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神州大地上一片欢呼,中国人民热烈地庆祝着历经14年浴血奋战换来的最终胜利。
战败后的日军仓皇逃窜,但他们却狠心地丢下了那些重伤的士兵,任由他们自身自灭。这些伤兵为了生活,只能沿街乞讨。
● 侵华日军旧照
即使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国人的愤怒并没有被时间湮没,大家都认为这些日本伤兵,根本不值得同情。
但有一天,河南村民孙邦俊的一个举动,瞬间在村里炸了锅。
那是1946年秋天的一个清晨,孙邦俊像往日一样去镇上卖山货,走到半路时,一个穿着破旧日本军服的乞丐站到了他面前,双手比划着要吃的东西。
“他是日本人,不要给他!”一旁的村民愤愤地说道。
饱受战争之苦的孙邦俊自然也是恨透了日本兵,可望着眼前这个又聋又哑、被冻得浑身发抖的日本伤兵,孙邦俊实在不忍心见死不救。
随后,他从干粮袋里掏出了两块窝窝头递给了日本伤兵,接过窝窝头后,日本伤兵狼吞虎咽很快就吃完了。
可不曾想,孙邦俊刚走,日本伤兵也紧随其后,最终竟然一路跟着孙邦俊回到了家。
● 日本伤兵旧照
孙邦俊妻子见状,大吃一惊:“家里怎么来了个日本人?”
她赶忙拉着丈夫要将其撵走。谁料日本伤兵泪如泉涌,“扑通”一声跪在了孙邦俊夫妻二人面前。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心地善良的孙邦俊动了恻隐之心,他劝说妻子道:
“要是日本那些当官的不打咱中国,他咋能弄成这个样子,咱们如果不管他的话,他迟早会饿死的。”
就这样,夫妻二人简单地商量后,决定将这个日本伤兵收留下。
村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赶往孙邦俊家中,指责他:“日本人让我们家破人亡,你倒好,竟然还收留日本兵!”
● 上世纪河南农村旧照
说着说着,一群激动的村民还拿起了扫帚,想要打这个日本伤兵泄愤,但最后都被孙邦俊拦了下来。
他劝说乡亲们:“日本青年也是被强迫来中国打仗的,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将心比心,这也是一条人命,如果我们见死不救,和刽子手又有什么区别。”
他还向村民们保证,等到日本伤兵的身体状况有了好转,就立马将他送走。
村民们听罢也渐渐平复了心情,各自散去。
● 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民旧照
后来,村民们看到孙邦俊悉心照料日本伤兵,也被他善良的举动所打动,大家开始接纳这个日本兵。
在得知日本士兵因头部受伤失去记忆,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时,村民们还风趣地给他取了个新名字叫“小门野郎”。
不仅如此,每逢村里发放救济粮时,村民们都会主动给小门野郎留一份,而且政府也破例为他上了户口。
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小门野郎因在战乱时受了严重的伤,加上没有及时治疗而患上了偏瘫,到后来生活起居都不能自理了。
这对于原本就贫寒的孙邦俊一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孙邦俊并没有就此放弃小门野郎,而是到处筹钱为他看病。
夫妻二人为了更好地照顾小门野郎,常常不分昼夜地看守在他的身边,端吃端喝、洗澡擦身,再脏再累,他们也从未抱怨过。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8个多月,在夫妻二人的悉心照料下,小门野郎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可留给孙邦俊的,却是百元的债务。这对于当时的农村家庭来说,近乎天文数字。
为了尽快还清债务,孙邦俊更加卖力地干活,他起早贪黑地卖山货。有时,他也会挖一些野菜,捡一些山果,当做全家人的口粮。
虽然生活很苦,但孙俊邦总是很乐观。在他看来,有些苦忍一忍就过去了,他不求回报,只希望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然而,小门野郎带给孙家的麻烦还不止这些。
那一年,孙邦俊的儿子孙保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召师专,可当招生政审人员得知孙家竟“藏”了一个日本伤兵时,便认定孙保杰“政治上不可靠,不能为人师表”。
眼看着儿子的读书梦被打碎,孙邦俊依然坚持将小门野郎留在家中。为此,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他到底图什么?
面对旁人的质疑,孙邦俊依旧没有改变初心。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小门野郎早已成了孙家的一份子,而孙邦俊更是拿他当自己的亲弟弟一般照顾。
● 被孙邦俊收留的日本伤兵
可是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位善良的老人。
1964年,孙邦俊被查出身患绝症,这距离小门野郎来到孙家已经过去整整18年了,而让孙邦俊最放心不下的,也就是他的这位日本兄弟。
弥留之际,孙俊邦将全家人叫到身边,他特别嘱咐儿子保杰和孙子碌峰:“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位日本大叔,人都有父母兄弟,他要是好好的,又怎会不想家?如果日后有机会,一定要想办法送他回家与家人团聚。”
此后,孙保杰就将父亲的遗愿当成了自己的心愿,并努力践行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孙保杰不断给当地政府和红十字会写信,也向日本来华访问团递过小门野郎的照片,虽然每次都毫无音讯,但孙保杰从未放弃过。
直到1992年的一天,孙保杰得知一个日本友好访华团来到了南阳。于是,在政府人员的帮助下,他领着小门野郎见到了访华团成员。
巧合的是,访华团里一位名叫津田康道的日本老兵竟认出了小门野郎,他神情激动、一把抱住了小门野郎喊道:“石田东四郎!”
可面对对方的激动和拥抱,小门野郎却没有丝毫的反应,也根本不记得他到底是谁。
● 石田东四郎
后来,孙保杰得知,津田康道原来是小门野郎的上司,而且他也表示自己不会认错人。此时的孙保杰,难掩心中的喜悦,他这么多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津田康道回国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石田东四郎的弟弟石田小十郎,并告诉他失散多年的哥哥尚在人世,而且在中国生活得很不错。
听到这个消息时,石田小十郎怎么也不敢相信,曾经被告知已经“阵亡”的哥哥,竟在中国生活了近50年。
于是,他便派人来到中国采集了小门野郎的血样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证明,他真是自己的哥哥。
至此,藏在小门野郎身上近半个世纪的身世谜团,终于被解开了。
他的真名叫石田东四郎,是日本秋田县增田町人,1937年毕业于东京农学院,1942年入伍,后到中国参战……
1993年6月,石田小十郎决定奔赴中国接哥哥回家,可是孙保杰却十分不放心,坚持要亲自送这位日本大叔回国。
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恩情感人至深,日本媒体纷纷报道了中国孙氏父子收养日本伤兵并为其寻找家人的传奇故事。
● 日媒根据石田东四郎的故事编撰的书籍《伤兵东四郎》
在日本,孙保杰受到了当地最高的礼遇,秋田县县长在会见孙保杰时,特意对当年日军侵华的罪行表示忏悔和谢罪,并对中国人收养东四郎深表感谢。
为了感谢中国孙氏父子的博爱之情,日本增田町村民与太山庙镇结为了帮扶对子,捐赠600万日元,在南召县建起了“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园”。
除此外,还兴建了日中友好小学,并提供经费,培养了数批赴日研修生。
如今,这些标志性的建筑也成了中日两地结好的“政治符号”,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位中国老农最朴素的善心。
当石田一家拿出500万日元准备酬谢孙保杰时,当即就遭到了孙保杰的拒绝:“我们全家做这些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中日之间的和平。”
尽管家仇国恨不能忘,但身为礼仪之邦的中国,自古就崇尚和平,喜欢以德报怨,而孙邦俊一家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善良美德。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又会怎么做呢?文/阿小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