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坑队友,只服英国人。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书剑为酒
全文2807字,读完大约4分钟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国际影坛上大名鼎鼎的大导演,在很多中国观众眼里单凭《蝙蝠侠》系列就可封神,但是诺兰的新作《敦刻尔克》在中国却没能收割票房。
目前实时票房为3亿,这个成绩在一般导演来看可以烧高香了,对于诺兰来讲却是极大的不合格。
论起原因,影片内容及影片赞誉的“敦刻尔克”精神引起了中国观众的不满和质疑。
而且,不只是中国观众不满,法国人也有些愤怒了。《敦刻尔克》在法国上映之后,就遭到了法国媒体《世界报》的批评,明明法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担任了重要的掩护和牵制作用,但全片毫无一处表现法军,差评!一味给英国人歌功颂德,差评!
法国的票房就此遭受严重挫折,仅为1800万美元。
作为英国人的诺兰有明显的为英国洗地的倾向,而二战中英国人做得最好的就是出卖战友。
出卖法国
19世纪的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堪称是英国人二战中表现的真实写照。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二战历史上第一个标志性事件。德国入侵法国,英法两大老牌帝国的联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丧师失地,被纳粹像赶鸭子一样赶到了法国海岸敦刻尔克。
局势非常严峻,联军四十万人被压缩在海滩上,德国人近在咫尺,随时可能全军覆灭。
一位英国将军说:如果联军被消灭,我们就只能让孩子来保卫英国了。于是英国人下定决心:跑路。
情况紧急,撤退行动英国人优先,至于法国人嘛,靠边站。
此时法国盟军还有一部分在前线阻止德国军队。在撤退时还出现过英国兵用枪逼着法国兵下船的情况。
于是,在法国人的掩护下,英国人完成了大逃亡,被包围的40万联军中,有33.8万人撤往了英国,那剩下的4万的法军被德军俘虏了。
逃出去的人备受称赞,但舍己为人的法军,却被忽略不计。
如此行径和影片表现的人性光辉似乎大有出入。
但实际上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英国人的秉性,在整个二战期间表现的淋漓尽致。
坑死捷克
1938年9月,战争阴云笼罩欧洲。
希特勒企图吞并属于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在边境地带大搞小动作。捷克向自己的盟友英国求助,希望英国能主持正义,限制德国侵略行动。
让捷克想不到,英国为了避免惹怒德国,出卖了自己。
英国首相张伯伦特意出访德国,于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在慕尼黑举行会议。
这次会议旨在讨论苏台德地区的归属,当几个大国在开会时,张伯伦要求当事方捷克代表退出会议现场。
英法和德意签署协定,认同德国侵占苏台德,以换取“和平”,这被后来人称为慕尼黑阴谋,捷克遭到了可耻的出卖。
当张伯伦回到伦敦,面对来迎接他的伦敦市民挥舞着协议文件声称:孩子们,我从欧洲带来了一个时代的和平。
不过,张伯伦很快被打了脸,妥协和退让反而让德国变本加厉,不久德国就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居然无动于衷,只要保全自己就行。
在1939年9月,德国得寸进尺,对英法的另一盟国波兰发动进攻。
英国人再次卖队友,军队云集于德法边境,却坐看波兰人被灭国,这段时期被称为“静坐战争”。
就是英国纵容,希特勒抓住英国人的弱点,野心越来越大,最后入侵法国,英国人自尝恶果,才有了敦刻尔克大撤退。
一块卖队友的法国人在敦刻尔克第一次尝到了苦头。
别着急,后面还有更苦的,法国投降后,英国怕法国海军被德军利用,进攻英伦三岛。于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要摧毁法国海军。
实际上,法国海军主力驻扎在海外,已经宣布了中立。
1940年7月1日,英国海军发动了“弩炮行动”,对法国海军造成了几乎是摧毁性的打击。
这次,就不仅仅是卖队友了,而是以邻为壑,法国有苦说不出。
出卖中国
