和社会的情况不同,会有很多心性的变化,很多追求的偏差,但是不管怎么说,古中医有一句话,“杂病者,饮食男女也”。什么意思呢?古人把病分成天行病,现在讲的传染病,再一个是地方病,像大骨节病等等地方性的、水土造成的病,除此之外就是杂病,按现在说就是内科杂病。杂病起因就是四个字,饮食、男女,饮食和男女之事导致的,古人早就说了。所以,为什么三十五岁以上的已婚妇女都有妇科病?饮食男女!。
这里的房中术,还有一个问题,所谓的男女交合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满足那一点快感吗?如果是对人身的我有特别执着认同的时候,那就是为了人身的快感,这就是害生的表现,养生的对面就是害生。实际上房中术说的是什么?是如何把人体的性的能量调平。不管男人女人,性是安身立命的一种根本的能量。
能量不能说好和坏,而是看你怎么用它。就像刚才所说的,心理的我你怎么指征它,怎么去调平它?通过性生活,你的性能量去滋养阳性吾的时候,就出现了大乐。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在敦煌里面有一篇赋就是《男女大乐赋》,谈的就是以璇玑万象为指针征,把性能量升华为养吾的时候就形成大乐。那大乐会出现什么?
没有身体,只是一种虚灵的状态,而是持续的时间是非常长的。人只有在那个状态下才能够得到原始能量,回来养自己的肉身、心理身和灵性身。而现在如果每一个人百分之百认同自己人身的时候,那叫肉身的刺激,你就把所谓的原始的性能量浪费了,把它变成了一种刺激,是一种消耗,是一种浪费。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性生活之后有一种空洞感,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恐惧感。大乐和恐惧是一事两面,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要谈房中术,《汉书·艺文志》里面是把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项并列的。
◎ 从睡眠淘来宝藏说到这,我们再补充一下,刚才谈到了起居,谈到起居就不能不谈睡觉。人为什么要睡觉?不睡行不行?现在的科学界公布的数据,人可以多少天不吃饭,多少天不喝水,好像是最短的人能够忍受的限度,不让人睡眠,人体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人为什么要睡眠?不睡眠行不行?有很多工作的朋友说,每天都要睡 8 个小时,人一辈子睡掉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很浪费,不睡行不行?很少有人去关注为什么睡眠,睡眠的意义是什么。睡眠并不是机械的休息,如果是真正的深度睡眠,它要进入特殊的阶段,然后去淘来宝藏。在佛道里面有一种说法,叫所谓的三十三重天,或者叫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人平时生活总要以所谓的欲界为主,人睡眠就是要回归到灵性,回归到色界,直到无色界。什么叫色界?色界就是能量和物质是不可分的,欲界就是能量和物质是分离的,而无色界能量和物质都不存在了,又都存在。如果你睡眠到了色界的时候,就达到了能量和物质的转换,你的食物等等都可以很好地转换,然后修补肉身的身体。
如果你的睡眠足够深,进入到无色界的时候,那你就回间来配合的,而房中术是以房星来指导的。当然,古房中术有怡情、种子、治病、长生四个层面。从这就可以说回来,刚才李老师谈的三十五岁以上已婚妇女都多病多灾,这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心性和社会的情况不同,会有很多心性的变化,很多追求的偏差,但是不管怎么说,古中医有一句话,“杂病者,饮食男女也”。
什么意思呢?古人把病分成天行病,现在讲的传染病,再一个是地方病,像大骨节病等等地方性的、水土造成的病,除此之外就是杂病,按现在说就是内科杂病。杂病起因就是四个字,饮食、男女,饮食和男女之事导致的,古人早就说了。所以,为什么三十五岁以上的已婚妇女都有妇科病?饮食男女!。这里的房中术,还有一个问题,所谓的男女交合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满足那一点快感吗?如果是对人身的我有特别执着认同的时候,那就是为了人身的快感,这就是害生的表现,养生的对面就是害生。
实际上房中术说的是什么?是如何把人体的性的能量调平。不管男人女人,性是安身立命的一种根本的能量。能量不能说好和坏,而是看你怎么用它。就像刚才所说的,心理的我你怎么指征它,怎么去调平它?通过性生活,你的性能量去滋养阳性吾的时候,就出现了大乐。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在敦煌里面有一篇赋就是《男女大乐赋》,谈的就是以璇玑万象为指针征,把性能量升华为养吾的时候就形成大乐。那大乐会出现什么?没有身体,只是一种虚灵的状态,而是持续的时间是非常长的。
人只有在那个状态下才能够得到原始能量,回来养自己的肉身、心理身和灵性身。而现在如果每一个人百分之百认同自己人身的时候,那叫肉身的刺激,你就把所谓的原始的性能量浪费了,把它变成了一种刺激,是一种消耗,是一种浪费。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性生活之后有一种空洞感,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恐惧感。大乐和恐惧是一事两面,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要谈房中术,《汉书·艺文志》里面是把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项并列的。◎ 从睡眠淘来宝藏说到这,我们再补充一下,刚才谈到了起居,谈到起居就不能不谈睡觉。
