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过劳死的“社畜”身上,都有我们的影子。
· 世界华人周刊出品 ·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唐僧牛仔
01
深夜11点,深圳。忽然间,一条马路莫名其妙地热闹起来。
路东边的写字楼下,围着墨绿色铁网的篮球场空无一人。隔着绿化带的路西边,三条车道却挤满了车。从路边大楼里涌出的人,开门、上车,红色的尾灯亮得晃眼。
“都这个点了还堵车?!”我很不可思议。朋友的回答让我恍然大悟,“一点不稀罕,腾讯的一个部门在这里办公,这是下班了嘛。”
那栋大楼的样子像个门,许多的窗口依旧灯火通明。
天天这么加班到这么晚,也难怪“别人家的公司”,年终奖会发100个月的工资。
深圳腾讯大厦(图据网络)
02
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勤奋的民族,恐怕不会有太多异议。努力、奋斗简直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这吃苦耐劳的性格,甚至影响着中华文明圈里的其他国家。
日本,就是这样。他们用辛勤工作成就了自己“经济大国”的美梦。干得多,就能挣得多,换来体面的物质生活。无数人日本人把青春许给了自己身后辉煌的城市,甚至为世界贡献了“过劳死”的新名词。
“过劳死”,这真是个让人悲伤的字眼。虽然这个词的出现,不过是最近这三四十年的事情。
198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增长,“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简直成了阶层跃升的不二法门。可伴随着经济发展,因为长时间加班透支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压力,也让日本社会“过劳死”开始多了起来。
可因为“过劳”猝死或是承受不了压力自杀的人,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体力劳动者,反而是那些衣着光鲜体面,坐办公室的白领们。
03
日本人爱加班,全世界出了名。可真说起工作效率,却低到令人难以置信。在经合组织的30多个国家里,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排名垫底。
日本人的加班文化,其实只是等级秩序森严的社会状态中的一种“自我表现”罢了。就算无事可做,上司不走,自己也不能下班。因为日本人一直接受“我们的资源少,所以要更勤奋才能活下去”的思想,所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成了“勤奋”最直接的表现。
来源:日本纪录片《过劳死:日本上班族辛秘》
特别是在1990年代,泡沫经济被戳破后,日本经济断崖式下跌,想要保住自己那份还算体面的工作,只能靠加班“好好表现”自己,希望下一个被裁员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了。在“失去的20年”这段时间,找工作很难,不惜一切也要保住工作的心态,更是让“过劳死”的悲剧,以平均每天2宗在上演。
来源:日本纪录片《过劳死:日本上班族辛秘》
就像纪录片《过劳死:日本上班族辛秘》里,每天无偿加班8个小时而病倒的中原翔太,隐瞒病情,每天在崩溃边缘仍要去上班,因为他害怕一旦失去工作“人生就玩完了,就只能去社会底层搬砖”。
04
加班文化,渗透在日本社会的每个角落。“老公回家早,工作好不了”,这是大多数日本家庭主妇的思维。在日本,如果一个男人按时下班回家,太太马上会忧虑,自己的丈夫是不是在会社不受重用、是不是被同事排挤孤立?因为下班时间后,打完卡再加班几个小时才是常态,下班之后同事在酒馆喝几杯才是合群。
经年累月下来,日本的“加班文化”和“过劳死”就像一对双生子,既让人恨,却又不敢逃离。除非,用死亡来彻底解脱。
可即便“过劳”到猝死或是抑郁到自杀,那些用结束生命才摆脱加班的人,却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痛恨”自己的公司。从那些因过劳患上抑郁症的自杀者留下来的遗书中,几乎找不到对长时间被迫劳动的抱怨,反而是为自己的“逃避”行为向公司和同事抱有歉意。
这都是因为,日本直到21世纪初,加班还被作为职场美德,在各种书籍和电视节目里被歌颂。连NHK都在播放《过劳死·加班的礼赞》这样的节目。
5年前,NHK女记者佐户未和在自己家里因心力衰竭去世。直到离开人世间的最后一秒,她手里还拿着联系工作的手机。后来的调查显示,在她死前的那一个月,她加班时间是159小时37分钟,再往前一个月,加班的时间是146小时57分。
佐户未和的妈妈在电视上流着眼泪说:“我应该恨NHK夺走了我女儿,但我女儿并不恨NHK,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05
面对加班、压力,甚至是让人崩溃的过劳,更多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人,给自己起了一个新称谓——“社畜”。
“加班狗”“程序猿”“攻城狮”……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加入了“社畜”行列。
“社畜”这个充满贬义的词汇,是“会社”与“牲畜”两个词语的合成词,是那些平时在公司里顺从地进行高强度工作,被公司疯狂压榨的上班族们自嘲的称呼。
就像宅男偶像新垣结衣在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里演的那样,每天叫醒她的,不是梦想甚至不是闹钟,而是老板的信息轰炸;就算在上班路上收到任务,也要蹲在地铁站里修改PPT;到了公司马不停蹄地工作,还要替下属的失误背锅;终于下班回家,老板一个信息,立马要起来继续加班。
来源: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这部戏刚开播第一集,豆瓣评分瞬间9.0。剧中那个疲于奔命的职场女性,引起了许多国人的共鸣。“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这不就是每天在大城市里的自己,每天重复着的生活吗?
