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政坛第一美女,非泰国前总理英拉莫属。英姿飒飒,高雅端庄,有她出场的国际外交场合,外交也变得很有看头。可就在8月23日,泰国上演了一场政治大戏——政坛第一美女消失了。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唐僧牛仔
全文3711字,读完大约6分钟
泰国前总理英拉上周在大米渎职案庭审前戏剧性“人间蒸发”,目前仍行踪不明。英拉的消失震惊泰国全国,也引发诸多猜测。英拉去哪了?这个问题大家都想知道答案。
英拉消失前监控视频画面
英拉,出身泰国华人望族,祖籍中国广东丰顺县。家族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连续出现了3位总理:哥哥他信、姐夫颂猜、英拉。但不幸的是,三人都未得善果:他信被军方政变推翻,2006年起至今流亡海外;颂猜被宪法法院剥夺总理职务。而今,英拉在上法庭前,消失……
英拉家族的悲剧,其实只是华人在泰国、东南亚国家政坛万千辛酸事的一个缩影。
英拉在哪里?
英拉戏剧性地未出庭,行踪成谜。不少媒体纷纷报道,各种消息传言四起。
CNN8月25日称,据英拉所在的政党为泰党党内可靠消息,英拉于周三(23日)离开泰国,目前已经安全逃往迪拜。但有关英拉抵达迪拜前,是通过什么渠道出境,或使用什么路线前往哪个邻国等信息,CNN并未报道。
7月21日,在泰国最高法院时的英拉
泰国当地媒体《曼谷邮报》《民意报》《每日新闻网》等报道的更为详细,甚至有英拉出走的路线等细节。综合当地媒体报道,英拉从春武里府的寓所先飞往哒叻府的象岛,然后在其支持者、某高层公务员的帮助下,经陆路特殊通道前往柬埔寨戈公,并得到了金边有影响力人士的帮助,获得外国护照或签证,再转乘小型私人飞机飞到新加坡。和哥哥他信汇合后,又转机飞往迪拜。
8月1日,英拉抵达泰国最高法院时向支持者致意
“他信早已为妹妹准备好了逃离计划,他不会允许他的妹妹在监狱里度过一天”,一名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对法新社说,“但是迪拜不是英拉的最终目的地,她可能最终会前往英国申请政治庇护”。他信曾经拥有著名的曼彻斯特足球俱乐部,在伦敦也拥有大量财产,并在那里居住过很长时间。
另有推测指,她可能曾逃到香港。
支持者手持他信和英拉的照片
直到英拉离开泰国的消息传出后,泰国政府还不确定英拉是否在国内。军政府总理帕拉育表示,未知英拉是否仍在境内。副总理兼防长普拉威则指,情报机关一直监视英拉的行踪及边境情况,过往两天未见英拉离开住所,但承认英拉可能逃亡的路线多不胜数。其后证实她已离境,但新加坡当局否认英拉曾入境。
“缓兵之计”对“缓兵之计”?
其实,从法院宣判的前一天,泰国坊间就传出关于英拉逃亡的消息。不少消息似是而非、却又似非而是。直至当晚还有媒体称,英拉仍在自己的寓所,并未逃离。
但是有人注意到,英拉8月24日上午在facebook上贴出一篇不短的文字,劝告支持者25日这天不要前往最高法院,担心可能发生暴力事件。她还说,有“第三只手”可能会在现场制造混乱。据此有判断,英拉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出庭。
事实上,在宣判前,大多数人都判断,法院会对英拉作出“判定有罪、但缓期执行监禁”的裁决。这种“判而不决”的策略,一方面可以判定英拉在大米收购案中存在滥权舞弊的违法行为,这是定性;另一方面,可以用“延时惩罚”的手法对英拉未来的活动进行牵制,这是留出余地。有了这一“余地”,当局就可以进退自如,算是一招顾全大局、避免动荡,又将对手捏在手中的缓兵之计。
而英拉的不出庭,实际上是在用“缓兵之计”对抗“缓兵之计”。在时间上推迟庭审,在空间上获得行动自由。
她选择和哥哥一样的路?
