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捷(美国北大医疗中心教授)
电邮 :1065780000@qq.com 微信公众号 :海外国医 微信号 :13910272918
招商发行热线 :(北美)778-987-3260、(欧洲)+31(0)20-6235060、(中国)13910272918
大量科学统计表明,80% 以上的肠胃不适与精神有关。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以及过度
的忧虑与压力,都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失调及消化功能紊乱。
实验数据表明,一个人在极度忧郁悲伤时,胃酸的分泌竟是正常时分泌的 10-40 倍。胃酸分泌过多形成肠胃溃疡病的概念,使得近几十年来中、外治疗肠胃溃疡病的药物不外乎各种制酸药物加上减轻胃痉孿的解痉药及止痛药物的组合,病患长期服用,可以得到暂时的缓解,却难以达到根治痊癒的目的。
近年来在国内外文献报导提出十二指肠中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高达 93%—97% ;胃溃疡的幽门菌检出率在 78% 以上,同时幽门螺旋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多伴有胃窦部炎症,因此清除及杀减幽门螺旋杆菌,对降低溃疡的发生与复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普遍使用抗菌素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可能在短时期内有所缓解,因抗生素不能久服,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有限,复发率极高。
由美国盛元鸿生物医药公司研发的“盛元鸿胃宝”,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并有活
血化瘀功能,能抑制变态反应和增强病变部位基底微循环,加快溃疡面新生组织生长。幽门螺旋杆菌除了直接侵入胃上皮细胞外,还通过变态反应导致感染部位炎症,或加重已有炎症病变的程度。“盛元鸿胃宝”能减轻炎症程度,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可迅速清除、杀灭幽门螺旋菌,并有效地控制嗜酸性螺旋菌生长的酸性温床生成,对溃疡的愈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盛元鸿胃宝”的散剂粉末对于肠胃溃疡面的附著力极强,在仿生学模拟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湿润的蠕动的环境中,药粉附著于肠胃壁溃疡处可长达 6 小时以上,同时可以促进肠胃溃疡基底内部小循环加快,使伤患部位加速生长愈合,使病患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临床证实,“盛元鸿胃宝”深度持续地清除幽门螺旋菌,可明显降低溃疡的复发率。
盛元鸿胃宝能健脾益气,舒肝理气,缓急止痛,能调节植物神经,改善消化蠕动和分泌
平衡功能,对肠胃的免疫功能有整体提升作用,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适应症 :胃酸过多症,胃及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症,浅表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胃窦炎。
服法 :每日服 3 次,每次服 3 粒胶囊,饭前 1 小时服用。返流性食道炎须将胶囊去除,
直接将药粉用水调和吞服。
美国盛元鸿生物医药公司(Bio-Balance USA)产品代理: 北美科发集团(KF Times Group Inc.)
加拿大温哥华地址: 1555 22nd St. West Vancouver B.C,Canada. V7V 4E1
手机: 13910272918(北京)、778-987-3260(温哥华,国内可市话直拨95040467667)
微信号: 13910272918 QQ: 1065780000 E-mail: 13910272918@qq.com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尅星——“盛元鸿五藤素”文 / 杨捷(美国北大医疗中心教授)
美国联邦卫生官员说,关节炎患者了解他们的病情并获有效治疗患者不到半数。
亚特兰大疾病防治中心的科学家们就 7 个州 15650 人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 有许多人根本不了解他们所患的是什么类型的关节疾病。疾病防治中心传染病学者赫米克说 :“如果你们不知道你所患的是什么类型的关节炎, 你就不会知道自己如何因应这种病。
关节炎的类型及其治疗方法不下 100 种。最常见的是会导致关节炎疼痛的骨关节炎和会引起胀痛变形及疼痛的类风湿关节炎。”
有许多人以为关节炎是一种老人病,无法医治,因不求医治疗而长期蒙受关节痛之苦。因为延误治疗,使病情不断加重,关节造成损伤变形,对治疗增加很多困难,也会使行动造成很大不便。
