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5.12-2018.5.12,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已经过去整整10年。10年了,也许蚀骨的伤痛已被岁月抚平,但那些顽强的生命,以及那些隐藏在点点滴滴中的人性的善意,我们却一刻也没有忘记。
作者:鹿溪
每一个中国人,一定都记得这么个日子,2008年5月12日。
每当想起那一天,我都止不住后背发凉,仿佛亲历了那一场灾难,仿佛自己也是那场天灾的幸存者。
那一天,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些城镇的名字,伴随着一声声汶川告急,北川告急,映秀告急,青川告急……这些穿越北纬31 °的城镇与村庄,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刹那间,地动山摇。
短短20秒,好好的家园,瞬间一片废墟……
那一刻,举国哀痛,看着一则则消息出现在新闻中,前一秒还热情洋溢的生命,顷刻间化为乌有。短短20秒,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硬生生地抽了一下。
可就是在那一刻,我们突然体会到了,生命虽然脆弱,但爱的力量总能创造奇迹。
那一刻,每个人都坚硬且柔软
在震区,我们见到最多的,是到处找孩子的父母,他们一遍遍呼喊着,多么希望下一秒孩子就能好好地站在身边。
然而更多的,却是这样的一群父母:他们手捧孩子的照片,却再也笑不出来……
他们多想再保护孩子一次,哪怕面临生死选择——自己和孩子,只能活一个。
要是可以,她们会像这位母亲一样,将孩子紧紧地护在身下,紧紧地,哪怕瓦砾、泥土沉重地倾泻在她身上,也一动不动,直到救援人员来临。
要是可以,他们也会像这位父亲一样,为了救出被掩埋的孩子,挖掘十几个小时,直到看到孩子安然无恙,不顾疲惫的身躯,来不及擦掉脸上的汗,背起孩子就去找医疗队。
要是可以,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只要有一线希望在,就绝不放弃,忍着伤痛、饥饿,也要发出最后的求救信号,然后,被救出来,活下去……
要是可以,他们也想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
被死死压在楼板下的他,鼓励自己要活下去。
被困216小时获救,嘴里一直嗫嚅着 “我要活下去,一定要坚持下去。”
老人被困266小时获救。
是啊,这些被困废墟却不断刷新生命纪录的人,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华夏儿女身上流淌的,顽强与不言弃的血液。
可就在所有人都盼望着生的希望时,地震中一位老人,却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叫杨云芬,那年,她52岁,是马尔康县卫生保健所的医生。她扛着断石,坚持了整整3天,看着救援人员一次次营救、失败、再营救,她忍不住了,对他们说:“放弃我吧,你们去救别人。”
说完,她用玻璃片划破手腕,吞下了手上戴的金戒指。为了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也为了自己不成为身边人的累赘,这位老人就这样结束了生命。
当时,她一岁半的外孙女在门外大哭:“救奶奶,救奶奶……”
10年了,这个女孩只要想起奶奶,还是止不住落泪。
一句“救别人吧”,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的无私,她也想再抱抱自己的外孙女,听她甜甜地叫着奶奶,给她梳辫子、做新衣,听她讲一讲,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可她没有,心中的大爱在这一刻延伸了出来,看着救援人员来来往往,为压在自己身上的石块发愁,她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救援人员本可以去救更多的人。她默默地选择了自杀,也斩断了他们心中,一定要救她出来的执拗……
那一刻,我们知道了生命的脆弱,可即使脆弱,依旧伟大。
面对巨大伤亡,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么一所学校——桑枣中学。
地震当天,全校90多位老师,2200名学生,用了1分36秒,从教室直接冲到操场,无一伤亡。
这所学校的校长,叫叶志平,从2005年开始,他坚持每学期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并给每个班规定了疏散路线。他不知道,自己这些年的坚持,换来了“无一伤亡”的奇迹,他只知道,心中有孩子,便会为他们考虑好,每一个即将面临的困难。
后来的几年里,每当想起那个场景,他都忍不住说道:“1分36秒,是我此生最绚烂的时刻。”
遗憾的是,因为过度操劳,2011年6月3日,叶志平因操劳过度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57岁。
看着人民在危难中挣扎,2008年5月19日,天安门广场,当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一声口令:降半旗!广场的几万群众,流着热泪齐声高喊着:汶川加油!中国加油!
