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4
高考从来就不是我们第一场战争,也不会是唯一的一道分水岭。
作者:张老六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
975万的考生等待命运的安排。
这只是他们人生中经历的第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整个社会普世价值观下,高考胜利了就代表可以继续,失败了就要等于出局。
不得不说,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
跨过去了,就有机会与精英、高薪、成功挂上钩,没跨过去的,他的人生标签可能是水管工、电工、低薪。
(图片来自Unsplashed)
但,高考失败了,就注定与高薪、成功无缘吗?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说的:“人生就是一场牌局。拿到什么牌,命中注定;如何出牌,操之在己。”(Life is like a game of cards. The hand that is dealt you is determinism; the way you play it is free will.)
如果我们是一个连运气都没有的失败者,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点,那么,该如何逆转命运?
下面这位精英人士,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一个人,如果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共12年,想要在高考时考出0分,应该不容易做到吧?
但真的就有人做到,比如台湾《商业周刊》CEO王文静女士。
1983年,王文静参加高考,数学得了0分。
在那个读书是唯一出路的年代,这样的高考结果无疑等同于被踹入十八层地狱。
王文静没有拿到通往成功大门的门票,她最后去读了一所职业学校的传播专业。
这个在人生的初级阶段就被淘汰的人,想都不敢想,她以后的人生会有机会做到:
一,成为台湾大学的教师,二,数学0分,工作却要看财务报表,三,英文只有this is a book的水平,却在国际论坛演讲。
王文静刚毕业时,用人单位因为她没有大学学历,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她。
屡屡碰壁的失败经验,让她有一个强烈的意识:与那些高学历的人相比,自己就是一个高度、视野都差人家一大截的loser。
所以无处可去的她只要求自己有一份工作,在职场上活下来就心满意足了。
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无处可去”造就了她整个人生。
1987年,台湾《商业周刊》刚成立,它是两岸三地的第一本财经周刊。
其最早的办公地点只是一间车库。
由于当时台湾整个杂志系统还不成熟,做杂志的技术也不完善,《商业周刊》每周的杂志都有一大堆退货,没人买,员工连生存都成问题。
王文静走进这间杂志社,心想:一个没有大学文凭,一个快倒闭的公司,谁也别嫌弃谁。
但其实杂志社是嫌弃她的。
她工作的部门,是公司为了增加一些营收,不得不承包广播电台的一个时段。
王文静在里面是小时工,还兼做一些剪报的工作。
公司领导为了将杂志做好,根本无瑕顾及她,这反而让她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
从发想到执行,整个节目制作都是王文静一手负责,渐渐地,老板发现她身上有一个优点:专注。
她不但把事情百分百的执行完成,还能把事情做“好”。
比如,在资源欠缺的时候,她可以把广播的内容集结成一个新产品,叫做“成功者的压箱宝”,竟大大超越了《商业周刊》的作业水平。
一个老板或公司想要员工具备的能力,无非是三种:无中生有,从有变好,最后还能卓越长青。
王文静此时的“无中生有”和“从有变好”,给了老板一个大大的惊喜。
从她身上,老板看到了:能担大任者,重不在条件,而在心性。
几年之后,当年因为王文静学历不够而将她拒之门外的电视媒体,竟然主动找上门来,以“资深记者”的理由挖她——用人单位看中她的,早已不是那张大学文凭,而是工作能力。
王文静顿悟:即使没有了大学文凭那块敲门砖,原来她还有机会获得第二块砖,第三块砖……
人生是一场长跑,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张文凭。
文凭也许是敲门砖,但它不能保证你能在一家公司呆多久,爬多高。
不久后,王文静就被调到编辑部,从事第一线采访写作。
不可否认,这期间她横跨欧、亚、美、非等五大洲,采访过上千位政商名人,这些经历拓展了她的整个视野。
但知识的匮乏,还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她。
她记得2007年采访李嘉诚时,他说,世上并无常胜军,所以在风平浪静时,好好计划未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王文静向来将自己归为“驽钝之辈”,飞不高走不远,所以脚踏实地的计划,是她最蠢笨的办法。
每次进行访问之前,她都比别人多花几部的时间来整理相关知识,比如采访对象的背景,行业以及采访期间可能出现意外的十几种剧本。
采访结束后,她将对谈的所有知识先自我消化理解,再转化成文字,让读者通俗的了解。
她当总编辑时,写封面故事往往是今天写宗教,明天写半导体,后天石化产业。
一个人的所学毕竟是有限的,面对那么多从未接触过的行业,难免心底犯怵。
而且在心理学上,人的内心有一个防卫机制:遇到困难很自然的就会自我设限,认为自己做不到。
但人要是越不想挑战,他的世界就会越来越小。
此时王文静就会想,到底是我“真的”不能,还是“觉得”不能?