亚特兰大关节炎基金会的风湿病学家康恩说,不了解所患为何种类型关节炎,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就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言,研究结果显示,许多永久性关节损伤是在刚开始的两年发生,早日接受药物治疗是可以防治的,但必须对症下药才行。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凡构成关节的各种组织及相连的骨骼都可以发生病变,甚至可累及心、肺、血管等器官和组织。
本病的临床特点是关节疼痛, 晨间关节僵硬(晨僵现象),肌肉酸痛,关节的受累常从单一的小关节开始,以后再累及其他关节,亦可成对称性的多关节炎,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手足发冷等前驱症状,晚期可引起关节僵直、畸形或肌肉萎缩和功能严重受损。
在传统治疗中多采用解热镇痛剂,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使大脑皮质和知觉领域的感觉降低,阻断痛觉传导而达到缓和和减少疼痛的目的。对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多以注射青霉素预防和控制病情。
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用类固醇药物,消炎止痛。作为暂时缓解疼痛的治疗,对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没有太大的帮助和实质性的意义。长久以来,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案中,都缺少有效、无毒副作用的药物。类风湿患者多处在极度的痛苦之中。大多数病人都难以根本治愈,须长期依赖止痛药物维持。而类固醇药物与止痛
药连续使用一、二年以上,在肝脏、肾脏会产生不同程度永久性的损害,这是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
由美国盛元鸿生物医药公司出品的“盛元鸿五藤素”,是从大量药用植物中反复筛选出的无污染的道地药材,利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发明的方法,从一组精密调制的平衡复方的组合中,萃取高效活性成分,分离剔除有害的生物碱及其它杂质,使其对人体无伤害毒害作用,大大地提高了生物吸收率,并使平衡复方的组合发挥增效、减毒、拮抗的协同作用,达到一般单一草药成分所难以达到的高疗效!
这项技术融中、西生物药的优点,而无中、西药之弊端,是中草药和世界各种植物萃取工艺的一次成功的改革创新。
在中国医学理论中,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是产生痹症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病毒之外邪乘虚而入,留滞经络肌肉关节,气血闭阻不通,从而产生肢节酸麻、疼痛、屈伸不利。急性发作期,多有发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手足麻木等症状。
“盛元鸿五藤素”通过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增强肝、肾等器官的代谢功能,抗
风湿,促排毒,促进体内乳酸、尿酸及抗原体免疫复合物等毒素迅速排出体外。从现代药理学研究,具有消炎解毒镇痛,减少关节黏液渗出,改善微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和多种体液因子的功用,促使类风湿因子(RA Factor)转阴,从而增进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血液循环,保护细胞膜,改善营养状态,促进关节液吸收,使致病物质的堆积减少,以解除僵、痛症状,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
其中类风湿病人又不能按照一般袪风散寒除湿的方法解决问题,必须从肝肾着手,补血活血软坚,加强疗效,且本病免疫球蛋白测定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本病体液免疫机能紊乱,故采用具有明显免疫抑制作用的配方,并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多有贫血现象,服用“盛元鸿五藤素”后,患者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均
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因此血虚弱的顽痹、久痹甚为相宜。经临床观察,本方应用安全可靠,病患症状和体症消失或改善后,类风湿因子(RA Factor)转阴,指数恢复正常,其它各项化验指标也有好转。
盛元鸿五藤素系天然草药方萃取制剂,药性平和,无成瘾性,无毒副作用,并能从根本上使病痛得到改善。多年来,很多针灸中医师使用“盛元鸿五藤素”配合针灸治疗各型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症,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深获病患者好评。
适应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膝冷痛、肌肉酸痛等痛症。
服法 :日服 3 次,每次服 3 粒胶囊。
美国盛元鸿生物医药公司(Bio-Balance USA)产品代理:北美科发集团(KF Times Group Inc.)