三天后,这面在天安门广场降下的国旗,在汶川灾区的废墟上,再次冉冉升起!
看着国旗冉冉升起,看着救援人员步履坚定的迈入灾区,看着电视中传来的第一个画面,收音机中播报的第一次灾情,灾区人民的心安定了下来。
因为他们不用再担惊受怕,怕自己与外界断绝联系,怕无人知晓这里发生的一切,怕默默死在这片经历创伤的土地上。这面国旗的到来,在山崩地裂、妻离子散的时候,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更让他们知道,天灾人祸虽不可避免,但祖国永远与他们在一起!
那一刻,我们懂得了,虽然素昧平生,可我们血脉相承。
如今,10年过去了,当年的断壁残垣,当年的伤痕累累,都已经化作另一种力量,在汶川的大地上蔓延着,废墟之上开出了繁华,相比追忆过往,我们更愿意看到,如今他们乐观生活的样子。
失而复得、劫后余生,仿佛在那一刻,我们突然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郎铮:十年间,我不断找寻你
2008年5月13日早晨,被埋20小时后,解放军救出了废墟里的郎铮。
整整20个小时,没有人知道,黑暗中的他是怎样熬过来的,那会儿的他小小的,才刚刚3岁。
没想到,刚被救出来放在担架上,虚弱的他就扬起了稚嫩的右手,向解放军叔叔敬礼,因为爸爸从小教过他,敬礼是对别人表示感谢。
从此, “敬礼娃娃”成了郎铮的新名字,可这个敬礼娃娃,却在地震中受到了伤害,左手受伤的部分小指和无名指被截除不说,心理的阴影,也折磨了他很长一段时间。
那会儿,他怕黑、怕刮风,怕下雨,上厕所睡觉都小心翼翼,一个人的时候就莫名地心生恐惧,直到9岁以后,才慢慢好了起来。
那会儿,不少人都记挂着这个小小的孩子,有人给他买书,有人给他买衣服、买玩具,想给这个孩子更多一点爱。
如今,十年过去了,曾经稚嫩的小孩长成了翩翩少年,他喜欢读历史和生物,他想着自己长大后,能当一名生物学家,还有,他再也不怕黑了……
可他还记得被压在废墟中的黑暗,也记得给他光明的那些解放军叔叔们,他甚至还能喊出每个叔叔的名字,今年春节,郎铮专门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找当年救他的8位解放军叔叔。
敬爱的解放军叔叔,你们好。2008年5月13日上午,被埋了20小时的我忽然见到了光明,还有你们一起探出的脸,模糊却温馨。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却在救出我后,抹抹汗,马不停蹄地去拯救另外的生命,而我只能用一个微不足道的敬礼来表达我对你们的敬意,如果当时能问问你们的名字该多好。眨眼间,以前吵着要鞋子的三岁小男孩已经成为13岁的少年,我已经迎来了忙碌的初中生活,每天都汲取很多知识。十度春去秋来,曾经的你们不知身在何方,我多想再与你们见一面。
他想让他们看看,那个他们曾付出过血与泪,甚至甘愿献出生命的地方,如今一片崭新,那个他们曾拼尽生命救出的孩子,如今也一天天长大了,因为这一次生的机会,他将迎来一个璀璨的未来……
程强:十年后,我圆了儿时的梦
地震发生的时候,程强只有12岁,那天,他和小伙伴去游泳,侥幸逃过一劫。
可那天后,程强经常看到村里不少穿军装的人跑来跑去在救人,他们带着“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旗帜,戴着印有“空降兵”字样的头盔。
小小的程强看着他们为了给被掩埋的村民争取时间,徒手就开始挖瓦砾,直到双手血肉模糊也不停下,他看到军人们为帮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冒着余震的危险,顶着酷暑,一次次推危房、挖深沟、搭帐篷。
等到部队完成任务,准备走的时候,程强跟着父母、同学,挤在道路旁送行。那会儿,小小的他身穿白色衬衫,将自己做的条幅高高举过头顶,“长大我当空降兵!”
