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人眼中的新疆是什么样?新疆人眼中的内地人又是什么样?本文作者通过入疆20天的观察与思考,从对方眼中反观自己,解读一个新的新疆。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何岸
世界以痛吻我,我则报之以歌
流火暑期,内地人四处寻觅避暑之地。安全形势大为改善下的新疆大地,成为不少内地人的上佳之选。新疆以其最为辽阔的疆域、极度丰富的自然地貌、复杂纷呈的民族风貌而别具魅力。
然而,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游览新疆的内地人与扎根新疆的各族人,两股原本相隔千里的人潮,在高原湖泊、沙漠戈壁、城市乡村、生活点滴中交汇相遇。
正如卞之琳的名诗所言:“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新疆人成为前来旅游的内地人眼中流动的风景;
内地人也成为新疆人眼中观察和了解内地的窗口。
身为一个热爱新疆的内地人,在时隔17年后重新入疆,笔者一路走来,感受到的是扎根新疆各族人眼神背后的深意。虽然不具备社会普查的代表性,但一叶窥豹,入疆20天的观察与思考,从对方眼中反观自己/内地,解读一个新的新疆。
新疆汉族人
在新疆,汉族才是少数民族。
新疆一线公安干警的一句朴素之言,能最直接代表他们的心声:“坚守就是奉献”。
根据2015年新疆自治区在成立60周年公布的人口及民族结构,截至当时,自治区总人口为2322.54万人,汉族人口为859.51万,占新疆人口37.01%。
这一数据与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当时的汉族人口874.62万人,占总人口的40.1%。5年间,汉族占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
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明显要快于在疆的汉族人。汉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移民,而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却是靠生育。汉族移民节奏再快,也难以跟上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据统计,等到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口开始死亡,新疆汉族人口将面临快速负增长。
大美新疆
受前几年新疆维稳形势影响,在疆的汉族人越来越多选择离开新疆,在内地购置房产。而选择继续留守在新疆的汉族人则细分为:“新一代”、“新二代”、“新三代”……
“新一代”是指这一代移民到新疆的汉族人;“新二代”是指父辈移民到新疆的汉族人;“新三代”顾名思义,是祖辈移民到新疆的汉族人……一代又一代的内地汉族人,因为各种时代原因而加入移民新疆的大军,从逃荒到戍边,从军垦到打工,每个家族的新疆史都是一部时代史诗的缩影。而现在依然留在新疆、建设新疆的汉族人,烙在他们身上的除了命运的选择,还有坚守的奉献。
吐鲁番的一位汉族司机在被问到是否是“新二代”时,愣了一下,可能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分类。很多新疆的汉族人因为环境的耳濡目染,生活习惯、语音语调,甚至外貌长相都和少数民族很像。这位司机在被问到是不是维族人时,对于笔者的判断力表示质疑:人家明明是地道的汉族人嘛!
选择留在新疆的汉族人,很多是因为家庭和工作扎根下了,鼓不起勇气抛下一切从头开始;也有很多留在新疆的汉族人,把子女参加高考、工作当作离开新疆的跳板,毕竟内地的机会和条件要好很多。
新疆维族人
说到新疆,内地人的第一反应必然是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作为以维族命名的自治区,维族人自然是自治区名副其实的主要民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维吾尔族人口为1127.19万,占新疆人口48.53%。他们主要聚居在南疆地区,其次是哈密、吐鲁番等地区。
新疆大剧院《千回西域》表演者与观众合影
作为自治区的主要民族,维吾尔族必然是内地游客游览新疆时眼中的一道重要风景。笔者此行,正好安排了伊犁河谷和吐鲁番地区,得以近距离了解维族人。
在有清一代的新疆首府——惠远古城,我们一行参观了古城里的维族民俗家庭。当年,乾隆为加强在新疆的治理,在此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八座卫星城,统称为“伊犁九城”。沙俄侵占伊犁后,虽然达成《中俄伊犁条约》并收复伊犁,但霍尔果斯河以西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俄吞并。此时的惠远城已经紧邻中俄边境,不再适合作为新疆的军政中心,所以1884年新疆建省后,省会设在了东边的迪化,即今日的乌鲁木齐市。