加拿大温哥华地址:1555 22nd St. West Vancouver B.C,Canada. V7V 4E1
手机: 13910272918(北京)、778-987-3260(温哥华,国内可市话直拨95040467667)
微信号:13910272918
QQ:1065780000
E-mail:13910272918@qq.com针刺手法及学派传承的研究
吴琼 吴滨江 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
一、针刺手法学派的概述
(一)针刺手法的定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的针刺手法定义 : 用毫针激发起穴内经气,并调控经气(针感)的性质(热补 / 凉泻),驾驭经气传导方位(飞经走气)的技术叫针刺手法。
如何激发起穴内经气,驾驭经气传导方位(飞经走气),并调控经气(针感)的性质(热补 / 凉泻)的技术就是针刺手法,亦是针灸医生临床水平的标志。
古代中国医学家们发现人体生命现象 :人体具有自我调控(节)和自愈的功能系统即“经络系统”;现代中囯学者们研究和总结出经气在经络系统中循行的规律即循经感传的规律 ;并在循经感传规律性理论指导下,经历代研究创造出用毫针针刺进行调控经气的一整套手法(技)一亦即中医针灸毫针针刺手法也可称为针刺手法或
简称针法。
针刺手法是打开自我调控系统的金钥匙,可启动经气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针刺手法是中医针灸之精粹,是中医针灸区別与解剖针灸的重要不同之处,是提高针灸临床效疗的重要手段,是针灸中高、精、尖的技术,是属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的重要组成部份。
(二)手法派以本输根结,经气向心循行,双向性传导为理论基础,不仅要求腧穴得气,且可以行热补和凉泻手法 ;在远端循经取穴(肘膝以下),得气后要将经气通关过节达到“气至病所”,或同时做烧山火透天凉的手法。
(三)针刺手法的原理远端取穴激发经气与沿途召集义工 :如修房子时,当地只有十多人工作,需要十多天完工,用面包車在几十里范围内沿途召集义工运送至工地加盟工作,则可一或两天完功。针刺手法道理亦如此,循经远端取穴,收集四肢之未的经气,用手法将其送至病所“飞经走气”,在经气抵达病所的过程中,会激发
全身经气,而自动调解和平衡自身的阴阳即“气至而有效”,达到治病的目地。中医针灸治病取穴三大原则为 :局部取穴、远端取穴及取特定穴。远端循经取穴是中医针灸区别西医解剖针灸或神经针灸的显著特点之一 ;而远端循经取穴后用手法,激发和收集四肢之未的经气,主动将其送至病所即“气至而有效”,又是针灸医生临床水平的标志。
(四)传承针刺手法可提高临床疗效针刺手法并非要求对每种疾病和每次都要做,而是当用常规治疗不显效或无效的情况下,加用针刺手法而提高疗效 ;通过针刺手法的施实,收集四肢之未之经气,运至远端的病所如五官或脏腑 ;当气至病所后,机体会自动调节和平衡自身的阴阳而治病。主要可应用于 :(1)五官疾病 ;(2)脏腑疾病 ;(3)慢性久治不愈者 ;(4)疑难及急重病人。
二、针刺手法学派的特点
(一)理论:向心而行的井合流注《内经》中之经气循行有两个模式,一是按十二经由肺经开始至肝经为止的如环无端的循行,这是营血的循行 ;二是按本输根结理论由四肢末端向心而行,这是经气的循行。按十二经循行是讲营血的循行,我们把它叫肺肝流注,这是讲营血的生理功能 ;按本输根结的向心循行,我们把它叫井合流注,这是讲经气的循行 ;是指导针灸临床针刺手法的古典经络理论。
(二)经气循行的规律性 :循经感传规律经气循经感传的八个规律性 :(1)普遍性 ;(2)潜在性 ;(3)趋病性 ;(4)可激性 ;(5)可控性 ;(6)效应性 ;(7)循经性 ;(8)变异性。这是现代循经感传的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它能有效地解释针刺手法中的所有问题且能与古典经络理论完好的吻合。
