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考不进北大,但不能不知道他。
这位大师到底有多牛?光看他羽翼下的教员就可以从中略见一斑了——
胡适、冯友兰、梁漱溟、马寅初、王国维、辜鸿铭、陈独秀、鲁迅……
后面还有一大串名字。
时至今日,这些教员依然是学术界里的泰斗,殿堂级别的人物。
他编著了我国近代第一部伦理学史专著《中国伦理学史》。
他担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6字办学方针。用了短短20多年时间,就让北大迅速跻身于当时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1912年5月,他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这句话至今依然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
他,就是蔡元培先生。
一百多年的光阴转瞬即逝。纷乱动荡的民国时代似乎刚刚过去,渐去渐远的历史涛声还萦绕在耳边嗡嗡作响。
让我们让我们透过时光的远景镜头,拨开板结的历史泥土,把目光投向远方,去找寻那一尊青铜质地的雕像……
01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在人杰地灵、群星璀璨之地的浙江省绍兴市山阴县。家族经商,是一个殷实的小康之家。
蔡元培11岁那年父亲蔡光普病逝,母亲周氏以一己之力撑起全家。
周氏虽然没有文化,却是属于儒家所褒扬的那种为人处世得体且有气节的传统女性。在她的言传身教之下,蔡元培从小就养成自强自立和谨言慎行的良好习惯。
多年以后,蔡元培在他的《传略》一书中曾提到他的母亲:“我母亲是精明而又慈爱的,我所受的母教比父教多。”
蔡元培从小十分好学,闭门苦读,各种儒学经典。一声清磬,半盏寒灯,便作阇黎世界。
有一次蔡元培独自在自家楼上看书,楼下一座宅子不知何故着火了,众人纷纷前去救火,火很快就被扑灭了。
灭完火后大家发现蔡元培依然安坐在原处认真读书,稳如磐石,小小年纪就展露出一股从容安详的气质。
勤奋聪慧的蔡元培16岁考取了秀才,22岁考中举人,25岁通过殿试,成为进士,27岁又被提升为翰林院编修。他的应试文章篇篇文采飞扬,袅娜自如,言辞恳切,声情并茂。
蔡元培这一路走下来可谓是花团锦簇,功德圆满。
可惜18岁那年母亲周氏病故,没能看到爱子后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饱尝丧母之痛的蔡元培晚年时将自己的姓改从母性,取名周子余,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02
此时的蔡元培春风得意。对他而言,锦绣前程有如囊中取物般简单。特别是他受到了闻名遐迩的清廷户部尚书翁同龢的赏识。后者赞誉蔡元培是“年少通经;文极古藻”的俊才,更令其成为“声闻当代,朝野争相结纳”的名人士大夫。
然而蔡元培却辞官回绍兴老家去了。
甲午战争让蔡元培亲眼目睹腐败懦弱的清廷给国家民族带来的灾难,深深刺痛了蔡元培这位青年才俊的心。他再也无法安心地坐在朝堂上,留恋官场的浮华与绮丽,做一个只顾个人安乐、不管苍生社稷的士大夫。
极度失望和愤懑的蔡元培回到家乡绍兴后被推荐成为一所中西学堂的校长。蔡元培欣然接受了这一职务,他想利用这个机会施展他教育救国的抱负。
1901年5月,蔡元培离开绍兴中西学堂,应聘到上海南洋公学担任特斑生总教习。
在这期间,蔡元培没有只埋头于书斋搞教育,而是与一批反清义士一起成立了赫赫有名的光复会,准备以暗杀、暴动等手段推翻清政府。
1904年,蔡元培等人一方面开始自己试制炸药炸弹准备革命斗争,另一方面在《苏报》上弘扬民族主义、宣传革命。
蔡元培深感挽救一个国家必须要有真学问,而学习学问最理想的地方就是德国。1907年6月,蔡元培远渡重洋,自费来到德国求学。
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蔡元培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西学理论,对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十分注重研究德国教育制度,使他从泛泛的“教育救国论”转变为“大学救国”论者。
在德国游学期间,蔡元培编著了后来被列为经典之作的《中国伦理学史》等著作,诞生了我国近代第一部伦理学史专著,奠定了蔡元培在中国学术和教育界的巅峰地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爆发,从遥远故国传来的隆隆炮声让蔡元培意识到划时代的巨变已经到来。
蔡元培随即取道西伯利亚返回中国。1912年1月5日,在孙中山先生的再三邀请之下,蔡元培担任民国教育总长一职。
1月19日,蔡元培以教育部的名义开始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他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西方化的新学制,提倡“人格教育”和“用美育代替宗教”的新观念,使中国的教育开始迈入近现代化。
