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舒服,其实也是善待自己。
文/倪志峰
01.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每个人都喜欢看到颜值高的人。一张姣好的面容会使自己身心愉悦。而不愿意看到长着韩红身材、葛优容貌,一副歪瓜裂枣的人。
“君子如玉,触手可温”,一个言谈举止得体的人自然也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因为跟这种人在一起会让人如沐春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受欢迎的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好。
罗振宇在《奇葩说》中曾提起“发行社交货币”这个词,意思是如果你希望他人对你好,你首先要先学会情感投资。
人是社会性动物。你喜欢被尊重,那你就要先让自己尊重他人;你喜欢受帮助,那就要先让自己帮助他人;你喜欢和周围的人相处起来舒服点,那就要先让自己懂得怎样舒服待人。
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生活的舒适度。
02.
在生活中,你我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交往。一个善意的小举动,一句暖心的话语,都在改变着自己和对方的关系。
七分给自己考虑,三分为他人着想。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与他人关系良性循环发展,舒服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1. 事业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言行举止是否让周围人舒服。
上个月,我的表妹小玥体检发现甲状腺上长了个小瘤子。为防不测,体检医生建议她干脆做手术去除掉最保险。
听完体检医生的话后小玥每天寝食难安,人也变得郁郁寡欢,仿佛自己已走到了殡仪馆的大门口。
家人陪她去另一家医院复查。一名女医生看完体检报告单后语气柔和地说道:“就算是恶性肿瘤也不会危及生命。问题的关键是手术后你脖子上会有一道疤痕,会让人不舒服。”
小玥疑惑不解,想进一步具体了解。女医生用既坚定又温柔的言语将此病的症状从头至尾说给小玥听,表情温文尔雅,一副云淡风轻宠辱不惊的样子。
小玥听完女医生的话后心情好转了许多。她说这名女医生的言语和表情很让人舒服。
言行举止得体的人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充分尊重他人感受,并照顾好对方的情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从而达到共赢的结果。
职场的黄金法则其中一条就是不显山,不露水,不给人压力,用“情感同理心”恰当地传递建议。
2. 婚姻是否幸福也取决于彼此让对方舒服的程度。
最近,我的同事文韬离婚了。
文韬和妻子两人都是善良的老实人。可是两人在一起时经常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争吵,双方互不让步,导致矛盾升级,最后感情彻底破裂。
比如妻子有一次心情低落,跟文韬说一时冲动买了件几千块钱的裙子,拿回家后才发现有几处瑕疵,找商家索赔又无果,于是她不停地在文韬面前发牢骚。
文韬开始还好言相劝,到后来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就忍不住开始埋怨对方做事太冲动,不冷静,老爱大手大脚地花钱等。一大通说教,妻子哪里听得进去,于是两人互相攻击,越吵越凶。
当你发现伴侣正陷在负面情绪中时,如果跟她摆事实讲道理,不但无果,搞不好还有引起对方的反弹。因为此时的她本身就处在不理性的状态中。
此时你应该先表达自己对她的理解和体贴,安抚好她情绪,尽量与对方的情绪一致,等她心情稳定后再把注意力返回到起先的问题上。
伴侣交往要根据双方的个性和彼此感情的好坏确立一个合适的距离,不要轻易超越这个界限。否则轻则会引起对方不舒服,重则引发矛盾和冲突。
想要经营好婚姻,就是要设法让彼此都感觉到舒服。让对方感觉舒服,其实也是善待自己。
3.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能够准确感受对方的心理,并采用恰当方法引导的父母往往是最成功的父母。
梁启超先生就是一个出色的父亲。他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从来不会进行空洞的说教,也不会板着脸指责,而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因材施教,不断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兴趣和想法,循循善诱,使他们的心性能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最终,梁启超培养的子女个个都有出息,都是民族和国家的栋梁。
蔡康永在《痛快日记》里记载了他父亲言传身教的细枝末节:
“爸爸讲的笑话,百分之九十是在请客的饭桌上讲的。
爸每次请客,要决定菜单时,总会对我们小孩解释两句:‘这家的蹄筋都是皮,不要点’‘六个客人吃这条鱼太大了’‘点虾要点完整的,别点剁碎的,可能不鲜’。”
蔡爸总是想方设法让客人舒服,他的言传身教自然也深刻地影响了蔡康永。康永哥在娱乐圈的好人脉和善于抓住人心的主持风格跟父亲的处世之道自然有一定的关联。
03.
那如何做到让对方舒服呢?
1. 正视双方的情绪
生物学告诉我们人是情感动物,社会学告诉我们人是社会性动物。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承认人有感性意味着需要正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一味地克制自己的情绪或是一味压制对方的情绪都不是适宜之法。
学会换位思考,于细微之中感知他人的情绪,体谅对方的心情,适时保持情绪一致,再寻找合适的机会传达自己的情绪,使双方的情绪产生共鸣。
蔡康永说过:“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有情绪的人,也承认别人是有情绪的人。”
当你使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自在舒服时,要理解别人也是这样想的。不要随性子去压制双方的情绪,才能让对方与你相处时感觉如沐春风。
2. 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
懂得好好说话,在各种场合不作出令人反感的举止,才能使对方觉得舒服。
《菜根谭》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的心眼都比较小,而且还或多或少地带有不同程度的势利和市侩气,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前先考虑一下自己这句话说出去的后果,对方听后会产生什么感受。
不要当面斥责对方的过失,即使是朋友亦如此。说话一定要给自己和对方都留有余地,推己及人,方便法门。
有教养的举止其实就是你的一举一动要让周围的人舒服。一个友善的微笑,一个礼貌的问候以及一个体贴的小帮助等都会使对方如沐春风。
3. 带一颗包容的心
人是很自我的动物。也许在不少人眼里,除了亲人和朋友之外,周围的人大多数都显得那么面目可憎。
其实根源在于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会不自觉地带着完美的尺子去衡量他人,期望对方符合自己脑海中的愿望。
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需要调低自己对他人的期望值。
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跟大家分享,那就是当你的眼里看不惯某个人时,就把自己以前曾接触过的最讨厌的某人搬出来,然后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一下,看看哪个更值得你讨厌。
允许对方更讨厌一点,这不是让你无原则的妥协,而是赋予自己一个包容的心态。包容他人,对方才有可能包容你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自在惬意。要达到与他人良性交流,就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态度和言行之中感染对方,维护和尊重他的自尊和合理的利益,让他觉得舒服,从而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与戒备,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品质。
作者:倪志峰,热爱写作和酷跑,喜欢用文字记录心灵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