(三)手技 :气至病所得气后要将经气送至病所(气至病所),必要时要做热补(烧
山火 / 全身)凉泻(透天凉 / 全身)的手法。
(四)取穴少 :多用特定穴原、郄、络、合穴常用,因肘膝以下用之方便 ;八会穴,
八脉交会等特定穴也用之。
(五)适应症 :应用于适应的病症用针
刺手法时,患者应患有其适应的病症 ;久用一般刺法而不显效或无效者,建议加用或改用手法 ;疑难病应加用手法。选择适应症非常重要,必须是寒症才能取出热来,必须有热像之症才能针后求凉。能否做成手法,所患之病非常重要,患病之人体质情况也是重要的,所以做手法前要试针,一看行针时患者能否配合,二看得气情况,得气不佳者不宜做手法。
三、针刺手法的具体操作
(一)单式手法
单式手法有:揣、抓、循、摄;摇、盘、捻、搓;进、退、提、插;刮、弹、飞、摩;动、推、
颤、驽 ;按、扪、捜、拨。这 24 式单式手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单式手法
从《内经》中的八法,到窦汉卿的十四法,到近代诸家的单式手法都是单摆浮搁,互
无关联的。张缙教授经过二十年的研究,把古代传承下来的单式手法进行了分组配
对,按韵归类,写成六句口诀,既便于对比,又便于记忆,在制定针刺手法规范时中国
国家标准予以采纳。
(二)复式手法
复式手法如方剂的配伍
A、烧山火 ;适应症一虚症、寒症。
B、透天凉 ;适应症一实症、热症。
C、飞经走气(过关通经)法 :浅而大摇 / 青龙摆尾 ;深而小摇 / 自虎摇头 ;适应症一经气至关节被阻涩。
四、针刺得气
(一)激发经气
手法施实第一要点是激发经气。当经气被激发,才能做飞经走气、热补凉泻的手法。如同汽車加满油后,才可驶向所要去的地方。而得气的关键是搓针取气,张缙教授总结创立“搓针”技朮,通过搓针技术使原来用粗针的取气技术过渡到现代的细毫,并制定了提之不出、插之不入、捻之不转、气满自摇的搓针标准。
(二)飞经走气
远端循经取穴时,是收集四肢之未的经气,运用飞经走气之法,过关通节,将经气运送到头面、脏腑,此法可调动全身经气治疗远端病患。
经气多产生双向性感传,可用押手即按法,闭其下气迫向上传 ;但感传多易被
关节处阻断,可视其穴位针刺的深度用飞经走气的手法 :即刺浅者用青龙摆尾,刺
深者用白虎摇头之法过关节。辅以循、摄、爪、切等手法。
(三)热补凉泻当病人虚证、寒证时需热补,在针刺后产生酸脹感的基础上,实施热补手法较易产生热感 ;如局部产生热称之谓“进火补”,通过飞经走气而全身热者,称谓“烧山火”。当病人实证、热证时需凉泻,在针刺后产生麻感的基础上,实
施凉泻如“飞法”,较易产生凉感 ;如局部产生凉称之谓“进水泻”;通过飞经走气而全身凉者,称谓“透天凉”。热补凉泻的核心是 :动、推之技法,是意和力的结合。
向內的趋势易产生热(补),此时刺入的针既可向內推进,也可原地不动,但意和力始终是向內而贯入针中,这就是《针灸大成》所言“推纳进搓向右而取”;而向外的趋势易产生凉(泻),此时刺入的针可向外动产生位移,也可不动,而贯入针中的意和力是向外,这就是《针灸大成》“动退空歇向左而取凉”。
五、针刺手法传承的特点
中医针灸是知识型与技术型相结合的学科,书本是知识的载体,导师 / 师傅是技术的载体,而针刺手法是知识与技术紧密结合的艺术典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针刺手法传承关键是手法技艺的传承,任何手法技艺首先要练基本功,在掌握理论和规律的情况下,由名师耳提面命、勤学苦练才能得之。
(一)基本功
