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印度电影《起跑线》在中国上映,第一周的票房就达到了1.34亿元,成为今年继《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之后第三部破亿元的印度电影。虽然该电影以喜剧片的形式出现,全程笑点不断,然而影片结束后,不少人却抹着眼泪红着眼圈走出了电影院。一部印度电影,貌似狠狠戳中了中国家长的痛点。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方小小
· 01 ·
似曾相识的焦虑感
影片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娅接受好的教育,费尽心思想让她赢在起跑线上,进入一所好学校。为此,他们使尽全身解数,先是试图融入富人圈,之后又动了贿赂和欺诈的心思,侵占穷孩子的入学名额。
而影片中出现的以下场景,引发了诸多中国家长的共鸣:
场景一:学区房
拉吉一家搬进学区房款待新邻居
由于排名前五位的顶尖学校都只招附近3公里以内的孩子,为了女儿皮娅,妻子米图极力主张搬家。于是丈夫拉吉不得不含泪告别邻里,离开了自己生活多年的月光镇,全家搬到了完全陌生的学区房里,重新开始努力融入“上流社会”。
场景二:半夜排队领报名表
拉吉排队领报名表
为了给女儿拿到理想学校的报名表,拉吉半夜去学校门口排队,却发现其实自己已经来晚了,很多人都已经排在了前面。
场景三:面试家长
拉吉夫妇接受择校指导
名校的招生竞争,不仅仅考学生,更重要的是考家长。为此,拉吉和米图开始接受专门培训,学习如何应对名校的面试环节。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中国父母都会惊呼:虽然是印度电影,却和当下中国的教育状况有着很多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比如北上广的天价学区房,半夜拿着小马扎为孩子报名幼儿园排队的情景,以及去年刺痛了很多人的,上海名校内部家长委员会的激烈竞争。
然而,千万不要因此而误会了中国教育。事实上,影片中拉吉一家人费尽心思为女儿抢占起跑线的背后,有着不得已的苦衷,由印度所特有的国情所决定,和当下中国的教育情况还不太一样。
· 02 ·
印度的精英教育理念
经济学家帕特里克·阿蒂斯在比较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时曾指出:“印度是一个更信奉精英主义的国家,它虽然人均收入只有中国人均收入的二分之一,但它的一小部分人收入却比较高,受教育水平也比较高。”
恰恰正是这种“精英”教育理念,导致印度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倾斜,教育资源优先给了能够给国民经济带来效益的教育项目,比如产业导向的信息科技学院,同时忽视了贫困地区人口的教育问题,对贫困地区和妇女的教育投入非常少。影片中的拉吉夫妇为公立学校修缮各种设施,由此可以瞥见印度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条件简直是天壤之别。
印度公立小学
根据去过印度的网友描述,印度公立学校硬件设施非常差,比如教室没有桌椅,采光感觉像没有灯一样。更重要的是师资方面的差异,影片中拉吉夫妇参观排名前五的私立学校,除了环境优美,令人心动的还有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教育理念:寓教于乐,学科整合等等。
而公立学校很多老师上课前甚至不会提前备课写教案,课堂上只是参考教师用书不停地讲解,不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就公布答案,布置的作业很多也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是抄写。
事实上,在印度,很多公立学校的孩子们,压根就不会去想读大学这样的事。
相比之下,在中国如果提到一所好学校,人们脑海中首先涌现出来的基本都是公立学校,即便是在中国一个二线城市的普通中学,目前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已经普及每个教室,前来应聘教师岗位的也不乏很多名校研究生甚至海龟,老师教学拼的是教育理念,学校尽可能提供好的平台,将孩子们各自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北京某小学教室
尽管地区差异也造成了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但由于寄希望于全国教育来带动国家整体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对贫困地区的经费投入和关注更多,因此,无论是基础教育水平以及普及程度,还是人口的平均教育水平,都远远高于印度。
不妨来看一组数字:根据目前官方统计,印度的文盲率在35%左右,其中还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性别差异,以女性居多。而早在2007年底,即便是教育相对落后的中国西部地区,文盲率也已经将下降至5%。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也提到:2010年,印度人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为4.4年,中国则为7.5年,同时,中国女性识字率是99%,而印度则还不到50%。
看到这里,相信大部分观众就能理解为什么影片中拉吉夫妇挤破头也一定要女儿进入一所好的私立学校:整个国家落后的基础教育水平,以及“精英”教育理念,导致印度社会两极分化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印度父母才一定要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走上“精英”之路,以免滑落到社会底层。
《起跑线》截图
· 03 ·
遍布全世界的学区房
也许有人会质疑:可中国也存在着天价学区房啊!2013年有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个房产价目表,显示北京五道口的学区房当时已达到10万元人民币每平米,五道口从此被戏谑为“全宇宙的中心”。北京文昌胡同一间14.6平米的房子(实验二小的划片区域)更是卖出了460万的高价,单价超出30万/平米。
事实上,“学区房”不仅在中国和印度,基本遍布全世界。比如在美国,好的公立学校大多在好的住宅区,房价也高,其实就是学区房。美国孩子的童年之所以没有应试压力,也恰恰在于:基础教育资源的分配,从一开始就根据家庭条件进行了划分,不存在重新洗牌的机会,完全是“拼爹”,没有“拼娃”这一说。
而根据伦敦政经的研究:在英国,最好学区的房子也会增值15%到20%,而拓展到全球市场,这个增值幅度估计为5%到40%。
在为女儿择校的竞争中,每当丈夫拉吉想要打退堂鼓时,妻子米图就会开始不停地唠叨这样一个逻辑:孩子进不了好的学校,就没法考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将来就不能进入跨国公司找一个好工作,从而被同龄人撇下,失去自信,崩溃,学坏,吸毒.........
