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消费者,商家的竞争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无论社交软件的大会战走向如何,至少在微信之外,我们又多了三种选择。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木蹊
新闻背后,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如果问万达集团 “广告代言人”是谁,毫无疑问,答案是王思聪,他在每一条公开吐槽,不仅能带动千万流量,顺便还能“杀人诛心”。
前日,有三款社交产品在一天发布,他们分别是张一鸣的“多闪”、王欣的“马桶MT”以及罗永浩的“聊天宝”,此举被网友戏谑称:“抱团挑战微信。”
但王思聪却在朋友圈评论: “3个产品都是垃圾,没有机会。”
01
为什么没有机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纵观人类所有的历史,每当新鲜事物出现的时候,都会出现反对的声音,改革也好、新工具的发明也好、穿衣打扮的新风尚也好,无不如此。就连当年推动工业革命的“珍妮纺纱机”,也长期被人们所唾弃。
同时,喜欢宣布新事物的“死刑”和“上位”,也是理论家们,或者是靠自己“话语权”吃饭的“热点人物”的热爱所在。
这三款软件为什么不能成功?知乎、虎扑、微博、微信的各路神仙们……早已展开抽丝剥茧,挖墓掘坟,层层递进的分析。
比如快播的创始人的“马桶MT”,光听名称,就已经十分尴尬,可以说是比下水道更难听的贴切,而且还完全具备王欣快播的暗基因。
反过来看,当年的快播死得并不冤枉,互联网不是“法外空间”,老板王欣确实内心也是这种暗模式基因……而且最大的匿名属性,可以说是谣言、八卦、色情的绝对温床(尤其他的付费打听消息模式简直是魔鬼),也最容易会步“快播”的后尘,沦落为第二个“陌陌”。
还有“多闪”,因为今日头条做得好,“多闪”可以通过公司自身的流量获取有一部分市场,不过他的“阅后即焚”模式,也并不是现在才有,欧美早就有了先例。但它的问题也是和“马桶MT”会面临同样的状况——极度可能滋生谣言、八卦、色情。
最后,也是最好笑的,大概就是从“子弹短信”到“聊天宝”的罗永浩了,凭内容的截图来看,和微信相差无几,可能多了点功能和隐私保护吧,不过那个logo也是确实是醉了,难道锤子公司穷得连设计师的工钱都发不起了吗?
把这些产品的缺点都缕一遍,顿时就会发现,王思聪的“垃圾论”确实有那么点道理,将这些产品和微信比较,多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但这就足以判他们死刑了吗?
02
市场的考验
先来看logo最low的聊天宝吧,“聊天宝”主打的是社交通信功能,目前有聊天、熟人圈、新闻、好东西、领钱等类目。
它的前身是子弹短信,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通过聊天、购物、游戏或完成任务赚取金币,随后可以通过金币按一定比例转换为现金。
在1月17日夜间,据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榜单显示,聊天宝出乎“理论之外”地做到了力压微信、QQ等热门APP,在App Store社交榜正式登顶,成为排名第一的社交应用。
“马桶MT”呢?目前,马桶 MT 还未在 App Store 上架。但从 1 月 14 日的晚间起,就有不少用户从其官网获得企业版下载链接以尝鲜。
不过马桶 MT 的服务器大概是没做好准备,许多收不到验证码、加载缓慢、闪退等状况频发,我们猜测,原因是用户的热情已经大大的超过了服务器的承载量。
与此同时,王欣的微博也非常地热闹,他早为产品造势做足了功夫。同时也不忘在微信老大哥面前谦虚一把:“微信比你想象的更强大,所以熟人社交不要碰,但匿名熟人社交可以。”
作为熟人或实名社交的补充,匿名社交并不算伪需求,“陌陌”当年火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不得不承认,不少人都有一些“灰色需求”,但如何在监管与保护用户积极性之间做好平衡,显然是匿名社交需要探索的道路。
就连王欣自己说,“我自己对此是深有感觉的,做任何一款产品,都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底线。如果(违反)的话,大家知道结果怎么样了。”
这句话,既是自嘲,也是担忧。
至于多闪,实际上对抖音是私信功能升级和独立,他主打“社交+熟人社交”,通过“随拍”视频的形态,实现熟人之间的交流。
它提供的72小时后视频仅自己可见、不提供公开的点赞、评论按钮等功能,淡化了传统App的“社交”属性,从而强化了自身“表达”的属性,当用户在展示“真实的自我”时,不必过于瞻前顾后,压力也没有发朋友圈那么大。
领导、公婆、对象、小三……我秀我的,管他呢。
的确,5G的发展会让视频社交成为将来的热点,相较于文字,人们更热衷于以图片和视频为主的社交方式,尤其是对00后们而言,“呆板”的微信不一定能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但对于微信而言,多闪仍然是个弟弟,在自己未形成足够庞大的用户规模之前,用户打开多闪,看到的很可能是空洞的消息列表和好友名单,毕竟,微信仍是主流而且正式录制的视频的制作成本过大,应用场景和人群不够多,黑灯瞎火里,能聊什么呢?
总之,在微信这个“巨龙”面前,其实无论是哪种产品,无论是何种模式,既要具备自身的“优质”、“吸粉”基因,又要“缓缓涂之”,毕竟,当年的微信能赶上“QQ”,也绝非旦夕之功。
03
寻找新的巨头
有人说:“世道变坏,从颠覆微信开始。”
是的,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的确是互联网时代,最具匠心的人物之一。
数据显示,微信的日登陆量在2018年8月份的时候突破了10亿,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里程碑,10亿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除了那些买不起手机的,所有的人都有了微信。
数据的背后,张小龙功不可没,他是真正踏实地在做产品的,创新、实用、美观、谦虚、环保、极简……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微信,更何况,它还没有聊天广告。
这样优秀的产品,成为“主流”是理所应当,也是天道酬勤。
张小龙说,当年使用苹果手机的时候,会感叹乔布斯是从哪里获得灵感做出这么好的产品。而他会默默地学习,同样的话,华为的任正非也说过“我们永远不会做任何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情。苹果就是我们在隐私保护方面所追求的一个例子,我们将向苹果学习”。
2016年,苹果公司拒绝帮助联邦调查局闯入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射击者之一的iPhone,称该指令“是美国政府的超越范围”。相反,FBI倒是从第三方购买了一个工具,让它入侵设备。
一个好的公司,应该有这样的气节。可反观国内的App产品,我们很难找到像张小龙这样的人,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融资完就跑路的老板;不然,也不会有那么评测机构的试水;不然,老罗也不会走下神坛。
吹过的牛,总是要还的。
但超越市场的浮躁外,我们觉得,世道变坏,不是从颠覆微信开始,而是从颠覆不了微信开始。
几年前,人们只知道qq,现在大家都用了微信,但这就会是将来吗?微信,正和当年的qq一样,可能是一个历程碑,但绝不是将来。
一方面,喜新厌旧是人性,另一方面,垄断的局面不可能持续,这是经济规律。
不信?那么为什么“聊天宝”会登上了社交App首座、为什么“马桶”的服务器被挤炸了,为什么微信还要屏蔽链接?
新生代的聊聊天工具崛,让我们看到,人们还有更多的需求,而每一个社交产品一定存在机会,即便它们现在不一定是巨头。但那种理论家的“已死”、“垃圾”理论,还言之过早,还是那句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90后取代了80后,办起了红钻会员;而未来,00后也会逐渐取代90后成为主流的社交人群,或许,一切的预测,都为时尚早。拥抱新的技术,才是文明的进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