1. 练丹田气 :站桩功、八段绵等一练丹田气,及提丹田气上肩、过肘、及腕、达指。2. 练指力 :用手纸卷练习——将横竖交叉共有 250 点的纸,卷在手纸卷上,分别练习 90 度、45 度及 15 度角进针,用0.5 寸、1 寸、1.5 寸、2 寸等不同长度和直径的针练习 ;针刺 250 点 / 卷纸 / 次,需扎2000-3000 针次,指力尚可练出。3. 练悬臂力 :用水中浮着的苹果练习——250 针 / 苹果 / 次,分别练习 90 度、45 度或 15 度进针,及用 0.5 寸、1 寸、1.5 寸、2 寸等不同长度和直径的针刺 ;每练完 500 针,要切去一半再练习,需扎 2000-3000 针(苹果可切到 1/4 或 1/8),悬臂力才可练成。4. 练巧力:熟能生巧,由初期拙力而训练出巧力。总之,练丹田气——练指力——练悬臂力——练巧力,是要达到提丹田气上肩——下肘——及腕——达指,要带力进针,力贯针中,针力同时进入穴中,针为“力”的载体,5. 练意 :先炼指感——通过针可以感觉到体内的经气变化,再练反馈——有敏锐的指感后,可通过分析而辨別针下经气变化,将针尖部与经气结合起来进行调整,形成反馈;以意领气而气至病所,针为“气”和“意”的载体。
(二)名师面授
技巧的捷径靠名师的指点,名师面授是师承者的捷径。虽然自己可以感悟技巧,但确需时间,看似简单的动作技巧,己包括几代传承人心血的技术结晶,或许是上百年的错误经验的总结。也许有天才,但对绝大多数学艺者来说智力应该差不多,仅靠自己感悟,要重蹈前辈们的覆辙 ;而名师的指点,节约学艺者许多时间,使艺术生命得以延长 ;名师出高徒是传统手艺(技)中的铁律!
六、针刺手法学派的传承历史上针刺手法发展有三个高峰 :
(一)第一个高峰两千多年前的《内经 》 时 期 是 第 一 个 高 峰。《 内 经 * 灵 枢 》是第一部针灸专著,己有 8 种手法。《内经》把针灸医生分为两个层次:即“上工”(高明的医生)和“粗工”(也叫“下工”);粗工是一般的针灸医生,“上工”是能用针在穴上激发“经气”,并能用针驾驭经气和掌控经气。驾驭经气和掌控经气就是指针刺手法而言。针刺手法学派在学术上有两大亮点 : 其一,是以徐疾理论为代表
的寒热不同手法 ;其二,是以针刺得气为代表的飞经走气和气至病·所手法。针刺手法在传承过程中是比较难的,这种高级的针刺技术,历来是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
书本上只讲其理论,不讲其具体方法。
所以在传承中经常断代。正史《后汉书 * 郭玉传》里记载了精于针刺手法的名师郭玉,历史上的名医淳于意、程高、长桑君、扁鹊、华佗皆精于针刺手法。此后历经晋、隋、唐、宋几个朝代,都没有入史的手法名师。
(二)第二个高峰针刺手法学派到元明两代(在距今 800-600 年左右)发展到鼎盛时期,有三位宗师和三部名著可以为其代表。其一,元窦汉卿及其《针经指南》;其二,明初泉石心及其《金针赋》;其三,明末杨继洲及其《针灸大成》。如果尊窦汉卿为针刺手法学派之至圣先师,则应尊泉石心与杨继洲为亚圣。此后清朝及民国年间又像晋、唐一样,针刺手法的传承进入低潮。
(三)第三个高峰上世纪 50 年代,针灸手法又重新得到了发展,并涌现出一批针刺手法名家。针灸界流传有“东陆南文西郑北张”四大针刺名家的赞语,东方上海有陆瘦燕,南方广州有文介峰,西方山西有郑魁山,北方黑龙江有张缙 ;北京还有早年的郑毓琳和近期的李志明,以及山东的焦勉斋、浙江的楼百层、云南的管正斋;在他们的带动下,经过五十年的努力,把针刺手法推向历史上的第三个高峰。现除张缙教授仍健在外,其他前辈们均已仙逝,传授针刺手法的历史重任就落在张缙教授肩上。
张缙教授以五十年之功力在针刺手法中研究了八个专题,它们是 :针感的研究,进针法的研究,针刺得气的研究,针刺补泻的研究,二十四式单式手法的研究,烧山火透天凉及飞经走气、气至病所等复式手法的研究,指导针刺手法之经络理论即循经感传理论的研究和针刺手法基本功训练的研究。这些研究几乎涵盖了针刺手法的全部学术内容。这八项研究是他及其领导的团队集体的奉献,2008 年中国为针刺手法制定了国家标准,张缙教授是其主要起草人 ;將针刺手法操作规范定为国家标准,并向 ISO( 世界标准组织)推茬,使之
将来成为“世界标准”。
张缙教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四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传承的重点就是针刺手法,是当代针刺手法学派的领军者。张缙教授对针刺手法的研究长达 50 年之久,针刺手法是一门“往圣的绝学”;真正能掌握这门绝技、理论研究的精深、以针取凉取热驭经气技法的娴熟国内外均无出其右