《起跑线》截图
事实上,从中国几千年前为了孩子先后搬家三次的孟母,到今天美国的华裔母亲“虎妈”,对天下的父母而言,只要有孩子,只要重视教育,只要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就会有家长们的择校竞争和焦虑感。
于是,一方面教育资源不均衡,一方面全天下的父母在择校方面积极“助力”,学区房就此产生。
中国学区房的形成也是如此,为杜绝择校赞助费所带来的钱权交易,1962年教育部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催生了择校热。
诚然,优质教育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决定了受教育权利必然存在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本该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而非取决于父母的财富和地位。
《起跑线》截图
从暗地择校到明里择房,择校逐渐演变为家长们一场停不下来的金钱比拼游戏,尽管学区房用市场化的手段让择校变得简单透明,但却依旧有失公平,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只能靠边站,这无疑背离了中国教育的初衷。
· 04 ·
“穷”,不应该和“坏”联系在一起
自古以来,中国就讲究“读书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寒门出贵子”等民间俗语都在鼓励社会底层的孩子,通过自身努力来争取幸福。
事实上,绝大多数中国孩子也都是托公立教育的福而改变了命运,纵观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年轻人,包括当年的俞敏洪和刘强东,哪一个有着像印度影片中米娅那样一个有钱的父亲?
俞敏洪(左),刘强东(右)
普通人家的孩子,按部就班地上学,参加考试,之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名牌大学,最终实现梦想,这大约是中国教育在过去几十年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就这点而言,也确实应该为中国的基础教育鼓鼓掌。
然而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却不断发出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声音,在未来如何避免印度社会的两级极端分化?这对中国教育而言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
为此中国教育部做出了以下的尝试和努力:2016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采取多校划片。
所谓的多校划片,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再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总体依旧遵循就近入学原则。
另一方面,则通过各种措施来平衡师资力量方面的差异,比如“嫁接办学”,将名校和若干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即“名校集团”的形式,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比如北京就有好几所人大附中的分校。
在此基础上,各校之间还通过“教师定期轮岗”来平衡师资力量,从而达到均衡教育资源的目的。
同时,为了给中小学的择校热降温,中国政府取缔了各种形式的奥数杯赛和奥数班,颁布了中小学生的“减负令”。
从目前看,这些措施中有些效果尚不明显。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教育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非如印度那样,实行不公平的教育倾斜以及精英教育理念。
印度电影《起跑线》揭露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印度,哪怕有一个如拉吉一样有钱的暴发户老爹,要想实现阶层跨越也是难上加难。在母亲米图的“碎碎念”中,孩子分分钟都有可能变坏吸毒。而在中国,由于在过去的几十年,优质基础教育一直对底层孩子敞开着大门,“穷”只是“穷”而已,和“坏”并不沾边。
“有人摔在起跑线,有人生在终点线”。“你努力的天花板,不过是人家的起跑线”诸如此类的说法在中国社会已经开始流传,如何为孩子们设置一条尽量公平的起跑线,不仅仅是印度电影的心声,也是全世界父母的期望。
由衷地希望,中国教育的起跑线,永远都不会如印度那般,在孩子们同样天真无邪的笑脸面前,最终演变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起跑线》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