风乍起,吹皱了一池春水。就在蔡元培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进行教育救国时,张牙舞爪的时局发生了巨变,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称帝。
义愤填膺的蔡元培毅然辞去教育总长一职。袁世凯听到消息后诚恳地挽留他,说“我代表四万万人坚留总长。”
蔡元培毫不客气地回应道:“元培亦以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
光明磊落,傲骨铮铮。一个典型的“威武不能屈”的儒家士大夫楷模。
带着深深的失望,1913年10月,蔡元培一家人来到法国马赛,开始了游学法国的生涯。
抵法后的蔡元培没有忘记教育救国的理想,他与李石曾等在巴黎成立了勤工俭学会,为在法国的华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和技术创造机会。
1916年6月,帝王春梦未醒的袁世凯去世,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一职,时局又发生了巨变。
在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等人的邀请下,蔡元培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
03
千万不要以为1916年的北大就是今天的北大。那时候的北大与其称它是一所大学,还不如叫它“衙门”更贴切。
当时的北大不仅保留着许多旧时代的陈规陋习,比如校工见到学生要称老爷,学生有事找校长要写“呈文”等。
更可气的是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官僚或富豪之家。他们来这里就读目的是为了混张文凭,为毕业后到政府部门作敲门砖用。
所以学生们根本没心思念书,天天凑在一起吃花酒、搓麻将等,一副纨绔子弟的派头。
好友们纷纷婉劝蔡元培不要去这种藏污纳垢之地,以免玷污名节。面对好友们的规劝,蔡元培说了一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慨然前往赴任。
1917年1月9日,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这一天,蔡元培发表了就职演说。他提出——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北大的发展“为全国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计。”
……
这份简短的就职演说,为后来北京大学“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北大开启了一个新纪元。
多年以后,当时还是北大一名学生的罗家伦回忆时说道:“(蔡元培)那深邃、无畏而又强烈震撼人们心灵深处的声音,驱散了北京上空密布的乌云,它不仅赋予了北京大学一个新的灵魂,而且激励了全国的青年。”
不仅是罗家伦,其他北大学子们后来特感叹道:“北京大学虽然在维新变法中成立,却是在蔡元培先生担任校长时才得以真正诞生。”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后的第一项改革措施,就是在管理模式上实行“教授治校、民主办校”的原则,改变以往由校长等少数人大权独揽的做法,为北大走上正常健康发展的轨道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就任3个月后蔡元培设立了“评议会”,规定“每5名教授中选举1名评议员组成评议会,评议会为全校最高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凡学校重大事务都必须经过评议会审核通过。”
蔡元培还具有一双识别真人才的慧眼。
当时陈独秀只是一介白丁,既无学位也没当过一天的老师。
蔡元培知道他是一个大才子,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任北大文科学长,又为其制造“东京日本大学毕业”的假学历,这样才把陈独秀招至北大的羽翼下。
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后也没有辜负蔡元培先生的期望。他带来了一份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刊物《新青年》,催生了北大在新文化方面的锐气,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
在蔡元培的网罗之下,胡适、周作人、李大钊、鲁迅等新派人物云集北大。同时一批旧派学者也纷至沓来,如辜鸿铭、黄侃等。
理科方面也和文科一样人才济济。李四光、王仁辅、丁文江等无一不是当时国内科学界的顶尖人物。
一时间,北大的师资阵容灿若星河、蔚为壮观,堪称是一支超级豪华的“银河舰队”。蔡元培和各路才俊一起引吭高歌,造就出一个色彩缤纷的北京大学。
对一些只靠后台背景、胸无点墨的不合格教员,蔡元培毫不留情地将其辞退。比如英文系教员徐佩铣,人品下流,又热衷于猎艳,被蔡元培开除出校。
对学生,蔡元培进行“课堂公开”,就是“不管有没有学籍,都可以来听课。”华罗庚、沈从文、乃至毛泽东等都做过北大的旁听生。
