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这么大,为何偏偏容不下热爱跳舞的大爷大妈?
作者:唐僧牛仔
最近,国内暗暗地掀起了一股“瞧不起”风潮。
这股风潮的核心是年轻人,而他们瞧不起的对象则是国内的大爷大妈,以及他们“跳广场舞”“披着纱巾拍照”“扎堆玩单反”等逆龄行为。
在很多年轻人眼里,广场舞、纱巾或是单反,这些都非常不符合传统观念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于是,在年轻人把控话语权的网络平台,一条鄙视链已经显现,而中国的大爷大妈们,就处在这条鄙视链的底端,“广场舞大妈”的贬义色彩更是由此越来越浓。
只是,年轻人也许没有看到,若干年后,等他们也老去的时候,自己亲手制造出的这条鄙视链,会以同样的方式反噬,摧毁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广场舞大妈身处鄙视链底端
“广场舞大妈和年轻人抢篮球场”、“比直男拍照更可怕的是,披着丝巾的大妈”……最近几年,这样的新闻和网络文章,频频在网上引爆。
我们先看一个5年前的统计数据:2013年的统计显示,网络上对“广场舞”冷嘲热讽的网民,近80%在40岁以下,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场舞参与者中,超过80%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
网络这么大,为何偏偏容不下热爱跳舞的大爷大妈?
除去少数扰民且蛮横的极端个例,广场舞和拍照姿势这些个人喜好,按理说跟年轻人的生活是井水不犯河水。那么,为何要揪住这些拿来说事儿?
这种戏谑,不乏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羡慕嫉妒恨心理。
我经常晨练的公园,除了打篮球、打羽毛球、踢毽子、练太极的,还有好几拨广场舞的队伍。
H先生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都要从公园门口经过,“真是搞不清楚,这些大爷大妈哪来这么大的劲头。我感觉每天上班都累得要死,他们早上跳,晚上也跳,比我上班还‘勤奋’。”
H先生的想法,其实代表了不少年轻人的心理。在他们看来,生活压力都在年轻人身上,大妈们却活得比自己还丰富多彩,这很“不公平”。更何况,这些身材走样的老阿姨们,也实在没有手机里大长腿的姑娘跳c哩c哩舞养眼,却硬要在人前卖弄舞姿,真是没有自知之明。
你看,这样的想法多么主观?这似乎揭示着这样一个不成文的定律:现在的社会是年轻人主导的社会,因此,以年轻人的审美去评判生活行为的好恶,才是正确的。
所以,一些年轻人瞧不起的,根本不是广场舞本身,也不是嫌拍照拿着纱巾太老土,而是他们认为,舞蹈应该属于细腰长腿的青春美少女,那才靓丽养眼;拍照应该是颜值在线,那样嘟嘴卖萌才够可爱。
《创造101》节目里的王菊,因为不符合一些人对“女团”肤白貌美的“定义”而被羞辱,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
大度一点,谁都曾有属于自己的“芳华”
好在,还有很多年轻人,看得明白,其思维也在跟着时代进步。
其实,自己父母辈的老人,无论是寄情于广场舞,还是组团玩摄影,不过是在追寻他们失去的青春,是在用力摆脱和社会脱节的孤独与焦虑,或者,单纯只是为了让自己健康一些,少给孩子添麻烦,能多陪他们几年。
前段有篇很火的,戏谑中国大爷玩单反相机的文章,被转到了一个摄影专业论坛里,结果,被网友近乎一边倒的声讨。
其中,一位大爷级的摄影网友,就跟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而他的际遇和想法,也反映了很多老年人的真实内心。
谁都有过青春年少爱追梦的年龄。放大一些时间维度来看,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爱热闹的大爷大妈们,年轻的时候,也和今天的年轻人一样追时髦,也一样爱美、爱文艺。
可是时代和生活环境,却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追求。如今大妈的纱巾照、大爷的单反,不过是对自己青春和梦想的一点点弥补。
更重要的是,除了实现自己年轻时的爱好,大爷大妈爱扎堆儿的原因,来源于他们对孤独的恐惧。
害怕被飞速向前的社会抛下,害怕自己变成年轻人眼中“没用”的人。这种对孤独的恐惧感,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社交欲望。
跟西方国家的老人不同,中国的老年人并不太习惯参加社会活动,而像国外老人那样动辄出门几个月去度假,就算子女支持,恐怕老人们也会先想想:我出去玩了,孙子谁来看;孩子们还房贷压力那么大,我是不是要省点钱帮帮他们?
传统的邻里关系、血缘关系在中国迅猛的城镇化进程中,被不断弱化。同时,城市越来越大,退了休的老人也难得再和同事、朋友相聚,这让老年人社会交往渠道迅速减少。像广场舞这样几乎0成本的群体活动,也就成了他们重要的社交途径。
大妈们在广场舞结识,跳完了约着一起去买菜,闲暇的时候在社区附近一起遛娃,这似乎是中国大妈在现实生活中最佳的选择了。
画个更大的圈,包容和理解世界
我们小时候很多人,都曾被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刺激过。如今,每个人又会不自觉地在心里,有个“别人家的父母”来对比。
看到网络上国外老人骑摩托环游世界、一身朋克打扮去玩摇滚,看到80多岁的大爷健身撸铁6块腹肌,还在T台走秀,不禁会想,真酷!这才是生活!
可是,有几个人能在现实生活中,给自己的父母这样的自由度和精神、物质上的支持?恐怕大多数的普通人,都很难。
那再简单一些的呢,是不是在生活中总觉得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老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都和我们年轻人格格不入?
一位老人就说,自己最不理解的,就是儿子、媳妇下班回到家,各自抱着自己的手机。跟自己的爱人都没有交流,更别说和老人沟通了。
当老人在用力去跟上时代,跟上子女的步伐,有些年轻人却不是想着去理解老人的想法,而是用自己消沉的“佛系”眼光,去挑剔嘲讽老人的活力。
前不久,有人在微博上说“中国大妈、中国大爷这两个词已经进入牛津词典”。这条微博被人迅速证实是谣言,可从名词解释中,我们却能看到毫无善意的歧视,以及透过屏幕都能闻到的酸味。
网络社会最大的特性就是包容和平等,现实社会更需要这样。社会的包容更要体现在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对别人生活和向往的友善与理解。
前不久,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Peter Salovey)在2018届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主题为“画个更大的圈包容和理解世界”的演讲。
在演讲中,他分享了保利·默里(Pauli Murray)在1945年所写的关于她的志向,“我要通过积极和包容的方式打破隔离” 。他问即将毕业的学生们:你会画多大的圈呢?你会画一个兼容并包、充满活力的圈?还是拉帮结派的团团伙伙?
彼得·沙洛维校长告诉学生们,要实现兼容并包很难,但未来的回报巨大。中国也有句老话,“君子和而不同”。
我可以在舞步是否优美、拍照举着纱巾是否好看的问题上,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会抱着友善的态度和你和谐相处。否则,今天自私的想法,明天也许会报复在老去的自己身上。
想要收获哪种回报,其实不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