对于法院和军政府而言,英拉都是一个值得小心的对手,这不仅是因为她的facebook账号有超过600万关注者。更重要的是,军方政变后英拉不时在公众露面,参与公益、宗教、社会等非政治活动。自英拉的哥哥他信2006年被政变推翻后,英拉就成了他信支持者“红衫军”的一面旗帜。
8月25日,英拉的支持者在最高法院外等候
大法官们很清楚,审判英拉,远比当年判处她哥哥他信要难得多。因为时过境迁,政治局势已更加复杂,社会矛盾已更加深刻。如果法院判英拉有罪并立即监禁,势必引发英拉支持者的不满,有可能导致“红衫军”的再次爆发和社会矛盾的再激化。泰国政治可能进入新一轮对抗与动荡。
如果法院判英拉无罪,势必会引发军政府不满,仿佛军方当年搞了一出师出无名的军事政变。在此情况下,军政府更难以放手举行民选,泰国政治将继续延续“军方背景”。
英拉与哥哥他信
如果法院判英拉有罪但缓期监禁,倒不失为一个缓兵之策,一方面给了英拉一个上诉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了军方继续限制英拉行动自由的理由。
泰国政治评论家都分析,军方特别希望英拉在牢狱之灾面前能夺路而逃,像她的兄长一样流亡海外。这对军方而言,也许是最好的结果。
泰国总理巴育30日表示,泰国日前股市指数版全面变绿色(上涨),这是近来少见的现象。他希望泰国此后永远如此太平,没有政治争执,一切依照司法程序进行,但各方也要合作。
而针对巴育的发言,8月30日,自2015年8月起就再没有更新推特的他信,两年来再次发帖,引用了孟德斯鸠的名言“最为黑暗残酷的极权,莫过于法律与正义名下的长治久安”回应。
手无寸铁唯有美丽的“泰国红玫瑰”
因所在政党“为泰党”的代表色为红色,英拉又生于“泰北玫瑰”清迈,红玫瑰不仅是代表支持英拉的花卉,更有粉丝直接称她为“泰国红玫瑰”。
生于1967年的英拉,是泰国前总理他信·西那瓦最小的妹妹,她毕业于清迈大学,曾留学美国,获得肯塔基州立大学的政治学学士和政治学硕士学位。
大学时的英拉(中)
英拉被世人所知是因身为泰国前总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她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成功女企业家。从美国留学归来后,英拉进入了自己家族的企业,担任泰国数一数二的电讯企业AIS(Advanced Info Service Public Company Limited)总裁。后又担任房地产公司SC Asset Corp的总裁。
而英拉的从政,不得不首先提及哥哥他信。1994年,他信步入政坛, 1998年开始用家族资金创建泰爱泰党任主席,不到五年成为泰国第一大党派,民众根基以泰国平民阶层特别是泰北农民为主,俗称“红衫军”。
2001年2月的大选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泰国第23任总理。2005年高调连任,引起军方和皇室和精英阶层(支持者被称为黄衫军)的注意。2006年泰国爆发军事政变之后,他信下台并流亡海外至今。英拉在哥哥流亡的情形下临危受命参与政党事务,带领为泰党赢得大选,2011年8月5日正式就任,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担任总理后的英拉延续了哥哥他信的几乎所有执政理念。重农政策,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增加泰国农业出口的竞争力,照顾泰国基层农民,针对贫民推行30泰铢(约6元人民币)看病福利……泰国东北部较多的贫困农民可望因此受惠、改善生活。因而为泰党及英拉都受到平民阶层的力挺。
2014年5月23日,英拉更被政变的军方软禁和限制出境。并且随后出行、出游都会被军政府安排人手“特别照顾”。此后的3年里,英拉不在其位,但也继续积极活跃在各种民间社会活动上,向世界推广泰国旅游、文化、农产品等。
如何评价英拉,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手无寸铁,唯有美丽。
她叫丘英乐 传奇家族能否再创奇迹?
2011年,当英拉·西那瓦“突然”出现并成为泰国总理时,海内外中文媒体一时间给出了五花八门的译名,比较通用的是“英拉”,但事实上,英拉的中文名叫丘英乐。她的哥哥他信也有中文名,叫丘达新。
与一些外国政治人物为与中国加强联系取中文名不同,他信和英拉的家族本来就姓丘,祖籍就在广东的梅州市。
西那瓦家族是泰国影响力最大、财富最多的家族之一。大约在1860年,一位名叫丘春盛的中国人来到泰国,这就是英拉的曾祖父。丘春盛起初在曼谷做生意,后来又搬到泰国北部清迈府谋生。他娶了一名泰国女子,生了9个孩子,老大就是英拉的爷爷丘阿昌。丘阿昌后来将在泰国登记的姓改成了西那瓦。有猜测认为,丘阿昌的儿子要当兵,必须把中国姓改为泰国姓,而当时的泰国大环境也促使华人改泰姓。
英拉(中)年轻时与父亲叻以及姐妹们的合影
丘阿昌和妻子育有12个孩子,其中第四个孩子叻·西那瓦就是英拉的父亲。他帮助丘家扩大了产业,后来还进入了政界,成为自由党领袖,曾两任国会议员。叻·西那瓦有10个孩子,他信是老二,英拉排行最末。
儿时的英拉
1982年,他信创办了西那瓦电脑服务与投资公司。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已拥有4家上市公司超过50%的股份。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信成为泰国首富。至此,这个家族将土豪和政客的角色“完美结合”。“商而优则仕”似乎融进了西那瓦家族的血脉。他信、颂猜(他信妹夫)和英拉按照这个“家训”先后登上了总理宝座。
尽管已经是泰国丘家第四代,他信和英拉依然会去中国祭祖。他信在2005年访华期间,以总理的身份到中国广东“寻根”。而英拉也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明自己有四分之一的华人血统。2014年10月31日,英拉和他信及英拉儿子一行人又回到祖籍梅州祭祖。
勤奋的华人 精英圈里的孤独者
泰国北部与东北部的农业地区长期以来被历任政府忽略。上世纪末,当泰国经济突飞猛进增长之际,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始终身陷贫困,生活状况与祖辈几乎没什么差别。直到2001年,亿万富翁他信上台执政之后,农民的生活终于有了显著改善。
对农民而言,他信是他们的恩人。可是在反对者眼里,他信是为了争取广大基层民众的支持,才发放上亿政府资金实施有利于贫民与农村的福利政策。
事实上,华人因为聪明、勤劳,往往在财富上拥有当地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但在东南亚国家里华人整体政治地位都不高,往往还被排斥。在泰国,相对情况还好,虽然英拉的家族在泰国已经生活了四代,血统也大部分是泰国血统。但哪怕如此,在泰国精英圈也还是有一些孤独的。
在泰国,有三个群体的利益是不能挑战的,一是王室、二是军队、三是精英。但英拉家族在泰国受到的爱戴以及政策,实际上挑战到了这三大利益集团的权力,再加上英拉亲华,最终也同样被逼下野。这个家族,可谓命运多舛。