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100周年: 今天的俄罗斯人, 如何看待这段历史?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  日期:2017-11-06 22:02:28  点击:6721  属于:史海钩沉

华哥说

 

明天(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日。十月革命是影响20世纪的全球性重大事件之一。然而俄罗斯政府却出于种种考虑,决定不举行官方纪念活动。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期谈到十月革命时,依然持否定革命的态度,认为选择“进化之路”才是发展之道。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何岸

全文3338字,读完大约5分钟

法国24小时电视台在十月革命百年纪念日前夕,前往俄罗斯采访了几位生活因十月革命而改变的人们。他们有革命者的后代,有白军的后人,也有至今还在街头试图重新唤醒人们“共产主义理想”的年轻人……

100年过去了,十月革命的影响也持续了整整100年。在时代滚滚巨流中,俄罗斯人的命运被裹挟,或者主动经受了巨变。跟随法国记者的镜头,走进这些受历史进程影响的俄罗斯人,看看他们的过去与现在,或许通过冷静的镜头,能够用更平静的心态去回顾这段历史,找到某种答案。

这里是圣彼得堡。这座城市有过很多个名字,十月革命时叫“彼得格勒”,当时是俄国的首都;苏联时期改名为“列宁格勒”;苏联解体后又改名为“圣彼得堡”。

1917年1月,彼得格勒的街头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和总罢工。

流血冲突不断加剧,暴动的士兵和工人联合起来,成立了最早的“苏维埃”。

3月,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夺取了政权。

俄国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虽然苏联已经不复存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依然存在,与十月革命有关的遗址、纪念碑、雕像还依然保留着。

列宁的遗体依然存放在莫斯科市中心,供人民瞻仰。一些人希望将他安葬。但是,俄罗斯政府不想跟俄罗斯共产党为敌,因为俄共在俄国内依然是一支很大的政治力量。

除了莫斯科红场上的列宁墓之外,克里姆林宫的宫墙旁边有一排革命烈士墓,安葬着数十位布尔什维克英雄。

· 01 ·

革命后代

这位妇女名叫勒妮·阿尔曼德,是一名作家兼纪录片撰稿人。她是伊涅萨·阿尔曼德的侄孙女。

大家对伊涅萨·阿尔曼德可能不太熟悉。她是第一位被安葬在红场上的布尔什维克女性。

革命时期,伊涅萨·阿尔曼德是布尔什维克克的秘密情报员。她曾经两次入狱,后来还因被发现向工厂工人散发传单而被迫流亡。

伊涅萨出生在一个家境优渥的资产阶级家庭里。伊涅萨有5个孩子,但却为了列宁而放弃了他们。

她为列宁翻译文稿,常常被派去执行危险的任务。

她与列宁互通信件数千份,书信揭示了他俩之间的亲密关系。作为列宁身边的亲信,伊涅萨往往否认他俩之间的关系。他俩最终还是决定结束这段关系。不过,据伊涅萨·阿尔曼德的侄孙女透露,伊涅萨一生的挚爱就是列宁。

勒妮·阿尔曼德认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并非因为激进分子夺取了政权,而是因为得到了多数群众的支持。这些占多数的群众一生都在庆祝十月革命。

勒妮家过去经营着几座纺织厂,现在那里还有一座小博物馆,纪念那些在十月革命中失去一切的资本家。虽然勒妮家失去了纺织厂,但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件好事,给他们个人带来了机会。如果没有十月革命,他们只能一直从事纺织业,而十月革命促使他们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电影导演等等,把资产阶级实业家转变为苏联知识分子。

· 02 ·

白军后代

十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在英国、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下,向红军发起进攻,俄国内战爆发。内战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最终红军打败了白军。1921年,15万白军人员乘坐120艘船经塞瓦斯托波尔逃离俄罗斯,流亡海外。直到苏联解体后,他们的子孙才被允许返回俄罗斯。

来到教堂参加弥撒的这名男子名叫乔治·奥索根,他的家人曾经是白军移民大潮中的一员。他的曾祖父当过图拉州州长,曾外祖父在革命前是莫斯科市市长。他妻子的祖父曾经是一名白军军官。

他来到这家教堂参加弥撒,纪念在十月革命后内战期间阵亡的白军人员。

教堂内还举办了白军纪念展,讲述那段历史。十月革命后的混乱岁月里,共有250万人逃离俄罗斯。所有白军人员,从到宗教领袖、知识分子到贵族、将军,都被定性为红色革命的敌人。

