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哥说
拥挤,其实也是一种节日气氛。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方小小
全文3340字,读完大约5分钟
电视剧《奋斗》的编剧石康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一到美国我再也看不上中国姑娘了》,文中这样写道:“美国对我最直接的冲击便是对姑娘的趣味……在美国,性占的比重不再那么病态地多,我希望有个姑娘跟我一起使用工具建房子,而不是只在边上给我擦汗叫老公。此时,原来的中国趣味纷纷瓦解,这时你才得知,一个帮手是多么重要,若是她不能与你一起把床垫举上车顶并捆住,你就只能自己去举,但你一人很可能真的大风中完不成……在美国,你需要一个与在中国完全不同类型的姑娘,她首先是个有独立硬付生活能力的人,还能与你配合,此刻,爱情显示出另一种意义。”
而有意思的是,当中国姑娘到了美国,很多人也都爱上了美国男人。在她们眼中,和中国男人比起来,美国男人不仅懂得尊重女性,而且动手能力超强,很多男孩子18岁前就已经被自己的老妈调教成了出色的好帮手,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样样在行。
如此看来,似乎无论是中国男人还是中国女人,在彼此眼中,和美国人相比较,生活自理能力都逊色不少。
很多人将这种差异归结于文化差异,事实上,这背后有着一个被很多人视而不见的客观原因:人口。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14年底,在中国大陆居住着136782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其中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约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3倍,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
再来看美国:纽约州每平方公里138人,佛罗里达112人,德克萨斯37人,加州89人,佐治亚64人……人口稀少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人工成本非常高。在英语中有个词叫做“DIY”:Do it yourself. 说得通俗一点,其实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当中国人到了国外,突然发现:加油站是自助加油,洗车是自助洗车,高速公路没有人工收费,而修车的人工费高得吓人,甚至理发都要动辄十几美元,再看看剪出的效果……真的还不如自己动手。
都是人少惹的祸
于是,到国外后,中国女人纷纷变身大厨,烤面包做蛋糕水煮鱼烤鸭桂花糯米藕不在话下,在国内,偶尔烤个面包蛋糕发发朋友圈那叫做生活情趣。到了国外,这对家庭主妇而言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如果长着一个不变的中国胃,不仅是面包,还得会蒸馒头烙饼做小笼包。
而中国男人回家同样捋起袖子干活,堪比专业园艺师和修理工,剪草修房顶安灯刷房子铺地砖这些通通都是小菜,海外文学城有个栏目叫做“我爱我家”,专门讨论各种装修的技术问题,全家人一齐动手甚至可以在自家后院搭个凉亭,注意,不是帐篷,是木制凉亭,虽然没有公园里的精致,但好歹也算是个像模像样的凉亭!
在美国,一个大一些的房子,单单是剪草,如果不自己动手,请园丁维护每月就得支付一千多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还是DIY比较合适?
由此,石康才会在文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当我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蹲在车顶上,忽然对面拿着说明书使劲看的姑娘说懂得了如何使用捆绑装置,那一刻她真是可爱得离谱,比在灯影下的床上看到的那个小骚狐狸真是动人好几倍——当我对某事想不出办法,而对面的姑娘说“我能”的时候,我是真切地感到无法离开她,无论她长成什么样子我都觉得美。”
事实上,当中国姑娘到了国外,在生活能力方面表现得丝毫不比美国女人差。
同样,中国女人也会发现中国男人到了美国很快都成了居家好男人。原因很简单,在国内,男人喝酒应酬完回家就是“葛优躺”,老婆说窗子坏了,好办,找人修。老婆说地太脏了,好说,请保姆;老婆说不想做饭了,没问题,叫外卖……对男人而言,需要他们做的最关键一步,是最后买单,而他们身上最大的压力,恰恰也来自于最后买单。
再看美国男人,因为人工贵,从小又大多不是独生子女,对他们的妈妈,家庭主妇而言,放着现成的劳动力不用那简直就是浪费资源。不妨回想一下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些时候的中国,家里兄弟姐妹多的时候,同样也是大的照顾小的,从小帮妈妈做家务。而作为丈夫,在忙不过来的情况下,自然也躲不掉,用作家六六的话说,八个孩子,光洗澡就得老半天,男人哪还有时间出去鬼混?反观现在的国内,在一二三线城市,通常一个孩子被四五个大人围着团团转: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再加上保姆,中国男人自然乐得出去躲清闲。
