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男人心目中的梦中情人。
她芳华绝代,天姿国色。如同溪里淙淙的清泉,使人洗心宁神。她清丽脱俗,婀娜多姿。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畔绮名远播。
她是秦淮河畔的一株孤柳,秦淮河因她的留驻曾处处轻烟缭绕,二十四桥明月夜下飘散着阵阵幽香。
有关她的容貌,清代诗人兼画家吴伟业曾著诗描述:
钿毂春浇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
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
她才艺双绝。不仅诗词曲赋琴棋书画样样优于常人,十五岁时画的《彩蝶图》至今还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评价极高。她还著有《奁艳》一书,里面详细记载了古代才女的事迹。
此外,她还精通厨艺、通晓茶经。现今江南一带流行的走油肉就是出自她的发明,抗清名将史可法称其为天下一绝。她制作的“董菜”被誉为“诗菜”,直到现在还有人将她与古代的几位名厨一起列为我国古代十大名厨。
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贤惠且痴情的妻子。
为寻丈夫,她在路途中不幸遇到土匪。她只得将船藏在芦苇丛中,三天三夜没吃东西。
在夫家,她孝顺公婆,尊重夫君的原配妻子,从未与她们发生过任何不快。她手握家庭财政大权,却从未存半分私房钱。无论遇到何事,她都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其他家人吃半点亏。
丈夫重病,她形影不离地陪伴在他身边,不仅亲自端汤喂药,连丈夫的秽物都亲自处理。自己累得形销骨立,奄奄一息。
在青楼,她是最香艳的女子;在家里,她是最贤惠的女人。她是天底下男人梦寐以求想娶到手的妻子。
她,就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
1624年,董小宛出生在小桥伴流水,画船听雨眠的人间乐土苏州城。本名董白,与诗仙李白同名不同姓。父亲经商,家境殷实。
董小宛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她不仅生得如出水芙蓉般的娇艳,还聪明灵秀,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无一不通。
那时候的她豆蔻初成,每天看落花满阶,看烟雨江南,时光如诗一般轻轻滑过。
风乍起,吹皱了一池春水。13岁那年,命运第一次对董小宛露出了獠牙: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患病身亡。
更不幸的是仅两年后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董家绣庄”被店里伙计算计破产。母亲忧急攻心,病倒不起。
优渥闲适的生活戛然而止。为了生计,董小宛不得不踏进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为生。从此坠入秦楼楚馆之所、章台烟柳之地。
凭借着出众的姿容和曼妙的才艺,董小宛很快就成为秦淮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为之神魂颠倒的人枚不胜数。
然而冰清玉洁的她并没有随波逐流,她坚守着卖艺不卖身的底线,在幽幽秦淮风月里独守着自己的一抹清香。
直到有一天,一位慕名前来寻访她的青年才俊打破了平静的生活。他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冒辟疆。
冒辟疆是名门望族之后,十四岁时就受到当时文坛巨擘董其昌的赞誉,后者称其为初唐王勃。而且他还拥有一副鲜花般的容貌,时人称赞他为“一时瑜亮”。
经过三番五次的擦肩而过,崇祯十二年的某一个寻常的午后,在苏州半塘,冒辟疆终于见到了内心渴慕已久的佳人的姿容。
他看她好似初夏刚刚绽放的莲荷,倏然间便晕染出一池的芬芳;而在董小宛眼里,眼前这位身材修长挺拔、衣袂飘飘、浑身上下洋溢着儒雅之气的青年也令她怦然心动。
仅仅是惊鸿一瞥,就使得两只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彩蝶,翩然起舞,惊醒了整个春天。
初次见面后这一对才子佳人并没有延续爱情童话。19岁那年,董母溘然长逝,饱受丧母之痛的董小宛身心憔悴,卧床不起。就在此时,冒辟疆第二次见到了董小宛。
有时候缘分就是这般神奇,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当董小宛再次见到冒辟疆的时侯,她决定对这位才貌俱佳的青年才俊以身相许。因为她认为与其嫁给一名普通人作正妻,还不如嫁给眼前的这位才子为妾更令其心安。
在如白驹过隙般短暂的人生中,有人渴望功成名就,有人却希冀能有一个红颜知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我愿化身一座石桥,经受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的雨打,只求她从桥上走过。”(引自《石桥禅》)