乔治的祖父是沙皇帝国军队中的一名军官,后来被布尔什维克党的秘密警察逮捕,被判处10年徒刑,关在苏联最早的古拉格营中。

1929年,他在那里被枪杀。2年后,乔治的祖母离开苏联,前往法国。所以,乔治于1963年出生在法国。

乔治是法国国籍,苏联解体后,他决定回俄罗斯定居,至今已在俄罗斯生活12年。不过,每年复活节,乔治都会回到他位于巴黎郊区的法国老家。

他家的花园里坐落着法国最老的东正教小教堂。这座教堂是首批移民法国的俄罗斯人建造的。首次宗教仪式于1924年复活节在这里举行。过去53年,乔治的父亲一直管理着这座教堂。巴黎的俄罗斯人都知道,每个复活节,他家都会在这里举行弥撒。

到这里来的每个人,都与那场白军移民潮有关。

苏联时期,在苏联政府的命令下,法国东正教会与莫斯科断绝了联系。苏联解体后,国外的东正教会又被重新吸纳到莫斯科的宗教管辖范围内。事实上,这位主教来自克里姆林宫出资在巴黎市中心建立的俄罗斯大教堂。

· 03 ·

历史教师

这是叶卡捷琳堡的一所中学。

在这堂历史课上,历史教师奥尔加·乌科洛娃请学生们谈谈对十月革命的看法。这一章的题目为:“第3章,从俄罗斯帝国到苏联——伟大的俄国革命:历史道路的选择”。

在苏联时期,学生从历史课上学到,十月革命是一个单独事件,跟二月革命没有关系。苏联解体后,俄政府重新编写了历史教科书。现在的学生学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同一场革命的两个环节。

如今,俄罗斯学生对十月革命的看法大多是负面的。一名学生分析道:“我认为,这场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一步,我们只有经历了共产主义才能知道,资本主义是更好的制度,效率更高,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更可靠的方法。”

另一名学生分析道:“十月革命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因为死了太多的人,牺牲太大,导致了经济危机,成为世界大战的诱因,带来了全球性的后果。在全球化和恐怖主义威胁的背景下,如果那场革命发生在现在,情况会更遭,会比100年前带来更大的灾难。”

俄罗斯这个民族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奥尔加·乌科洛娃解释道,苏联解体后,苏联经验在俄罗斯被彻底否定。十月革命被说成“政变”,不再是“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非法夺取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非法夺取政权”,而且“没有群众基础”。布尔什维克党变成了“坏人”。而之前的俄罗斯帝国变得“伟大”,推翻俄罗斯帝国的所有人都变成了“恶人”,而与帝国有关的一切都是好的。

在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帝国往事又受到尊崇。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叶卡捷琳堡2000年建造的这座教堂里。过去,伊帕季耶夫别墅就建在这里,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就是在这里被布尔什维克处决的。

后来,俄罗斯东正教会将这位沙皇、皇后和他们的五个孩子封为圣徒,过去的君主成为基督教烈士。

然而,这种做法却经不起历史的推敲。奥尔加·乌科洛娃提出质疑,因为在1917年2月,大部分神职人员都与沙皇保持距离,他们支持临时政府,没有为保留君主做出任何努力。现在教会把他们封为圣徒,是篡改历史。

· 04 ·

俄共党员

今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俄罗斯共产党在圣彼得堡举行游行,反对将列宁墓从红场迁走。

这位妇女名叫伊琳娜·伊万诺娃,圣彼得堡市议会的共产党议员。她过去是一家公司的老板,2000年左右从商界转战政界。她为退伍老兵和退休人员谋福利,努力吸引年轻人加入到共产主义事业中来。

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列宁的使命是,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组织形式,一个崇尚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他成功了。如今,我们的目标依然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青年共产党员也在游行活动中发言,批评俄罗斯从“核大国”沦为“靠卖自然资源为生的国家”。

今年是十月革命爆发100周年,只有俄罗斯共产党才在俄罗斯各大城市组织大规模纪念活动。伊琳娜·伊万诺娃认为,俄罗斯政府保持沉默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当前面临着许多政治和经济问题,政府担心民众可能会受到革命鼓舞,起来反抗,又没法完全禁止纪念十月革命。

当今的俄罗斯领导层认为,十月革命的影响力是负面的。2004年,普京下令十月革命纪念日不再是全国性假日。今年,俄罗斯成立了一个十月革命百年纪念委员会,俄罗斯文化部副部长弗拉季米尔·阿里斯塔哈夫是其中唯一的一名政府官员,其他成员大多是历史学家、博物馆馆长和媒体人士。除了俄共之外,其他政党都与十月革命保持距离。官方不会举行全国性的纪念活动,俄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十分低调。

现在,在俄罗斯,许多人更愿意将十月革命视为历史上的一次意外事件。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