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致富后,为什么印度华人减少超9成?
有太阳照耀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身影。当今世界的主要国家,几乎都有数量庞大的华人群体。
然而,有一个国家却是例外。这个即将超越中国人口的国家,华人数量却少得可以忽略不计。
▲ 图片来源:纪录片《边界移动200年》
此国,就是印度。
根据印度洋研究中心2014年的数据,除流亡藏人外,印度的华人族群仅7000多人,这还包括了在印度的留学生群体。
但在69年前,印度仅加尔各答一个市,就足足有9万名华人。
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华人数量越来越多,印度的华人却越来越少呢?
这其中,是野心的膨胀,是偏见的张狂,是失败的恼怒,更是弱势群体的悲歌。
1
源于糖
加尔各答,是印度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孟买和新德里。它同时也是一座古都,从1772年开始,当了100多年英属印度的首都。
当代华人与印度的深刻交集,正与这段历史有关。
1778年,一名叫杨太钊的福建人随英国商船来到了加尔各答。通过资料考证,他是第一个到印度定居的客家人。
当时的英国总督华伦哈斯丁想做一个糖厂,但是没有成功。杨太钊声称自己有方法办糖厂,获得了总督的批准。
后来他回到中国,在1782年带领110名工人到加尔各答办厂,经过代代繁衍,逐渐落地生根。现在想想,这算不算高精尖技术的流失?
精明的英国人不止如此。当时有一些广东移民在阿萨姆地区附近做木工,英国政府竟然请他们改行种茶。
鸦片战争后,清朝民生更加艰难,一些广东、福建、湖北人陆续漂洋过海到印度定居。其中,又以广东梅州的客家人最多。
▲ 加尔各答
从19世纪中期开始,来自梅县、扎田、丙村、雁洋、三板桥等地的客家人,从松口乘船,经韩江出海,穿过孟加拉湾,在加尔各答的码头登陆。
如同蝴蝶扇一下翅膀,引发了北美的飓风。伴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被看不见的网连结了起来。
绝大多数清朝人没听过的加尔各答,竟成了部分华人的黄金地。
2
兴于皮
19世纪的英国正处在巅峰岁月,印度彻底沦为了英国皇冠上的明珠。作为首都的加尔各答,也走向了前所未有的繁华,以容纳多元的族群、文化与信仰著称。
但事实上,这种多元仅仅是表面上的光鲜。务实的英国人一心想着捞钱,毫不关注印度人民的生活质量,更不在乎印度社会的层层矛盾。
根深蒂固的种姓问题,不仅以来世轮回麻木了低层民众的灵魂,也让外来人员举步维艰。
华人们操着不同的方言,多从事种姓制度下贱民阶级的工作,比如洗衣、镶牙、制鞋。他们在分工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却硬生生闯出了一番天地。
也许上天,也不忍心辜负勤奋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本土生产的皮革供不应求,于是在加尔各答的塔坝设立皮厂。客家人敏锐地发现了商机,他们也开始制作皮革。
如有神助般,虽然印度盛产水牛与黄牛,但牛在印度教地位神圣,走在路上大摇大摆,连牛尿都成了上佳的饮品和药剂。
长达800多年的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国,君主都信奉伊斯兰教,留下了大量的穆斯林。他们没有种姓制度的束缚,可以杀牛宰羊,但他们不懂制革技术。
左右逢源的客家人于是开始了崛起之路,他们从穆斯林手里购买生皮原料,做着印度教徒不能做的工作。先是小型的家庭作坊,后来演变成了工厂。
上世纪50年代,客家人已经在塔坝建立了64家皮革厂。塔坝成为了印度华人最大的聚居区,被印度人称之为“唐格拉”。
▲ 华人会馆
1951年,仅定居在加尔各答的华人,就足足有9万名,绝大多数为客家人。孟买和新德里,也有不少华人。
多年以后,客家人的皮革厂将称霸印度,登上顶峰。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一个突发事件打破了所有的宁静。
3
败之怒
信仰着勤能补拙的华人,凭着吃苦耐劳走向了富有。虽然得不到印度主流社会的认可,但乐观的华人,还是兢兢业业地工作,不声不响地发财。
然而,当一个特殊的时代来临时,没有人能躲过大浪淘沙的命运。正像风起时,没有树叶知道会被吹到哪里。
▲ 尼赫鲁
迷之自信的印度,在1962年悍然侵犯中国领土,然后被火速击退。面对着气吞如虎的中国军队,新德里的市民还以为又要亡国。
