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争论,揭开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朗博
近日,有关字词拼音的话题火了。
这个话题上了热搜,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争论。
原来我们早已习惯的一些字词读音,竟然是错误的!
难怪很多网友感慨:“怕是上了个假学”。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论
引起这场争论的是一篇题为《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
文章说,我们以往读这三句古诗时,是这样的发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骑(jì)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但正确读音应该是:衰读shuāi,斜读xié,骑读qí。
现在,要把习惯的错误拼音改回去。
此外,还有很多拼音我们也“读错”了。
例如,原读音确凿(què zuò),后因从俗改为确凿(záo)。
荨(qián)麻疹错读为荨(xún)麻疹。
呆板(ái bǎn)应读为dāi bǎn。
铁骑(tiě jì)改为tiě qí,但其实tiě jì才是古代发音。
说服的正确读音“shuō fú” ,而不是“shuì fú”。
此外,“被读错”的字词读音还有很多……
我们小时候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变成了“错误读音”,网友能不懵了吗?
要不要把我们习惯的读音改过来,网友的看法也分成了两派,展开激烈的争论。
反对改过来的人认为:统一规范语音,对于教学普及,有着重要作用。
不然,以后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支持改过来的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伤害。
不过这场激烈的争论,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
因为《咬文嚼字》主编黄安表示,这些字的读音来自于国家语委2016年的《征求意见稿》。
至今尚未发布,即便发布,也不应该和原稿一样,没有必要担心。
原来是虚惊一场!
可是,这并没有解决我们心中的困惑,到底是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呢,还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来?
要想明白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字词读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语音变化就是各地方言争老大
读音的变化,就是普通话与方言的矛盾。
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但还会遇到什么问题?
当然,就是方言问题。
想象一下,当时秦的朝廷里面有来自各国的大臣,大家都操着南腔北调,谁也听不懂谁的呀,怎么讨论国家大事?
于是,就要选择一种方言,当成官话,这就是普通话。
如果你是秦始皇,会选择哪一种方言当做官话呢?
毫无疑问,就是选择自己的家乡话。
所以,秦朝的官话一定是带有浓厚陕西关中方言的“普通话”。
刘邦推翻秦朝以后,还能让官话带有秦朝的口音?
于是,汉代的官语就改成“洛语”,那时的普通话就是“洛阳话”。
还好,南宋之前,中国政治中心大多都在洛阳与长安一带,所以,洛阳话一直是官方的普通话。
古代洛阳, 九朝帝都
从元朝开始,经历明、清两代,到现在,首都大多建在了北京,当然北京方言就成为了普通话。
笼统而言,现在汉字语音的变化,就是洛阳的方言转变为北京方言的历史痕迹。
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一句的“斜”,在唐诗宋词中都读xiá,是洛阳话。
元朝建都北京,北京方言成了普通话。
“斜”的发音发生了变化。
关汉卿的元曲《南吕·四块玉》中,“凭栏拂袖杨花雪,溪又斜”的“斜”,读作xié。
元曲作为戏曲开端,是为社会底层表演吟唱的,相当于那时的流行歌曲,更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山西,元代的戏台,当时人们在此演戏和听戏
所以,“斜”从元朝到今天,就一直读xié。
明代陈第《毛诗古音考序》中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所以,字词的不同读音,就是不同朝代普通话的变迁。
哪个地方成统治中心,哪个地方的发音就是社会主流,成为普通话。
而其他地方的话,就成了方言。
了解了语音的历史,你觉得“斜”到底应该读什么?
不要太为难孩子了
看到这里,北京人一定会赞同“斜”读xié。
但河南人更想把“斜”读成xiá。
这样争论下去,各地方网友怎能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再者,“斜”在先秦的《诗经》中里面读sia。(这发音好复杂呀)
要是完全按中国古人的发音,要骂娘的就是中国亿万学生了。
这一下,语文的学习量又不知道增加多少倍。
如果在考试中,回答“斜”发什么音,难道要把三个答案都写上?
即便你把古诗中“斜”读对了,但是那么多读音改变的字,怎么办?
按照唐宋的发音,又有谁能听得懂?
不信听听宋朝人的发音: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古汉语读音
中国三千年文化太博大了,学之不尽。
例如,“叶公好龙”的“叶”的读音,和这个成语的意思早就发生了改变。
“叶”读“shè”,“好龙”其实指的他喜欢修水利,即“水龙”。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这样抠下去,叫孩子还怎么学习应用语文呢?
其实,语音的最大功能是交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们打破以往地域的局限,为了方便交流,就要推广约定俗成的普通话。
这才是语音最基本实用的功能。
对于大多人来讲,把现在的字音全部搞清楚就已经很不错了。
广东人是从哪里来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方言,更不能不重视各地语音,及其演变过程。
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还是这个“斜”字,在现在广东梅县、深圳安宝、台湾四县腔等方言中发sia的音。
天呀,这竟然与先秦《诗经》中的发音一模一样。
现在东南地方的发音,为什么与两千年前中原大地的发音相同?
在古代,中原大地上生活着的真正的汉族人,为了躲避战乱,逃难到东南沿海这些地方,至今一直保留两千年前的发音。
这些古代中原人因为客居东南他乡,故名“客家人”。
客家话,很有可能就是两千年多年前孔子时代的普通话。
我们研究各地方的方言,就能发现中华民族各个姓氏家族迁徙的道路。
顺便很遗憾地告诉河南人,现在的河南话,已经不是千年前的普通话“洛语”了。
经过南宋和明朝的战乱,大量人口迁移,口音早就发生了改变。
也许,东南沿海的某个地方的方言,才是一千年前标准的河南话。
中国,是世界上三千年唯一文字没有中断的国家。
借助文字,研究语音的变迁,就可以完整推演出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史。
自豪吧?这是我们文化的优势。
所以,重视和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
强森原来是中国人的后代
再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美国的影星道恩·强森是波利尼西亚人。
现在南太平的群岛,包括我们熟悉夏威夷、新西兰等地,这些群岛土著都是波利尼西亚人。
2010年,一些波利尼西亚人来到中国福州寻根,认为他们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
这并不是毫无依据的,其中重要的依据之一,就是这些南岛语系的音素与福建古老的方言相同。
远隔千里,环境封闭的波利尼西亚,为什么有些发音竟然与福建的一样?
这当然不是巧合。
每一种语言,也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录,一旦消失,全部湮灭。
保护方言和抢救濒危语言,就是保护多样性的民族文化,这样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可是,随着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互联网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正加速着语言的消亡,现在语种的多样性已经遭到破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言到2050年,90%的人类语言将从地球上消失。
这正是现代文明社会所面对的文化难题。
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同样,我们中国现在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们既要适应人们交流的需要,推进普通话的推广,但又要保护各地方方言。
对于普通人来说,学好普通话,有利于中国的各地方沟通、交流与合作。
对于语言专业的人来说,现在保护方言,也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这次有关字词拼音改变的争论,也正是普通话与方言所存在的矛盾。
可是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