06
为什么中国人会在一部日剧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其实中国人的加班一点都不少,甚至有些时候比日本人还“狠”。
曾经有一个对1980名上班族进行问卷调查,50.7%的受访者称自己所在的企业有“加班文化”。
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每周至少加班一次,其中19.4%的受访者每周加班两三次,5.2%的受访者几乎天天加班,仅5.5%的受访者从不加班。其中,46.6%的受访者表示,加班大多是被迫。
就在12月初,大疆公司一名年仅25岁的程序员,在家中猝死。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加入大疆公司只有3个月的时间。而在去世前,他所在的部门夜以继日地加班了一个多月,赶着推出一款新品。
不少人质疑与程序员之死跟高强度的加班有关,不过大疆公司却否认自己有“加班文化”。但是,据已经离职的员工反映,虽然公司加班是完全自愿,但是加班时间的长短,却是公司考核员工的重要指标之一。
加班的辛苦,换来的回报也是丰厚的。去年,大疆公司年会的大奖是挂着深圳牌照的宝马,当然,得到这个奖励最多的,也是加班最多的部门。这位已经去世的青年入职前,还曾是他的同学羡慕的对象。因为,刚毕业就拿到36万年薪的offer,这对于820万挤破脑袋进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公司”。
07
“加班不可怕,就怕加班成文化”。
谁不想有个更美好的将来?谁又不是被眼前的生活压力推着往前走呢?悲催的是被所谓“加班文化”裹挟着却又无可奈何的人。
中国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给所有人都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也有了新的烦恼。特别是大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
“996工作制”(指每天工作时间从早9点到晚9点,每周工作6天)早就是收入令人羡慕的大公司公开的秘密。阿里巴巴流传的一句话:加班是对的,不加班也是对的,规定时间内完不成项目就不对了。
有相关统计,中国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阿里巴巴仅排名第三。2016年数据,华为员工加班时间最多且最晚,平均在晚上9点57分下班,加班时间3.96小时;腾讯位居第二,平均在晚上9点55分下班,加班时间3.92小时。
这些互联网巨头还好,至少加班福利薪酬还都跟得上。可是有些企业却打着“企业文化”的旗号,“你跟我谈待遇,我跟说加班;你跟我谈报酬,我跟你谈‘奉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接近一半的劳动者在加班中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这种过度加班的风潮,不只存在于一些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甚至扩散到了部分国企和事业单位。就连很多公务员也时常自嘲,自己工作状态是“5+2”“白加黑”。就像前不久在网上火了一把的“80后白发基层干部”,而医生、警察因长期加班劳累而猝死的新闻,也时常见诸媒体。
一起起,令人惋惜心疼。
08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国能在这几十年取得翻天覆地的成就,靠的就是我们的勤奋和付出,我们用奋斗在改变不理想的一切,也是为了不改变一切理想。
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以生命为代价换取这一切。就连日本这个酷爱加班的国家,都看不下去,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限制企业过度加班的时候,国内的一些企业和单位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考量,在鼓吹“加班文化”。
这背后是更多的中国企业,懒得去思考用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而是用“最廉价”的增加工作时间,来缩短生产周期提升竞争力。这种“汗水型”经济,只能靠拼汗水与劳动时间来赚钱。实现它的代价,就是劳动者的健康,甚至生命。
除去工作和睡觉,去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只有2.27小时,比欧美发达国家人均约5小时,少了一半都不止。
这样的奋斗换来的“幸福”,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