除此之外,人口的影响还表现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公共交通,众所周知美国公共交通和中国没有可比性,其主要原因还是人少没有规模效益。由于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一方面在美国铁路无法直达家门口,另一方面坐的人少,票价自然高,班次也就会少,中国铁路之所以高度发达,就是由于上座率高,人口众多,单单是每年的春运,就创下了世界范围内的人口移动之最。同理,公交车亦是如此。
在中国,网购几十元的东西还常常会免运费,百度骑士一路跑下来可以送出几十单,挣到的钱自然也就多,但换成美国则根本无法想象。
此外,国外旅游归来,很多人还会慨叹:人家外国人真是友好又热情,见到陌生人会打招呼。身边一位朋友在澳大利亚旅游,遇到一个老太太站在自家门口,硬是把他们一家人拉到家里去喝茶,还聊了好久。除了文化原因,人天性淳朴之外,确实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客观因素:人少寂寞。
关于这一点,中国有一个省份也有着相同的感受,那就是东北。众所周知,东北人打招呼的方式和内地有着很大区别,在东北话中,见人就是:老姑夫,大妹子,大哥,大姐……总之见面就成了亲戚,而据说这和东北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大关系:东北在过去属于关外,人烟稀少,天寒地冻,多猛兽出没,在这种情况下,方圆数十里见不到人烟,见到人自然亲的不得了,这种对陌生人的亲热感情,其实和国外差不多。不妨想想:同样在国外,到了纽约就大不一样,人潮如流,地铁中人们行色匆匆,人与人之间完全没有那份莫名的友好和亲昵感。
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多”
对于“人多”,中国人的感触大多都非常深,特别是逢年过节放长假时,到处人山人海,高速路成了最大最长的停车场。而网上最常见的讨论,就是:去哪儿玩儿人少。这种时候,“人多”往往会被嫌弃,总能听到这样的抱怨:中国人太多了!很多社会问题,也都被归结于“人多”,比如孩子入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等等等。
然而,潜意识里,也许人们并未意识到,对“人多”的嫌弃,其实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它一直在那里,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你,从未离去,待到哪一天,人少了,也许还真的未必能适应。
身边有朋友出国后和国内的亲戚聊天,亲戚是个年轻小伙子,每周末都和朋友们一起打篮球,但就是一直烦恼找不到一块好的球场,不是太贵就是太远,只好在家附近凑合。于是朋友说,他家不远就是一块特别好的篮球场,免费,常年空着没人,但他的问题是找不到那么多人和他一起打。只听到电话那边失望地说:”啊?没人啊?那更没劲,还不如我们这边找地方凑合呢。”
邻居家多年的好友举家移民,邻居看得也有些动心,一直举棋不定,待到朋友安顿下来,三天两头给邻居打电话,历数国外的各种好处,末了却难免会叹口气说:“这边什么都好,就是人少,有点闷,要么你们也别犹豫了,赶紧过来吧,等你们过来咱两家一起玩儿那就更好了”。邻居老公放下电话后果断地对老婆说:“估计他们在那儿没什么意思,也没人玩儿,所以盼着咱们赶紧过去,咱可不能上当。”
很多中国老人来到国外后,只待了一个多月就忙着改机票回家,子女询问为什么,老人想了半天,只憋出了三个字:“人太少”。还有人出国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国外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国内是好脏好乱好快活”。“我无法说服自己重复这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无论这生活有多宁静、安逸。无论这里有多少鱼可以钓,无论这里有多少鸟鸣可以悦耳,我还是更喜欢紧张刺激、充满机会、环境脏乱差的中国。”
也许连你自己都没意识到,其实早已习惯了“人多”:无论在外面玩的多晚都可以找到餐厅吃饭,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担心迷路找不到人求助,淘宝订购的东西没两天就送到了家门口,不用天天琢磨着怎么炸油条,特别累的时候可以请小时工,逢年过节可以叫上朋友家人商量去哪儿玩儿,亲眼目睹春运时西客站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往家赶……拥挤,其实也是一种节日气氛。
“人”到底有多重要?中国文化讲究“热闹”,而“热闹”两个字的背后,其实是“人”在支撑。热,意味着温暖,而闹,则是人声。中国最重要的两个传统节日,无论是春节还是中秋,都离不开相聚两个字,唯有亲戚朋友聚在一起热热闹闹,方能感觉到团圆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