在亚洲战场,中国人也被坑得很惨。
1942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向整个东南亚发起进攻,缅甸告急。
英军在缅甸军事力量不强,且士气低沉。对于中国来说,缅甸的得失直接决定了大后方的安全以及滇缅公路对中国的持续输血作用。
中英两国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共识:缅甸丢不得。
应英国政府的一再要求,中国远征军3个军共计10万余人入缅作战。
英国军队在看到中国军队来援时迅速发挥了卖队友本色,不止在食物、药品、弹药等方面对中国远征军吃拿卡要,多方克扣。
在进行作战时,经常不通知中国军队突然后撤,这经常让战场上的中国军队被动无比。
有英国神坑,中国远征军纵然有心杀贼,打出了同古保卫战、仁安羌大捷等漂亮战例,也是无力回天。几次会战计划的先后流产,让缅甸战局急转直下。
缅甸战场的最后一次机会曼德勒会战,英军一接触日军兵锋便回撤,把中国远征军直接暴露在日军的枪口下。
缅甸战局于42年彻底崩盘,中国远征军的回国之路被彻底切断,只能选择穿过漫漫野人山。
野人山常年人迹罕至,丛林密布,暗无天日,途中各种毒虫肆虐。中国军队在撤退途中,一无给养二无后援,途中还遍布着日军小股军队的狙击,实在是一场地狱之旅。
这些恶劣条件让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在撤退回国途中大量的远征军士兵因为疫病横行死在路上。
“民族之英黄埔之雄”的戴安澜将军就是倒在了撤退回国的路上。
至今在野人山仍然能看到远征军将士的累累白骨。
中国最精锐的热血十万男儿,含恨异乡。其中四万冤魂,不能血洒疆场,而是饿死、病死于荒林之中。
马革裹尸,再难回乡。
这恶果追根溯源就是英国人的出卖。
另一部分北上往印度撤退的远征军士兵在到达印度时,英国人翻脸不认人,要求中国军队放弃一切装备,缴械脱帽,以难民身份才可进入印度。后来,在中国军队将领的强烈反对下,远征军残部才得以入印。
杜聿明在回忆录中说过“英国只是想利用中国军队来掩护它的安全撤退,并不希望并肩与日寇决战,更不想保全仰光这个海口。”
缅甸英军总指挥是哈罗德·亚历山大,此人正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指挥者之一。
再卖波兰
1944年8月,在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和空军支援的允诺下,波兰的抵抗组织救国军在华沙打动了大起义。
起义爆发之后,英国人许诺的资源完全不见踪影,之后德军优势力量开始合围,华沙起义遭到惨烈失败。
事后,德军士兵戴维德哈兹回忆说:“我慢步行走在街上,到处都能看到一派狼籍的景象。在这里,每一栋房屋都成了战场。”
一座历史古城被夷为平地,荡然无存。
华沙20多万人死亡,8.7万关进集中营,城里空无一人。
在雅尔塔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和斯大林私相授受,以出卖自己的忠实盟友波兰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为代价,交换苏联对西欧的止步。
波兰虽在二战开始就亡国,但其流亡政府则在英国伦敦,大批优秀波兰飞行员为英国皇家空军而战,在战略反攻时也有波兰士兵的身影,然而,换来的却是可耻的背叛和出卖。
自私本性
比起电影里表现的光辉人性,英国人在二战中的表现可真是自私自利,大相径庭。
究其原因,英国作为曾经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充满着当老大傲慢与偏见,牺牲小弟理所应当。
其次,作为岛国,看不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后果,缺少大陆作战联盟战略的长远眼光。
所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就成了英国的外交的行为确定了原则,出卖队友被视为理所应当的原则了。
当然,英国人也在继续发挥卖队友光荣传统,在欧洲经济形势空前紧张,欧盟力量持续不振的情况下,英国人甩脱了自己的欧洲小兄弟们,正式脱离欧洲,躲进小楼成一统。
敦刻尔克抛下法军,缅甸战场坑死中国,英国人的优良传统被继承的炉火纯青。电影欲盖名彰,反而被揭露,大英帝国已经在全世界面前赤身裸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