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的歌里,有一种深深的信念。这种信念关乎社会、关乎国家。
作者:黄英雄
口碑节目《朗读者》第二季在5月5号回归荧幕,这次的嘉宾阵容相当强大,随便说几个,都是业内翘楚一般的存在,如姚明、胡歌、李彦宏等。
作为一代音乐教父,罗大佑也受邀而至。
对于这位教父,最近活跃在流行乐坛的两位音乐人,是这样评价的:
一个是刚刚发行了一曲被吐槽得很惨的《不爱我就拉倒》的华语天王周杰伦:“我的目标就是像罗大佑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教父’。”
另一位则是随着新婚发了一首《新写的旧歌》的李宗盛:“和他(罗大佑)相比我会感到惶恐,他对我来说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才是真正的台湾音乐界重量级人物。”
受到两位乐坛大佬如此追捧的罗大佑,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代音乐教父,他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可以说,他自己的音乐历程,就是华语流行音乐的缩影。他把西方摇滚乐精神和中国传统文人的批判精神,系统地带入流行音乐,让后者更具思想,更富有生命力。
而他自己,也完成了从“黑潮时期”的抗议歌手到香港大众歌手的转型。
从医生到歌手,这条路非同寻常
起初,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成长在医学世家的年轻小伙会成为一名歌手。
父亲希望幼子罗大佑子承家业,考取医生执照。
然而在医学院的7年中,罗大佑一直从事着与音乐相关的工作。
他第一首传入大陆的名曲《童年》,便是在医科大读书时创作的。
1980年,实习医生罗大佑用父亲的钱自费完成了专辑大部分录制工作,却找不到一家唱片公司愿意发行他的专辑。
当时的主流风潮是男欢女爱或歌功颂德,罗大佑的音乐与之相去甚远。虽然两年后,刚刚成立不久的滚石唱片给了他机会,对市场却不敢高估。
罗大佑联考期间组织成立的“洛克斯”合唱团
熟悉罗大佑的朋友都知道,他以写批判性歌曲出名,这与男欢女爱并不是很沾边。
他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台湾社会现象的作品,如《之乎者也》、《超级市民》、《皇后大道东》,这些歌深刻地揭示了台湾社会现代化所产生的忧患,用歌声来追顾并探讨台湾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亚西亚的孤儿》、《现象七十二变》、《未来的主人翁》这三首歌似乎对应着台湾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之乎者也》是罗大佑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也是他贯注全力提炼出来的呕心沥血之作。在这张专辑之前,他就在替别人写歌,制作专辑,不断累积经验。
后来,他花费了大量的制作时间,把自己从事歌曲创作六七年以来累积的一切反复咀嚼,最终制作成《之乎者也》这一成熟专辑作品。
1982年,《之乎者也》终于发行,14万张专辑销量相当惊人,罗大佑从此被追捧为“青年时代先知及代言人”。
《之乎者也》在音乐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台湾乐坛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乐种。
有人说,《之乎者也》的魔鬼曲式,《乡愁四韵》细腻精致的木吉他编曲,《将进酒》和《摇篮曲》浓郁的钢琴音色,《错误》在抒情曲中途嵌入摇滚段落的尝试,都在当时让我们看到台湾流行音乐的无数可能性。
这一年,罗大佑28岁,专辑封面上,爆炸头,墨镜,既宣示着对社会的反抗,又醒目的标识着自己的身份,而暗红色的背景是沉郁且严肃的。
这张专辑,从主打歌《之乎者也》,《鹿港小镇》到《童年》,《光阴的故事》,10首歌中不乏经典名曲。
罗大佑的创作充保留了生活的真实样貌,无论叛逆还是抒情,他的歌词后面都有着浓厚的感情基础。
为了让氛围更真实,罗大佑还会去日本寻找《鹿港小镇》里的鼓音,《乡愁四韵》中的木吉他编曲,《将进酒》和《摇篮曲》里的钢琴音。因而即使在今天的唱片市场上,《之乎者也》也仍有成为经典的资格。
罗大佑说,激发他创作灵感的是“人,女人,土地,民族,时代,相聚、分手,生存、死亡”。
这些现实生活中的观察与体悟是他的一大灵感,此外,文学也是罗大佑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
歌如诗作,意深且长
在大学时,罗大佑就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中文与旋律的配对。
1974 年,20岁的罗大佑创作了第一首歌曲《歌》,以徐志摩翻译的诗作为词谱曲。随后他又根据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谱出相应的曲来。
他说:“乡愁是大家平时不会讲出来,但却是太重要的一件事。”
与此同时,罗大佑开始创作《童年》,光是歌词就写了四五年,他奇怪为何总词不达意,音跟旋律扣不到一起。
为了解答疑惑,他大量看诗,余光中、洛夫、纪弦等人都成了与之“对话”的诗人。广泛阅读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诗跟歌词不同的地方。