者。张缙教授是中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即国家标准毫针基本刺法和毫针针刺手法两个项目的第一起草人。研究张缙教授的针刺手法是针灸界公认最重要的传承方向。
七、学派形成和传承的几大要素:源流、人物、理论、技术、门生(亲传弟子)针刺手法学派源起两千年的《内经》时代,奠定了手法基础,是第一个高峰 ;成熟于明朝 600 年前的《针灸大成》时期,代表人物有元代的窦汉卿﹑明初的泉石心及明未的杨继洲,经窦氏后几百年的锤练,单式和复式手法己成形,是针刺手法的第二个高峰 ;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以“东陆南文西郑北张”为代表的一批针刺手法名家的努力,将针刺手法推到历史上第三个高峰,制定了针刺手法国家标准,并向 ISO《世界标准组织》推荐,使之将来成为世界标准。
在诸多针灸手法名家相继谢世后,张缙教授依然率领针刺手法学派进行契而不舍的研究,他以五十年之功力在针刺手法中研究了八个专题 :针感的研究,进针法的研究,针刺得气的研究,针刺补泻的研究,二十四式单式手法的研究,烧山火透天凉及飞经走气气至病所等复式手法的研究,指导针刺手法之经络理论即循经感传
理论的研究和针刺手法基本功训练的研究。
这些研究几乎涵盖了针刺手法的全部学术内容。这八项研究是他和他领导的团队集体的奉献,最后导致由他们起草中国国家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之毫针基本刺法和毫
针基本手法规范。以张缙教授为代表和领导的科研团队形成了一个有力的针刺手法学派。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为落实“国际中医药服务”的目标,启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国际传承”项目。秘书处于 2014 年 3 月 5 日,向下属的各会员团体发出“国际中医针灸传承班(针刺手法项目)全球招生”的通知 :“国际传承班”率先选取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
授的针刺手法为主要传承内容,由张缙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组成的导师组指导传承工作。
国际中医针灸传承班(针刺手法项目),旨在以“师带徒”模式继承和传扬中医针灸大师的优秀经验,它可类比为世界针灸界的“黄埔”首期,以选拔培养各国中医针灸的领军人才,对本世纪中下叶“中医针灸”在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毕业后的学生将授予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亲传弟子出师证书,成为“亲传出师弟子”,肩负着将“中医针灸”在海外世代薪火相传的重任。国际中医针灸传承班(针刺手法项目)目前已经举办了三期,2018年“国际中医针灸传承班”将于 6 月 11-15日 在 中 国 举 行, 有 兴 趣 者 可 电 邮 :info@octcm.com 或 academic@wfas.org.cn。
针刺手法学派渊源流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国际传承,将使中医针灸在世界各地世代薪火相传,这门学术必将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针刺手法学派也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电邮 :1065780000@qq.com 微信公众号 :海外国医 微信号 :1391027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