小小的种子,就这样埋在了他的身体里。
十年后,他的梦想真的实现了。今天的程强,不仅如愿当上了空降兵,还成了“黄继光班”的副班长,终于穿上了这身军装,圆了儿时的梦。
不过,为了圆这个梦,程强可吃了不少苦,训练中别人做一遍的动作,他要坚持做三遍;中午其他人休息时,他主动找班长“开小灶”。
日复一日这么练下来,他的技能直线上升,连队甚至决定让他跳示范伞。
听到这个消息,地震时都没哭过的他,一时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十年过去了,我终于可以像你们一样,守护人民、报效祖国。
李阳:十年来,你就是我的梦想
十年前,想必大家还记得这个男孩——李阳。
那会儿,他的好朋友廖波被倒塌的建筑物掩埋,身受重伤,生命垂危之际,李阳一直举着吊瓶,守候了他1天1夜。
“你是我最好的兄弟,坚持住,我不想你死!”李阳这句鼓励的话,传递出苦难中的正能量,更打动了无数国人的心。
如今,十年过去了,李阳被保送到上海交大,又走进了军营。
部队的训练很苦,但李阳却从没半句怨言,在他这里,内务永远井然有序,军事训练进步的也很快,有时候,在体能训练中,为了尽快达到标准,他还会私下里自我加压。
凭借一系列优异的表现,他进入副班长人选重点培养。
当记者问及下一步的打算时,李阳不假思索:“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部队救了家人乡亲,建设家园故土,如今自己成了解放军,就要当个好兵,为家乡人民争气!”
蒋雨航:十年后,我成了第二个你
他是地震幸存者蒋雨航。十年前,他被埋了五天五夜后,终于获救。
也许,他忘不了重见光明的那一刻,也许,他忘不了将他抬出来的那群人,2008年12 月,蒋雨航加入上海消防部队,这位特殊的新兵站在新兵队列的第一位,胸牌上写着001号。
后来,上海市庙行镇一水闸附近,一男子落水失踪,蒋雨航第一次参与救人的搜救行动,像当年就他的那群人一样,给了不少危难中的人以生的希望。
如今,十年过去了,他成了当年救他的“超级英雄”,重生后,他将这份爱,延续到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当有人问他,“你是否想过离开军营,去其他领域发展”时,这位大男孩腼腆地一笑:“没有想过,这身军装就是我的梦!”
薛枭:这十年,我学会了乐观
他叫薛枭,汶川地震中被困废墟80小时,2008年5月15日晚上11时,他被救出来后的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
这句话逗乐了当时“被悲伤笼罩的中国”人们被他乐观积极的态度感动,称他为“可乐男孩”。
被困80小时能被救出来,薛枭是幸运的,不过,由于伤情严重,他右手臂被截肢。病床上的他从此只能用左手喝可乐了……
也许是机缘巧合,又或是冥冥注定,毕业后的薛枭给可口可乐公司投了份简历。2013年,薛枭进入可口可乐公司实习,2018年,他又有了个新的身份:可口可乐博物馆的馆长。
经历了地震的伤痛,薛枭知道了,要把握当下的生活,且用心对待。在他看来,“可乐男孩”是一种精神,一种面对事情泰然处之的乐观精神,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十年过去了,凭着回忆,我们很难拼凑出,地震发生当天,那6万多遇难民众最后的生命历程,我们也无法理解,那些奔赴灾区,赌上性命去救性命的军人们,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情愫?
当交通中断,信号中断时,第一批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下,不顾自己的性命,运用伞降方式跳下的15位勇士们,内心又有着怎样的波动?
空降15勇士
很多东西,我们都不得而知了,但其中穿插的家国情怀,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爱的传承,却深深刻在了我们心里。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的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新汶川、新北川、新映秀……也看到在他们的手中,一个又一个重建后的新家园。
也许到了现在,十年了,刻骨的伤痛已被岁月抚平,但那些顽强的生命,以及那些隐藏在点点滴滴中的人性的善意,我们却一刻也没有忘记。
那些来自四面八方,奋不顾身的搭救者,都成了“超级英雄”,那些不顾路途险阻,也要伸出援助之手的每位普通人,都成了自带光芒的天使,而那些经历地狱般磨炼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他们,更是生活的勇者。
十年,留给我们的不止是一份记忆,十年来,每当再次触碰起当年碎片化的记忆,总是忍不住告诉自己:不管未来会怎样,好好爱自己,好好活下去。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2008,从那年到现在,整整十年过去了,十年前,那些经历过地震的人,如今成了这个样子,那么如今的你,又是什么样子呢?地震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悲怆,那个下午,我们一起经历的5·12,又曾给你留下哪些不可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