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上邪
决策读者后台交流说,想留在外地发展,可是父母催着回家结婚生娃。对他的遭遇,我深表同情。还没同情完呢,他又说,他动员爸妈拿钱在他这里买房,父母不同意。我很奇怪,为啥要让父母拿钱?他说,因为他没钱。
这是典型的经济上不独立、关系上想独立的案例。听过不少年轻朋友的这类故事。也听过不少父母抱怨和成年子女(尤其是他们的配偶)相处不融洽。相处不融洽干嘛还要住在一起?不放心、不舍得、不忍心,离不开。
不能各自为政地独立吗?如此爱恨交织地生活在一起其实很危险。须知,不能独立生活是和善关系的地雷,还是重型的。
01.
经济独立是关键
有位读者曾经数次和我在线联系,对父母限制她的人身自由感到非常痛苦。她想去大城市闯闯,父母不同意。她没法离开的原因很简单,一直没有工作过,没钱买车票。
我可以理解她父母的担忧。如果是我的女儿,高中毕业后就在家住着,从来没有工作过,贸然要去大城市打工,我肯定不放心。但是,她的父母可能没有想过,作为一个成年人,她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不放她离家其实是违法的,是对她基本人权的限制。从现实角度考虑,她也不可能一辈子不出去工作啊,怎么能一直在家“养着”呢?
对于这位读者,我的建议是,先在家乡打工。走出家庭,熟悉社会,哪怕从简单的工作做起。攒钱、攒经验,然后买票一走了之,想去哪儿去哪儿。与其哭诉、愤懑,不如勇敢闯荡、尝试。毕竟人生是自己的。
可是在没有攒够钱之前、在必须靠父母的钱为生时,被父母掌控生活似乎也在所难免。道理很简单,她有权买票离开家乡,而父母也有权不给她钱买票。有本事自己去买票,别用父母的钱。
因此,我经常劝那些抱怨父母管辖太多的年轻朋友们,经济独立是第一要务!
上班拿了薪水,为何经济还不能独立?不少答案是“不够花”! 要我说,不是不够花,是独立意识不强。
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资是一个月164元。单位有宿舍,这点钱要负担吃穿用行。去菜市场买菜时看到烤炉里的烤羊肉,真馋啊——也只能馋着,8块钱一斤,怎么能买得起?记得第一个月发工资前,只剩下一根葱和一颗鸡蛋。那天的午餐我带的就是葱炒鸡蛋。午餐时,帮我递饭盒的大姐拿着我饭盒说,“怎么这么轻?空的?” 她顺手打开看到那点菜后,感叹了半天,把她带的饺子给了我好几个。
当时的感觉是感动和感谢,却不可怜自己,反而觉得有点小骄傲。毕竟可以自食其力了嘛!尽管养得可能不大好(那段时间是我体重最轻的时候),但怎么说也是独立了。去北京玩儿,同学陪着我逛老西单商场,所有的衣服都是100元以上,只能选择不买。
我这点“艰苦”根本不算什么。大学时,不少来自农村的同学手头都不宽裕,可也没耽误学习和毕业后的发展。其中有一位同学全靠学校每月六十几元的补助,还要节约点钱给家里的妹妹寄回去。他只有一身外套。周日洗了外套,就在宿舍不出来。几乎每顿饭都是面条就馒头。
所以说,没有吃不了的苦,不存在够花不够花。关键在于自己的意识。不想吃经济方面的苦头,就要吃不自由、被管束的苦头。
02.
情感断奶是必须
我的同龄人中已经有“空巢”家庭了。聊天时,话题也开始转向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基本可以分为三派,一派是追着孩子走,尤其是有女儿的家庭,打算日后出钱资助孩子买大房子,然后同吃同住;一派是和孩子的住处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分开住,但是随叫随到,帮助孩子打理家事,炖了汤端过去、还没凉;一派是和孩子各自独立,留守家乡,让孩子海阔天空地发展。
真正能做到第三派的人恐怕不多。以前家里好几个孩子,父母想追着跟也跟不过来。现在就一个孩子,目标专一。以前父母管孩子比较粗放,像我们70后这一代,从小也没有什么课外班的概念,脖子上挂着钥匙自己上下学回家。可是我们当了父母后,对孩子是24小时无缝对接。我们上大学时,父母送去报到的是个案;现在不送的几乎没有。付出越多的越容易惦记。这样就理解了现在年轻人的父母为什么对孩子不容易撒手。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孩子总要长大,开始TA的一生。挫折、失败、彷徨、犹豫、痛苦、焦虑,这些负面的情绪和经历也是TA生活的一部分。怕他们犯错,怕他们吃苦,剥夺了他们这些不顺利,就是剥夺了他们完整的人生。况且,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就像树不能养在室内。养在室内的都养成了盆景,只能供别人玩赏。
不知道辛苦的,不会懂得甜美。太多的照顾也容易导致成年子女的感觉不适,尤其是在成年子女不愿意接受的情况下,更让他们觉得窒息感、反而不懂得珍惜父母的这番苦心。几年前曾读过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位男青年把父母杀了,理由之一是父母对他控制得太严。其中一件小事是早晨他妈妈非让他吃颗煮鸡蛋,如果他不吃就去上班,他妈妈能剥了鸡蛋、追出去把鸡蛋塞他嘴里让他吃。这位男子的罪行不容辩解,但他妈妈的这种行为真的值得许多父母反思。
父母和成年子女过度“亲密的关系“,一方面是有些父母对成年子女不放心,抱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态度,希望倾心尽力去照顾,让他们舒适;另一方面,也是许多成年子女对父母的精神依赖没有断奶,总想背靠大树好乘凉。
一位本地的西人朋友和我聊过他的一段爱情往事。他曾和一位华裔女士交往,却没有步入婚姻,主要是因为女友提出结婚后要和她的父母同住。他觉得不可思议。女友的理由是父母可以帮忙做家务、也会给予一些指导。他更不接受,他认为,家务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至于指导,他说,“他们已经写完了他们的人生之书,为什么要在我的人生之书上再写?我也只有这一本,没有机会重写。我要自己写。”可惜他的女友没想到这一点。
人生对谁都是一次。不肯和父母精神断奶的人,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放弃了生活本身。不舍得和子女精神断奶的人,是在用溺爱淹没挚爱。
03.