没承想,中国军队竟然火速撤退,还归还了缴纳的各类武器。可印度政府非但不感谢这种仁义,反而将怒气撤到了华人头上。
▲ 图片来源:纪录片《边界移动200年》
许多华人被抓到了拉贾斯坦邦的集中营里,那里共有四个营区。他们给华人的伙食只能用粗糙来形容:饭是馊掉的,面包则像石头一样硬。
在战败的刺激下,新德里也出现了暴动,不少华人的店铺被摧毁。
后来中印关系缓解,中国向印度华人敞开了大门。印度政府发给华人一张表格,里面有两个选项,“回中国”或者“留在印度”。
▲ 图片来源:纪录片《边界移动200年》
许多人因此回到了中国,有些人则因为故土无亲、拖家带口等原因选择留在印度。
印度则再次耍起了无赖,他们并没有释放这些华人,竟然又关了他们4年。
当他们在1966年从集中营走出后,仍然饱受社会的敌视。有些在路上行走的印度人,会直接对华人投来恶狠狠的眼神,并骂华人为猪狗。
华人们则选择了忍耐,毕竟人在屋檐下。
与此同时,他们继续从事皮革生意,不仅东山再起,还创下了更大的辉煌。
4
令如山
上世纪70年代,由于物美价廉,客家人生产的皮革远销欧洲,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他们不断扩大规模,引进新式机器,并革新技术追赶欧美国家。
塔坝,这个仅10平方公里的小地方,成为大名鼎鼎的中国城,也成了举足轻重的皮革中心。客家人在收获财富的同时,也为数以万计的印度民众提供了工作。
▲ “坝”有多种写法,现在通常称为塔坝
巅峰时期,塔坝拥有300多家工厂,每年生产的皮革占据了印度的五分之一。
然而,又一颗大石突然天降,再次把华人砸得喘不过气来。
早些年,由于印度政府并不重视环保,所以客家人也犯了这个错误。
生产皮革时需要硫化纳等化工原料,平常的污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当进入塔坝时,能闻到一股特别的气味。
▲ 华人会馆
到了90年代中期,当地政府认为皮革厂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责令厂家整改,并搬迁到20公里开外的新工业园区。
治理污染,本是工厂的义务,但搬迁的难度实在太大。而当时的印度政府,明确规定了搬迁的期限。
凡事都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则,弯道拐得太急容易翻车。一些小工厂因为缺乏资金,直接关门歇业。很多大工厂也此伤筋动骨,哀声遍野。
经此打击后,许多华人为了自己和子女的前途考虑移民,在印的华人更加凋零。
5
故乡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于故土情结严重的华人来说,远涉重洋定居海外,也不能抹除对家乡的怀念。
现在的华人数量,已经不到繁盛时的一成。但他们仍然坚守着中华传统,让印度人见识到华夏的风情。
每当新年,红烛高照,炮竹声响。青年男女敲锣打鼓,舞狮队伍灵活穿梭。屋中桌上摆放着水果,墙上供奉着各路神佛。
▲ 图片来源:纪录片《边界移动200年》
他们依然保留着烧香祈福的习俗,平常聚在一起打麻将,也格外重视“8”,这个代表着“发”的吉祥数字。
他们还精心维护着中文学校——培梅中学,坚持对后代实行中文教育。有些人,甚至会返回故土认祖归宗、加入族谱。
240多年过去了,仍然一片冰心在玉壶。
正如诗人黄雍廉在《唐人街》中所写:“五千年,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拍卖的古董,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如今的印度华人街,抬头所见的多是印度人,连普通的商贩也多为印度人。
只剩下“北京饭店”“永生皮厂”“热锅餐厅”等中文招牌,诉说着当年的岁月。月色还是曾经的月色,但人早已不复从前。
纵观近代华人,无论居于本土还是海外,都有大量的血泪史。
落后不一定挨打,但在特殊时期被打的概率极大。哪怕早已移民定居,也会因为肤色饱尝偏见与敌视。
▲ 图片来源:纪录片《边界移动200年》
所以,无论在哪,都希望华人们能精诚团结、患难与共、勠力同心。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变强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我们应该长存危机意识,永远追求变强。
就像那张印度华人舞狮旗帜上的宣言:坚毅不息。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令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