各路英雄齐聚北大。当时还是学生的顾颉刚后来回忆道:“一些学生正埋头阅读《文选》中李善那些字体极小的评注,而窗外另一些学生却在大声朗读拜伦的诗歌。
在房间某个角落,学生因古典桐城学派的优美散文而不住点头,而在另一个角落,学生则正讨论娜拉离家后会怎样生活……”
1920年,蔡元培更是推出了一项石破天惊的举措——北大招收女生,男女同校教育。
蔡元培素来主张男女平等,自己也率先做表率,开风气之先。
蔡元培妻子王昭病逝后又不少媒人前来提亲。不胜其扰的蔡元培干脆将择偶标准贴在墙上。其中第三条“要能接受男不娶妾”在当时可谓是惊世骇俗之举。
因为在当时,男人娶妾甚至嫖娼是司空见惯之事,没有人会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正常,反倒认为蔡元培的择偶标准有违人情世故。
但蔡元培坚持己见,对他而言,世俗的藩篱只不过是一场毛毛雨而已。
除了学问,蔡元培没有忘记育人的责任。
他出任北大校长后,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
那如何育人呢?蔡元培主张成立各种社团。
1918年,率先发起成立了进德会:
“甲种会员,不嫖,不赌,不娶妾。
乙种会员,于前三戒外,加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二戒。
丙种会员,于前五戒外,加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三戒。
……
入会以后,违反戒律者,将被罚之。”
规则一出,许多名人志士纷纷踊跃加入。其中马寅初、胡适等人选择甲种会员;蔡元培自己和傅斯年等人选择了乙种会员;梁漱溟和李石等人则选择了丙种会员。
在这些精英们的垂范之下,几十个社团在北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以为生进德为宗旨的静坐会,以强健身体为宗旨的体育会,以阐发学理修饰辞令为宗旨的雄辩会等等。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仅一年后,整个北大的风气在各种规则的约束下焕然一新。
梁漱溟后来评价说:“蔡先生一生的成就不在学术,不在事功,而只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
在这种“兼容并蓄、思想包容”精神引导下,仅仅20多年,北大迅速跻身于当时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1923年1月,蔡元培辞去总共担任了6年的北大校长一职,携带家眷赴欧游学。
3年后蔡元培重返上海。1928年被任命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1937年蔡元培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定居。
1940年3月3日清晨,蔡元培起床后走进浴室准备洗漱,忽然口吐鲜血、昏厥倒地,两天后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享年72岁.
蔡元培逝世后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连欠下的医药费和棺木都是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代筹。清贫至此,令友人无不潸然泪下。
04
纵观蔡元培的一生,他以翰林荣宠之身干起了推翻满清的革命事业,又以革命党的身份办起了教育。
他没有将自有限的人生岁月埋没在蝇营狗苟的乱世之中,而是凭借着超人的智慧、包罗万象的胸襟和石破天惊的勇气,将北大推到可望而不可即的峰巅,成为旧时代中的一声绝响。
蔡元培很好地吸收了近代西方思想中的精髓——自由与理性,同时又牢牢把握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良心。
他将两者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为近代中国的新文化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模式。
胡适、陶行知的老师,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曾高度评价蔡元培说:
“把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之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历史这盏瓦数有限的灯只照亮少数人,蔡元培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其中之一。
这位大师最终化为华夏文化苍穹里的一颗耀眼的星星,拥有了属于他的明亮的坐标系。其精神变成了穿越时空隧道的光,让后人千秋万代地仰视。
大师的余风激兮万世!
作者:倪志峰,热爱写作和酷跑,喜欢用文字记录心灵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