一般来说,诗讲究含蓄隽永,用意象的层层铺叠来营造氛围,歌词则更为直白、口语,虽然也有意象的运用,但并不曲折深奥,能非常直观地让人听到歌手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罗大佑就在隐晦的诗与直白的歌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他的《歌》和《乡愁四韵》都极其舒缓深情,后者的咏叹则更显出悠长的古典意味,罗大佑的文人气质从曲调中弥漫开来。
“给我一掌海棠红
海呀海棠红
那血一样的海棠红
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海棠”、“沸血”、“乡愁”,简单的意象却碰撞出激烈的情感。
都说,罗大佑的歌词是可以阅读的,即使去曲去乐,仍有诗意和深意在。他是漂泊在乡土之外的游吟诗人,发达的感性思维让他的歌如诗如画。
一首《牧童》,青鸟、牧童、田园、斜阳,是为孤独;一首《稻草人》,青山、稻浪、云雀、艳阳,是为漂流。
诗歌成了罗大佑歌曲里的深厚养分,因而他的歌曲也变得,既如诗般美丽深远,又像一封封情书轻叩心扉。
他说:“《母乳》是儿时的情歌,《日记》是青春的情歌,《第一件碎花洋装》是妈妈的情歌,《离乡的火车站》是爸爸的情歌,《黄河》是中国的情歌,《丝路》是时空的情歌,《恋曲1980》是恋曲1990的初恋,《流浪》是乡愁的失恋情人,《回忆》是一生的情歌”。
因心中有情,才谱写出这一封封动人的情书。
不仅如此,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罗大佑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一个文人的家国情怀
罗大佑的歌曲有着深、广、远的特征。所忧甚广,所见更深,所思极远。
他常常借歌曲抒发自己对社会、国家的关怀。
1990年罗大佑创设“音乐工厂”,陆续发表《东方之珠》及《皇后大道东》等广受欢迎的国粤语歌曲。《皇后大道东》囊括了香港三大排行榜冠军,令香港乐坛为之一惊 。
在《皇后大道东》中,处处可见当时香港市民生活的痕迹。
有人说,
“皇后大道西 又 皇后大道东
皇后大道东 转 皇后大道中”
两句歌词,表达了当时香港市民对中英谈判的三种猜测。
“西”意味着英国谈判胜利,“东”意味着中国谈判胜出,“中”意味着中英两国协商一致,达成共识。
“照买照卖楼花处处有单位
但是旺角可能要换换名字”
这是在推测香港未来的变化。
一首歌便容纳了罗大佑对整个香港社会的观察与预测,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其流露出的忧患意识更是不言而喻。
除了在歌中谱写对社会的关怀,罗大佑还在用行动时刻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
1985年,罗大佑创作出《明天会更好》,用“群星为公益而唱”的形式,呼应1986年世界和平年的主题,并纪念台湾光复40周年,这成了台湾近代流行歌曲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单曲。
2004年,罗大佑为抗议美国要求台湾协助出兵伊拉克,公然在台湾新竹的演唱会中剪断美国护照,放弃美国国籍。
同一年,台湾发生三·一九枪击案。罗大佑在随后推出的专辑《美丽岛》中,收录《绿色恐怖份子》歌曲,以此表达自己的愤怒与不满。
可以说,他的歌中,既有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也有对动荡时局的尖锐批判,更有对社会幻灭的关怀。
他的歌曲,已然与这个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
罗大佑的忧患
是整个时代的忧患
70年代的时局是紧张且压抑的,美苏超级大国争霸,对整个时代的压迫都很强。原子弹核弹,以及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让人们诚惶诚恐。
那个年代的人,思考是用力的。他们用各种方式抒发对当下生活的愤怒。内忧外患的处境,岌岌可危的人类未来发展,都是他们愤怒的源头。
罗大佑也不例外,他选择了用歌声来宣泄自己的不满,用歌词表达自己对社会和祖国的深思。
80年代末,罗大佑定居香港,他以一个移民者的视角审视这个已经具备现代化的华人城市,漂泊之感挥散不去,他写下《海上花》《东方之珠》《恋曲1990》等歌。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飘泊
寻寻觅觅长相守是我的脚步
黑漆漆的孤枕边是你的温柔
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
“苍茫茫的天涯”、“黑漆漆的枕边”、“醒来时的清晨”,三种状态刻画出天涯游子的漂泊状态。这首《恋曲1990》,其实是他写给台湾的一封情书,浓郁的思念之情从歌中弥漫开来。
曾几何时,他创作的作为电影《阿郎的故事》插曲的《恋曲1990》,就如同香港的“城市之歌”被众人传唱。《东方之珠》这一首歌,更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多年后,香港的沧桑变化就在这首歌中沉淀下来。
罗大佑说:“我的唱片像是我的名片,它代表我,代表一种写歌的热情、人格、信念。”这种信念关乎社会、关乎国家,被深深地烙印在他的歌曲里。
罗大佑曾两次写《家》,第一次是他30岁的时候,他写的是“我的家庭我诞生的地方”;第二次是他年近花甲时,写给女儿的“给我个温暖的,满怀着温暖的,不愿纷争的家庭”。
与张艾嘉、李烈之间一段段恋情的告别,再到亲人离世,多年漂泊,罗大佑的歌曲主题向家庭回归。
2012他再度结婚,2年后妻子经历人工受孕产下女儿。《恋曲2100·家》是罗大佑等待女儿降生过程中写下的歌。
罗大佑说,一个人的一生会有三个家。
第一个家,是父母给我们的家;第二个家,是我们自己出外去追寻的那个家;第三个家,是自己成立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