她想到探险家恩斯特薛克顿说,与其当一头死狮子,还不如当一头活蹦乱跳的驴子。
就算做得不好,又能怎么样?反正她就是从失败开始出发的,没什么输不起。
有了这股莽劲,她就全力以赴的去做。
遇到不懂就问,有一次甚至直接问采访对象:请问M1和M2货币供给是什么意思?
王文静说,宁愿做一分钟白痴,也不要做一辈子白痴。
对她而言,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资讯和知识,是传播职业的使命,所以她不怕丢脸。
碰到“罩门”,她就开始分析自己为什么会产生“不能、不愿、不习惯”的自我设限,然后寻找途径,去解决它。
人生不可能潇洒前行,还能享受成果和荣耀。
成果和荣耀的背后,失败与挫折都是必然的。
在王文静人生中,得到过两个0分:第一个高考数学0分,第二个是参加国际杂志论坛上的英文演讲。
她先后到北京、马来西亚参加国际杂志演讲,主持人用英文即兴向她提了几个问题,她半句也听不懂。
这两次挫折让她始终放不下,直到有一天听到台湾主持人张小燕说“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大,不论是你的沮丧,或是你的骄傲,你以为全世界都看到了,但其实没有”时,才有所体会。
“没有人会记得你的失败,只有你自己会记得”,少了心理负担,几年后她到罗马参加世界杂志大会,她才闯过语言大关。
凭借着毅力与坚持,即使英文不好,王文静照样率领专业团队到世界各地采访名人。
所以,是让恐惧驾驭你,还是让梦想驾驭你,决定权在你手中。
“虽然没有翅膀,但可以改用走的甚至用爬的,一样能抵达目标!”
王文静用自己的专注与坚持,在总编辑的位置一干就是十年。
这十年,没有前车可鉴,只能不断摸索。
只要杂志卖不出去,她就开始找问题,比如选题是否有把握好,见解是否独到。
而哪一期内容是精良的,观点是独到的,报道是客观的,都一一记录下来,作为企业标杆。
她无时不刻的寻找改变,寻找挑战,打破传统财经杂志的设定。
她所选的议题不只是金融,而是触及社会各个层面,让人人都能亲近。
比如,有一期是喜马拉雅山下的“快乐国不丹”。
她找来水彩大家梁丹丰画了一张不丹国的人间天堂,再用一张张纯净朴实的照片和充满画面感的文字,来诠释97%的不丹人“我很满足”。
把事情做到极致,是她的标准。用最平凡的对比,将不丹国的快乐变得伟大。
《商业周刊》在她手里转亏为盈,逐步成为全台湾发行量最大、打败八卦周刊的财经杂志。
44岁那年,她成为“商周集团”CEO,董事会里最年轻的成员。
而这期间,她可以创出“金砖四国”这样的国际通用名词。
她能邀请到经理人杰克·威尔许、国际动物保育专家珍妮·古道尔、李嘉诚等知名人士担任《商业周刊》的“客座总编辑”。
她能在希拉里参选总统期间,拿到华人世界专访希拉里的独家报道。
她总能将不可能的任务,变成可能,最后成为老板心目中的第三个员工标准:卓越长青。
这一切,都建立在她的坚持和专注的基础之上。
梦想如果缺乏坚持,就很难实现;工作如果没有专注,就无法脱颖而出。
人生哪有那么多运气与天分,有的不过是你比别人多耗了几部的精力与时间。
人生也不是你有多优秀,而是你想要变得多优秀。
高考从来就不是我们第一场战争,也不会是唯一的一道分水岭。
高考胜利或失败,都不足以定义人生,只有挥汗走过的每一步,才能真正灌注人生养分。
所以,在这场充满机遇的人生长跑当中,怎么样将手上的一副牌打好,其实主动权一直攥在我们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