那一晚,在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里,董小宛和冒辟疆二人吹奏着一曲属于他俩的恋曲。
这一刻,春草重生。
春风一度之后,冒辟疆赴金陵参加科考。临别前冒辟疆信誓旦旦地对董小宛承诺,等他科考完毕就与之成婚。
然而董小宛等到望眼欲穿也没有盼来对方一鳞半爪的消息。换作一般女子,可能已经心灰意冷。
但对于把爱情看得至高无上的董小宛而言,就算是飞蛾扑火,她也在所不惜。
于是董小宛启程雇船前往金陵去找寻心中的恋人。
在前往金陵途中董小宛不慎遇上土匪,她如受惊的小兔一般逃进芦苇丛中侥幸躲过一劫。还没等她喘过气船舵又坏了,船无法继续行驶,可怜的董小宛饿了三天三夜终于支撑到了金陵。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当参加科考的才子们听说了董小宛历尽千难万苦寻夫的经历后莫不为她的深情和胆识所感动,大家在秦淮河畔为其接风洗尘,并邀请佳丽歌舞作兴。
然而摆在这对璧人面前还有一件烦心事——董小宛的歌妓身份还没有解除。而赎身钱款对于冒辟疆而言是一笔天价数目。
万般无奈之际,同为秦淮歌妓的柳如是向董小宛伸出了援手。她慷慨解囊,帮董小宛从烟花之地彻底解救出来。
有情人终成眷属,崇祯十五年腊月,董小宛与冒辟疆喜结连理。虽说只是个妾室的身份,但冒辟疆并没有亏待董小宛,给了她一个“如夫人”的名分。
婚后,董小宛和冒辟疆住在水绘园里,以诗为茶,煮词为酒,每天吟诗唱和,品茗论艺。池塘里横斜着桂花疏影,烛光摇曳,月上柳梢。
过着吟诗唱和,觥筹交错的快意人生。
贤淑聪慧的董小宛把夫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侍奉公婆,与冒辟疆的结发妻子苏元芳相处融洽,还悉心照料苏氏所生的两男一女,担负起他们学诗作文的职责。
嫁入冒家后,掌管冒家财政大权的董小宛不但账目打理得一清二楚,更难得可贵的是她从未为自己添置过一件首饰,更没有存下一文私房钱。
最令人折服的是董小宛善于把琐碎庸常的生活过得极富情致。她烧得一手好菜,当时的礼部侍郎钱谦益将她制作的“董菜”被誉为“诗菜”。其他各种精致可口的点心董小宛也是信手拈来。她制作“董糖”,酿制的数十种花露漂浮在白瓷碗里,暗香浮动,氤氲着温润的光。
董小宛和冒辟疆在一起历经了莺飞草长的春天,草木葳蕤的夏天,多愁善感的秋天,幽雅清冷的冬天,时光在二人的指间变成轻快的溪水,跳动着甜美的音符。
可惜这段流光溢彩的时光仅仅维持了九年。1644年,随着李自成带兵杀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老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动荡乱世之中。曾经风光显赫的大明王朝正崩溃成支离破碎的江湖碎片,举目皆是末世地狱的景象。
在这场腥风血雨之中,冒家一家老小也踏上了逃亡的道路。他们既要躲避清军的追杀,又要防备李自成遗留下来的匪患兹扰,一路上苦不堪言。
危机中最能彰显一个人的胆识和品行。在逃难的途中,董小宛要么在最前面开路,要么在行列的尾端守护。冒辟疆一手搀扶老母,董小宛让丈夫的另一只手搀扶正妻苏元芳,浑然不顾自身安危。
在途径马鞍山一带时冒家老小不幸与清兵相遇,除了董小宛冒辟疆等八人机智匍匐在地上装死幸免于难外,冒家奴婢二十余口人皆惨遭杀戮,随身携带的珍贵字画等都丢失了。
动荡过后,冒辟疆和董小宛等人返回家园。经过这场劫难,原先钟鸣鼎食的冒家变得一贫如洗。这时董小宛又再次彰显了她精于持家的智慧,一家老小在她的精打细算之下也还能勉强维持温饱。
然而不幸接踵而至,冒辟疆在国破家亡的重大打击之下身染重病,险些丢了性命。
爱夫君甚于自身的董小宛日夜守护在冒辟疆身边,夫君冷得发抖,她就用自己温软馥郁的胴体温暖对方;夫君浑身发热,董小宛又给他擦身按摩降温。
除此之外,董小宛不仅天天给冒辟疆端汤服药,就连对方令人作呕的排泄物她也要亲自处理。生病的人情绪暴躁易怒,董小宛依然温柔相待,任其责骂。
在董小宛五个多月的精心照料之下冒辟疆终于从病魔的手掌中逃出生天,可惜董小宛却因为劳累过度倒下了。
死神的镰刀向董小宛悄悄逼近,顺治八年正月初二,名噪秦淮的一代名妓董小宛香消玉损,年仅28岁。一缕芳魂,葬送如梦红尘。
在“秦淮八艳”中,董小宛的婚姻还算是幸运的。
和李香君相比,董小宛不必用血溅桃花扇这种惨烈的方式向恋人证明自己那颗真挚的心;
和差点被中山狼的爱人卖掉的寇白门相比,冒辟疆不仅对董小宛始终不离不弃,还给了她一个如夫人的名分;
和被多人多次易手当成玩物的陈圆圆相比,董小宛的一生只有冒辟疆一个夫君;
还有柳如是和顾横波,她们都嫁给了年纪可以当自己爷爷的丈夫,徒留生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无奈。
…………
董小宛的确是一名完美的妻子。她短暂的一生犹如一束烟花,虽然消弭于天际,但也留下来一段璀璨的追忆。就像悬挂在天际的月亮,尽情向尘世挥洒着清辉。
图片来源:《多情江山》剧照
作者:倪志峰,热爱写作和酷跑,喜欢用文字记录心灵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