在惠远古城,保留了当年建制模样,临街的维族家庭在当地政府扶持补贴下,庭院、门脸修葺一新。作为创收的一部分,一些维族家庭通过展示自家庭院和民俗文化的方式,把内地游客招揽到家中体验参观。由于参观成为旅游产业链中的一环,开门迎客的维族人既热情,也很商业化。为游客准备的手工冰淇淋和瓜果都是标准范式,庭院里的葡萄架下,维族歌曲响起来,家中的男女主人纷纷邀请游客起舞。
惠远古城维族民俗家庭自制的玉米冰淇淋
在他们眼中,内地人保守而又好奇,源源不断到来的内地游客无疑是家庭创收的现金流保障。但在彼此眼中,这种商业化的参观背后,更多还是一种现代方式的利益交换。
惠远古城里的维族赶车大叔
在游览惠远古城时,当地歌舞表演也是这条旅游产业链中的一环。歌舞表演热情浓烈,歌舞演员状态饱满。
惠远古城民族歌舞
与其说他们热情好客,不如说他们更加享受表演的过程。惠远古城的表演曲目都很维族化,基本都以维族歌曲主打,其中还安排了一个维族结婚仪式。在最后的谢幕环节,内地游客恋恋不舍,完全被少数民族歌舞所打动。然而对于迎来送往的维族表演者,这群观众与下一群即将到来的观众没有区别。他们还将在熟悉的曲乐中跳下去。
惠远古城里的民族歌舞表演
吐鲁番地区虽然紧靠乌鲁木齐,但也是维族人集中较多的地区。位于老城区的南门村,笔者走近维族百姓的街巷,和他们一起迎来新的一天。
维族人的早晨是从儿媳妇清扫自家门院开始的。家家户户的儿媳挥着大扫帚,把各自门前的街巷打扫的一尘不染。如果这家人中没有儿媳妇,清扫的活会落到家中女主人身上。
时至葡萄成熟的季节,吐鲁番特有的风干凉房里一排排挂满了刚刚收割下来的葡萄。一位维族大婶刚刚收割完葡萄回来,在家门口停稳电动车。见我上前询问收割的枝叶为何物?她客气地摘下一串新鲜的葡萄递到我手上。虽然又小又透明,这却是我吃过最甜的葡萄。对着她那充满善意的笑脸,我提出能否为她拍照,被她婉言谢绝了。
在南门村的这个清晨,有清扫的媳妇、摘葡萄的大婶、准备外出干活的大叔,也有赌气蹲坐在家门口的维族小姑娘。对于偶然探访他们的汉族面孔,他们既没有更多戒备,也没有更多虚礼。或许是因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缘故,来来往往的内地游客早已让本地人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吐鲁番南门村的儿童、女孩、大妈
新疆其他少数民族人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共有47个民族。在新疆旅行,浓缩了与各族少数民族相处的机会。或许内地人一辈子遇到的少数民族类型,还不如短短一个旅程所遇到的少数民族类型多。
笔者所去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就是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全国唯一一个副省级自治州,位于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西汉时期,伊犁为乌孙国属地,哈萨克族是乌孙人的后代。
哈萨克族的牧民淳朴善良,在那拉提大草原上,不少居住在景区内的哈萨克族牧民通过景区的小项目营生,但索取费用较低:骑马绕山一小时80元、羊肉串10元、抱着羊羔合影5元……
除了物价低以外,不贪心是内地人对当地人的第一直觉。笔者走近了一家位于那拉提山顶草原的毡房里,哈族小朋友正在桌前嚼着满桌子的奶制品,面对外来客,8岁的孩子依旧保持着应有的淳朴,没有把毡房当做兜售的营生,而是大方欢迎我进门坐坐。在他的眼中,汉族人、内地人、新疆人,似乎并不需要区别对待。
回族也是新疆各少数民族中的一支,新疆的回族多是在100年前从陕甘迁移来的。回族为新疆带来了最好吃的各式拉面,在他们经营的面馆里,回族坚持着自己的习惯传统,他们谨慎低调、勤劳智慧,在这个多民族的地区,小心翼翼地经营者自己的生活。
回族
锡伯族和东乡族是笔者入疆后第一次接触到的两个少数民族。
锡伯族
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今天的锡伯族在新疆主要居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
东乡族则是甘肃的一个少数民族,部分东乡族人在建国后从甘肃迁徙到新疆居住。与维、蒙、回、哈相比,这些少数民族的影响力较为有限。
在锡伯族人身上,依稀能够看到蒙古人种的影响。东乡族人则几乎与汉族人无异。作为新疆多民族聚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都在保持着自身民族特性的同时,积极融入民族大团结的群体生活,一个彼此融合、互生互利的大家庭。他们既是属于本民族的,更是属于整个民族大家庭的。
诗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