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第一场席卷了朋友圈,置身于白雪之中,仿佛天地都静止了。今天,你那里下雪了吗?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何岸
世界以痛吻我,我则报之以歌
全文1865字,读完大约3分钟
从昨天下午开始,朋友圈里的南方小伙伴就一直在直播雨夹雪,疏疏落落是雨珠夹着的小雪,欢快的则是他们一路期盼的心情。
今晨醒来,扬州的朋友说,昨晚为了等雪熬了一宿没睡。
扬州雪景
金陵的朋友说,昨晚枕着窗外的雪声入睡,早起推窗,没有落叶的香樟树枝真的被压断了。
明孝陵和美龄宫的雪景更是美爆了微博,向来无人问津的荒草地不断被转发,寒冷的季节挡不住一颗颗爱雪的心灵。
金陵朝天宫雪景
金陵灵谷寺雪景
金陵梅花山雪景
金陵阅江楼雪景
南方的旁友们,一场冬雪就让你们原形毕露,你们一个个都是——雪—痴!
· 01 ·
南方的雪
知道了你的名字
却不知道你的面容
北方白雪飘飘
南国烟雨蒙蒙
你的祈愿飘在细雨里
我的祝福洒在雪花中
这首汪国真的诗歌,是70后校园诗中寂寂无闻的一首,但朦胧诗意的意象完全满足了当时身在校园的我们对于南方北方、细雨飘雪,甚至懵懂情感的初体验。
雪花一直是南方孩子挥之不去的情结:
如果有那么一个冬天,下一场飘飘洒洒的大雪,这个冬天必然是完满的;
如果有那么一个童年,在漫天飞雪中畅快淋漓打一次雪仗,那必然是最美的回忆!
然而,对于南方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满足、这样的回忆弥足珍贵。有的时候,一整个冬天过去了,也没有见到雪的踪迹;即使偶尔下一场半场的雪,多数也是夹杂着冬雨,入地就化,更别提能够积攒起来的雪花了。
南方的孩子是多么向往伟人诗句里的豪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番意境似乎只停留在国画里、想像里、朗朗书声中……
姗姗来迟的一场冬雪,把每一个南方人都变成了多愁善感的诗人,朋友圈里随手截一段就是一首《江南雪景图》:
“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终于落了下来,在南方,这多少会让人有些兴奋。雪不停地下,路上行人稀少,人们都躲进了有空调的室内,隔着窗户看美景。但有一群年轻人正在忙碌着,沥沥的雪也随着他们手中的笤帚、铁锹有节奏地漫天飞舞着。没过多久,忙碌的声音远去了,道路恢复了平静。下午去办公室的路上,不会有厚厚的雪阻挡,鞋子也不会湿透,当然也不会听到他们热火朝天干活的声音,只有雪花纷飞,悄悄地把大地再次裹上白色。他们的身影就是雪中最美的风景!”
· 02 ·
北方的雪
第一次见到真正意义上北方的雪,是在黑龙江讷河。
同学陪着我穿过街心花园。天气其实一直是晴好的,地上的积雪有好几天了,大概有半米多高。每踩一步下去,拔出来都很费劲,慢慢摸索出经验:脚步必须垂直踩下去、垂直拔出来——这样才最省力。
看似艰难的迈步其实有着最快意的体验,因为北方的雪松软干燥,随手一拍,头上、眉上、肩上、衣上,一片片雪花就抖落下来,片雪不沾身。不像南方的雨夹雪,全部化在衣服上、浸到骨头里,但就是这样,也挡不住南方人爱雪的心。
因为爱雪,一首《雪中行》风行大江南北;
因为爱雪,极寒也挡不住南方人迈向雪乡的脚步……
然而一篇怒斥雪乡无良商家的文章,就在南方酝酿初雪的这个夜晚,彻底撕下了雪乡温柔的面纱,这篇题为《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良心建议)》的文章,经微博大V马伯庸转载迅速扩散,据不完全统计,转发数已经超过两万,评论数超过1万,点赞数接近1万。
对比20年前去过东北过年的经历,雪乡的现状和本人当年的体验分毫无差。“再白的雪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一语道破雪乡经营多年的营销包装。
无独有偶,同一时段,人民大学教授、中诚信董事长毛振华控诉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侵占其土地等问题,再一次把黑龙江推到舆论高峰。
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官方网站。网页截图
2017年12月31日,毛振华在视频中控诉亚管会。视频截图
这个本来属于东北的黄金季节,却一下子让东北掉进了舆论和危机公关的漩涡。
原因何在?
虽然雪乡所在的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旅游局和黑龙江省政府都已经在第一时间进行危机公关,但持续的舆情依旧在发酵中。微博认证的知名法律博主韩东言提出问题:不曝光有关部门不知道问题的存在吗?
北方的雪,在南方人心中是片片诗意还是凉彻心扉?
· 03 ·
从前的雪
诗人、导演尹丽川说的这段话,很快红遍了网络: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
下了雪之后到后海,就穿越到了明清。
北京雪景图
为什么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呢?
我在木心的诗句中寻找答案: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雪还是那场雪,但人心已经不是那样的人心。
或许,还是木心能够给出治愈的答案:从前慢……
雪,或停或续,挡不住追金逐银的脚步;
雪,或紧或慢,能否留住一颗纯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