每个人应该有独立的世界
美国有位丈夫对妻子家暴,严重到由于等妻子出门不耐烦,动刀砍了妻子的脚。丈夫被判刑,并被判不许再接近女方。几个月后剧情反转,妻子要求解除禁令,并为丈夫申请缓刑,还去监狱探望。理由令人啼笑皆非,不是爱有多深,而是由于丈夫长期里里外外一把手、妻子离开他后,生活产生了诸多不便。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些话用在这些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很多人不能自理的原因是“懒”。懒得做,又不得不做,就会推给别人做。
在北京时,有位邻居的丈夫有外遇,她和我诉苦,我却不怎么同情她。因为她太懒了!不上班,家务活一点都不做,孩子也懒得管,都是推给丈夫和同住在一起的公婆。每天睡到中午起床,化化妆去和男女闺蜜喝茶、聊天、小聚,晚上刷剧。在家里就是女王的待遇,凡事指挥他人。他丈夫的外遇据说不漂亮,小家碧玉,会煲汤做饭。从婚姻忠诚度来说,她丈夫不应该有外遇。但从婚姻的实质来说,两个人萍水相逢走在一起,谁也不欠谁的,凭什么一方要无微不至地照顾另一方、接受另一方的颐指气使?凭什么娶了一个人就要养着她?嫁了一个人就要当他的保姆?
父母子女也好,夫妻伴侣也好,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生活。这份生活不是可以转让、代管的,也不可以强压在他人肩头。亲密关系中的彼此要有这样的基本意识,切不可越俎代庖。
以前在温哥华有位合作伙伴。他是香港来的老移民,在这边读完大学结婚生子。他的儿子工作几年了,收入还不错,但是未婚,就租住了他们的地下室,按月付房租,不跟他们搭伙吃饭,周六才“回家”吃团聚午餐。早出晚归,平时也不上来请安。他们也轻易不下去,不会去为他收拾屋子。我问他为什么,他笑着说:“他租其他地方住也是租,还不如租我们的房子,这样大家都觉得安全。”他说儿子是本地生长的,很像西人的规矩,有独立意识,“他不愿意我们管他,我们当然也不能管了。他是成年人了嘛。”
很多和子女同居的老人和晚辈关系相处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管得太多。对于晚辈、尤其是媳妇、女婿的吃穿用度、生活习惯、谈吐举止,无一不怀有丰富的个人意见和建议。他们觉得自己的评价是天经地义的,不知道是多么得不懂边界。就算自己亲生的、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TA也有权利决定自己赚的钱怎么花,今天应该穿什么衣服,更何况是自己一个指头都没养过的“外人“呢?
不仅有的父母如此,有些人顶着“为你好”的光环,喜欢四处否定他人的生活。不知道自己的批评言论多么招人烦啊。说到底,是不懂人和人是独立的,应该保持必要的界限。越界就是侵犯别国的领土。
拍摄于40年前的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一只狐狸组建家庭、抚育后代,又在孩子们长大时故意遗弃它们。被遗弃的小狐狸找到洞口时,狐狸爸爸却不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进洞。它挡住洞口、以撕咬威胁,小狐狸们只有星散四方去闯自己的世界。狐狸爸爸不是不爱孩子,而是遵从成年个体要独立生活的自然界规律。
独立的好处很多,“坏处”也不少——不能躲在他人的羽翼下不劳而获、享福受宠,必须要单独面对外界的风霜雪雨,自己打拼开创一番生活。
可这才是真正人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