人为什么要睡觉?不睡行不行?现在的科学界公布的数据,人可以多少天不吃饭,多少天不喝水,好像是最短的人能够忍受的限度,不让人睡眠,人体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人为什么要睡眠?不睡眠行不行?有很多工作的朋友说,每天都要睡 8 个小时,人一辈子睡掉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很浪费,不睡行不行?很少有人去关注为什么睡眠,睡眠的意义是什么。睡眠并不是机械的休息,如果是真正的深度睡眠,它要进入特殊的阶段,然后去淘来宝藏。在佛道里面有一种说法,叫所谓的三十三重天,或者叫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人平时生活总要以所谓的欲界为主,人睡眠就是要回归到灵性,回归到色界,直到无色界。
什么叫色界?色界就是能量和物质是不可分的,欲界就是能量和物质是分离的,而无色界能量和物质都不存在了,又都存在。如果你睡眠到了色界的时候,就达到了能量和物质的转换,你的食物等等都可以很好地转换,然后修补肉身的身体。
如果你的睡眠足够深,进入到无色界的时候,那你就回归到了所谓的能量和物质的本原态,那就真正做到了无中生有。在无色界的所谓一粒米就可能会变成色界的很大的能量,也可以变成欲界非常庞大的物质。所以说,我们认为睡眠不是休息,而是回归本原,带回保障的能量。真正睡醒的时候,我们的心力很有能量。如果睡不好觉,首先是没有心力,其次才是没有体力。没有心力是很可怕的状态。
现在的人有很大比例是已经没有深度睡眠的了,也就是说没有办法进入到无色界里面获取很饱满的能量,所以经常会出现做事情没有精力、没有力气、没有心力的现象。
该休息了,大脑又胡思乱想,静不下来,这都是没有足够能量支撑的表现。这样又导致了恶性循环。◎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我们初步说了一下古中医养生的四大块,饮食、性情、起居和房中。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这四大项在《黄帝内经》里面,两句话八个字就把所有的原则都说了,这八个字叫什么呢?叫“法于阴阳,和于数术”。但可惜的是,现在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地把这八个字解释清楚。我曾经问过我的一些学生,问为什么用这个“和”字,而不是这个“合”?读过《黄帝内经》的人不会说他看不见,都会看到。那现在通行的解释是什么呢?叫“法于阴阳,符合数术”,如果是符合的时候应该是符合的“合”,但是原文是用这个“和”,这里有藏着东西吗?先说前面的“法于阴阳”,“法”是什么?我给举个例子,在司马迁《史记》里面谈到上古大医扁鹊的时候,用四个字来评价扁鹊,叫“守数精明”,这个“法”实际上就是司马迁的“守”,“法于阴阳”就是“守于阴阳”。什么叫“守于阴阳”?守于阴阳之间,非阴非阳,有了变化才有契机能转化,这是养生的技巧,就在守阴阳之间。
“和于数术”,数术是老祖宗以天文历法计算出来的各种周期的变化运行,“和于数术”,就是天地规则运行是这样的,它可以算得出来。我今天可以跟大家说,这个是“和于数术”,不是“合于数术”。过去喜欢诗词歌赋的就会有这个概念,某某人写了一首词或是一首诗,另外一个人再写一首和词。数术怎么组合符合天地,那是“和”。用数术计算出来所谓的日月星的各种节律,房中以房星为准,起居以太阳为准,然后在不同节律下去“和”,已经知道规则了,跟随去做,就叫“和于数术”。
这才是“法于阴阳,和于数术”的本意,也可以说这四个字才是古中医养生最基本的法则,其他都是一些具体的历法的运用。所以司马迁说扁鹊是“守数精明”,“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都很精明、都很通,就是“守数精明”,讲的是这个意思。而现代中医基本上把这两个字都丢掉了,没有“守”也没有“数”。现在靠什么?悟性。你能想到,你能用到,但你说不出来。
没有“守”和“数”,所以就出现了什么呢?名代世家都不能很难传承,有什么东西都传承不下来,别人学不会。如果有了“守”、有了“数”,只要说出来任何人都能学会。为什么都能学会呢?在古中医里面分成三部,天医、人医和水医。关于天医,现代很多人基本上了解不到了,举个不是太恰当的例子,像以前道门中所谓的传说中的,画符、念咒、作法来进行医疗的,那大部分是天医部 ;水医部就是用禁药,所谓用物禁镜、法禁镜(注 :此处不清楚,待确认)等一些东西做的所谓的三大法术,那是水医部;现在我们谈的,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就是过去古中医的人医部。
为什么叫人医?那是人人可学会的。天医部和水医部不是,必须是有天生资质才学的会。人医部是人人可学,但人人可学为什么不能流传?就是“守”和“术”都丢了,只有感悟。感悟真的没法传,谁也不能把自己的感悟传给另外一个人。所以历史上所谓的中医大家为什么都没有真正地一脉相传多少年,尤其是在世间传承都没有?也是这个原因。当然我们这里一直是属于隐传,很少在世间过多地说这个事情,只是以学术为主。今天讲得比较乱,因为是临时救场,讲得比较乱。谢谢大家!(整理校对 :采采 杨夷君 陈剑城)(注 :本文根据沈谦益老师 2018 年 01月 03 日在加拿大温哥华的讲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