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长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孩子18年,需要教会他们什么?是让孩子们学会享受快乐?还是注重成绩?或者两者兼顾?再或者,这些还都不是最重要的……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辛上邪
前两天,美国犹他州10岁和8岁的兄弟俩坐在医院外的长椅等邻居来接走时,躲避了一场诱拐。几个成年人向他们求助,说他们的朋友害怕看医生,躲在洗手间里不敢出来。几个人请孩子们过去把他们的朋友劝出来。10岁的哥哥一口回绝了,那几个人再次提出请求,8岁的弟弟也回绝了。几个人还不罢休时,邻居来了,孩子们看到他们的同伙从洗手间里出来跟他们上车走了。回家后,妈妈在听过孩子们的讲述后报警,警察调取监控录像发现,那几个人是诱拐小孩的嫌犯。
孩子们之所以能幸运地躲过一劫,是因为从小父母就给他们灌输安全意识:要识别“狡猾的人”。在西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不和陌生人说话是不可能的,也是粗鲁的。但学会识别其中的坏人很重要。哥哥对这几个人是坏人的判别依据是:成年人不可能向孩子求助。而且当时医院外并非没有其他成年人。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了反常并予以重视。学会识别坏人不仅对孩子们有用,在他们长大后也很有帮助。
教会孩子们保护自己非常重要。除了识别坏人,还要包括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侵害。最简单的指导就是从两三岁时就要告诉孩子,游泳衣(或内衣)遮盖的部分不能随便让任何人碰触、观看。一旦发生,要记得告诉父母。这一点除了面提耳命,还要身体力行。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换衣服、洗澡,更不要和孩子共浴。对异性孩子的身体,即使父母也要避免不必要的触摸,比如不要逗弄小男孩的“小鸡鸡”,不要让小女孩小的时候光着上身等等,要让孩子从小意识到身体的暴露是非常谨慎的。
安全是基石,教会孩子们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侵犯、防范坏人、培养交通安全意识等,这些是首先要教会孩子们的。
四年前发生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今年被搬上银幕,1月13日在全美上线。案件能侦破的关键人物孟盾也再次引起关注。两名罪犯在制造了波士顿爆炸后,劫持了孟盾和他的车,想去纽约时代广场制造更大的爆炸。“前十分钟,我大脑一片空白。”孟盾先被逼迫开车、又换坐在副座上,陪同他们买食品、加油、取钱,准备前往纽约。在强大的意志力的作用下,孟盾逐渐冷静下来。他时刻观察情形,准备逃跑。前两次停车都时机不好,上高速前加油、购物时,孟盾瞅准机会下车跑到加油站的便利店、报警。并启动他车上的GPS定位,协助警察抓捕了罪犯。可以说,没有孟盾,会有更大的悲剧,爆炸案也不会这么轻易破获。逃跑前,他也害怕,但他分析出来,再不跑就没有机会了。“这是我一辈子做过的最难的决定。”求生欲望是人的本能,但能否求生成功就有很多细节要考虑,而强大的意志力必不可少。是孟盾的意志力救了他和很多人。
孟盾
意志力的核心是坚毅。安吉拉·李·杜克沃斯已经对“坚毅”研究了十几年。2013年,她在TED的主题演讲点击突破千万。她在演讲中指出,通过对西点军校、中学生、企业员工等多层面的跟踪调查发现,无论是想在学习还是工作中取得成绩,最根本的个人因素与智商、情商都无关,最重要的是“坚毅”。“坚毅是对长期目标的激情和坚持不懈,是耐力,是对未来的执着,日复一日,而非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是成年累月的坚持,是为了实现梦想的扎扎实实的努力。”
培养坚毅的品质,是教育的第二个重点。具体的培养方法因人而异,但简而言之,不外乎让孩子勇于面对挑战、不要轻易放弃(尤其不要在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失败了敢于重新开始、积极思考应对困难。在抑郁症日益蔓延的当代,坚毅更是不可缺少。即使不幸抑郁了,如果坚信可以治好,便可避免走上不归路。“坚毅是把人生当成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比赛。”关键的时刻,坚毅是可以救命的,就像孟盾的临危逃脱。
日本妈妈千惠乳癌复发后,首先想到的是教给女儿做家务、做饭。从两岁起,阿花就跟着妈妈学洗袜子、切菜、做饭、收拾衣服等。
四岁的生日礼物是一套围裙,五岁开始,阿花早晨独自完成洗脸、遛狗、做大酱汤、吃饭、刷牙、弹钢琴所有这些事情,锁门后自己去一公里外的幼儿园。
回家后要晒衣服、叠衣服、刷洗浴缸、打扫房间、做晚饭。这些都是千惠教的。
千惠做菜时,阿花还会用小摄像机拍摄,“我下次做菜的时候,问摄像机里的妈妈就可以了!”千惠去世的时候,阿花没有哭,这是和妈妈的约定。和妈妈还约好了早餐要做大酱汤,遇到困难解决不了要多想办法,不说别人的坏话,总是面带微笑。
千惠对阿花的教育是成功的。在她2008年去世后,阿花健康地成长,乐观、开朗,会照顾爸爸。2013年秋天,《小花的味增汤》出版了,作者是一家三口。
千惠一直活在爸爸和阿花心中。阿花说:“当我做饭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当然,这也是妈妈教给我的。”千惠之所以选择教做饭作为给孩子的“遗产”,是因为她明白健康的意义。“只要健康,能够自食其力,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和孩子一起做饭,让孩子动手去做,使孩子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从小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为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打下良好基础。”在教阿花时,千惠会注意方式方法,“教孩子做事情时,最重要的就是尽量让孩子独立思考和体会。不发言,不帮忙。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都让她自己来。”
作家婉兮说:“学会做饭,就是学会谋生与谋爱。”做饭的意义被提得更高。确实,教会孩子做饭、洗衣服、保持个人卫生、注意环境清洁,这些貌似简单的日常琐事,真的非常重要。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饮食起居都照顾不好,又怎么能做成大事?自己都喂不饱的人,怎么能成家立业?千惠说:“我们比孩子先来到这个世上,同样也会比孩子先离开这个世界。孩子总有一天要独自生活,所以,把你想教给孩子的事情教给他吧,绝不会为时过早。”
教育是一个无止境的话题,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亦永无止境。从最基本的谈起,安全意识、意志力、自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放长线,钓大鱼,看得远一些,教育的内涵会更丰富。
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金斯堡教授所说,“家长的长远目标是培养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
作者简介:辛上邪,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者、翻译、专栏作者。关注唐代历史还原和现代教育及某些其他问题。现定居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