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正是在一场场目送中完成着自身的更替流转。但对母亲的感恩,并不应随着目送的终点而消失。
编辑:华妹
全文2281字,读完大约3分钟
如果起源于古希腊的母亲节不曾传入中国,你会以何种形式为母亲祝福?
如果没有康乃馨,没有贺卡,没有手工点心,你对她的爱将如何承载?
如果母亲与你相距万里,甚至阴阳两隔,你对她的爱又该怎样表达?
他们告诉你,最深沉的爱其实是这样——
民国时期,最有名的姐妹组合是“宋氏三姐妹”。
老大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老二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老三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
三姐妹在20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而这一切与他们的母亲倪桂珍的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倪桂珍是一个“严格的、品德好的、自奉俭朴而又不屈不挠的模范妻子”,她对子女采取斯巴达式的训练,要求她们成为“有文化、靠自己,做有用、有德的人”。
三个女儿对母亲的回报就是珍视和学习母亲的优秀品格。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倪桂珍与宋氏三姐妹
宋霭龄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她在美国留学时,一位教授曾夸她长成了“漂亮的美国公民”,她听后极为生气,大声反驳道:“我不是美国公民,而是一位中国公民,并且我为自己是中国公民而感到骄傲。”
在动荡战乱的年代,宋庆龄以巾帼之躯,毅然挑起革命重担,将孙中山“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志扛过50多个春秋。
宋美龄历经“开国、靖难、剿共、抗战、戡乱”等一个多世纪的风雨,见证了中华民国一个时代的荣辱磨折,为国之安危奔波求告。
宋氏三姐妹,作为民国史上的传奇,她们未辜负母亲的期许。
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这个女人,往往是母亲。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废除奴隶制,维护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在很多美国人的心中,他的地位甚至超过华盛顿。
这样一位伟人的背后,有两位伟大的女人,一位是他的生母,另一位是继母。
林肯故居里的蜡像
林肯幼时家境贫寒。
当他的父亲反对孩子受教育时,性格怯懦的生母南希却非常坚决地将儿子送进了学校。
林肯有一次问:“妈,什么是解放?”
南希说:“解放,就是自由,就是属于自己而不像奴隶一样属于别人。这是每个人应当有的权利,不管是什么肤色,这一点一定不要忘了。”
正是这样的一句话,在林肯的内心播下了一粒自由平等的种子。
但南希很早就去世了,一年后他有了新的母亲——萨利•布什。
萨利尽可能地让林肯多读书,在他生日的时候将姐夫送给她的《英语缀字课本》给了林肯。林肯非常感动,当晚就读了一遍又一遍。
毕竟,书对于一个贫穷的少年来说,是渴望而奢侈的东西。
在林肯以后遇到的种种困境中,继母都给了他极大的支持。
所以,当林肯历尽磨难,始终顽强不屈地坚持,甚至为解放黑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时,他的母亲会自豪吧!
林肯曾说:“我的一切,都源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你指的是哪一个母亲?”
他笑笑说:“两个。”
英国一个首相说:“主宰国家命运的,不是在台面上的政治人物,而是摇篮旁边的那双手。”
在沧海横流的20世纪,中国出了两位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和胡适。
由于政治等复杂因素,鲁迅名满天下,而后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未能有应得的名誉。
在走过疯狂的年代后,我们也开始“重新发现胡适”,得见伟人巨擘的熠熠光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位传统的旧社会妇女,她在儿子三岁多的时候便做了寡妇。
冯顺弟
她是慈母加严父。在胡适害翳病时会用舌头舔他的病眼,在儿子做错事时,会关起门来教训。
每天天刚亮,母亲便将胡适喊醒,让他反思昨日做错的事,说错的话,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身在复杂的大家庭中,冯顺弟“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胡适的几个嫂子气量小,常吵闹,她便事事容忍留心,但当不务正业的五叔说她受了别人的好处时,她就会当面质问,直到五叔认错才罢休。
在胡适上学时,冯顺弟省吃俭用,给教书先生的钱总是比别人的多很多倍,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此种种,皆深刻地影响了胡适的一生。
年轻时的胡适
他待人非常和蔼。某日有客来访,胡适看到名片后对他的动机和人品非常不满,但他还是决定接待,并与客人谈笑,这正是“对人怀疑要留余步,尽量不给人看一张生气的脸”,他待年轻人亦如此。
当鲁迅和胡适由于思想不同分道扬镳后,鲁迅便展开笔战,不断地挖苦讽刺甚至攻击胡适。而胡适的态度是一概不理不辩。
在鲁迅去世后,苏雪林写信要取缔“鲁迅宗教”,胡适却维护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这便是胡适先生的雅量和可敬之处。
无论是他力倡白话,举起新文化运动大旗的赫赫功绩,还是一生坚持“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对人对物的包容持平,都离不开母亲对他的教诲。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的确学得了好脾气,成为宽恕体谅的人,单从这一点看,他未曾“跌老子的股”。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生命正是在这一场场目送中完成着自身的更替流转。
对母亲的感恩,并不应随着目送的终点而消失。
因为它的意义不只是母亲健在时的膝前承欢,更是对伟大品格的薪火相传,它不是择众性的短暂仪式,而是全民式的精神朝拜。
今天是母亲节,祝全天下的妈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